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嵊州:以“全域美”带动“全域兴”,共创城市美好未来

  嵊州,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如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一喜人的变化,得益于“全域共美丽”行动的明确指引、坚定执行和全体参与者的辛勤付出、不懈奋斗。

  “全域美丽,不仅是城市的面子,更是城市的里子。”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为实现这一目标,嵊州市周密部署、夯实责任,不仅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秩序、文化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更在环境整治、生态保护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

  特别是今年以来,嵊州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以“城乡精治理、品质大提升、全域共美丽”为主题,把握“精致”和“品质”这两个关键词,进一步打磨细节、放大特色,把嵊州打造成为山水人与城景业相融、现代化与江南韵共存的宜居宜业典范,努力为推进美丽浙江建设、描绘“富乐嵊州”新蓝图再添新彩。

注重顶层设计

夯实全域美丽基石

  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全域都散发着美丽。无论在城市中心还是在农村社区,无论是错落有致的各式建筑还是便捷贴心的公共服务设施,都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精致的设计,更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这一切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让城市美丽与活力并存,环境与经济共赢,构筑新时代宜居宜业的“人民之城”。

  回溯历史,嵊州市在推动“全域共美丽”行动过程中,曾面临诸多挑战。“就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来说,涉及道路交通管理、水系河流整治、弱电强电管线布局等多个方面,这些工作又分属不同部门交叉管理。此前,因缺乏一个牵头的专职部门进行统一协调,导致多头管理的现象突出,进而影响全域美丽工作进度。”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去年,嵊州市在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进程中,以杭州亚运会为契机,围绕打造清洁城市“410”行动、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评估要求、垃圾分类以及文明城市复评等核心任务,坚持效果导向,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率,开展“全域共美丽”行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严密精准、充分落地。

  为确保“全域共美丽”行动取得更大实效,今年,嵊州市委、市政府持续优化工作策略,在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设立“全域共美丽”行动办公室,并由该局牵头推进“全域共美丽”2.0版的实施。通过城区、农村、企业、路域、河道、交通、工程渣土、垃圾分类、文明风尚九大等领域协同发力,充分发挥“一支队伍管执法”优势,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压实各部门责任,确保城乡环境美化、公共交通流畅、群众关心的日常高频问题等得到快速有效处置。

  同时,健全完善指标考核体系,力求更加科学地评估工作成果,充分激发队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对此,嵊州市建立了一套由“全域共美丽”行动办公室考核九大专班、九大专班考核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参照市级九大专班组织架构,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干部一线抓的责任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此外,加强乡镇(街道)与专班、重要处置部门、共创共建部门的上下联通,做好各条线之间的协同配合,变“条块分治”为“协同治理”,变“单打独斗”为“多方联动”。

  为确保考核体系的有效实施,嵊州市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机制,以《问题落实闭环机制》明确问题整改销号闭环流程;以《争议解决机制》明确争议解决方案;建立《市级部门共创共建机制》明确共创共建部门责任和工作要求。同时,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城乡环境监管系统进行了优化迭代升级,构建了问题发现、问题上报、问题派发、整改反馈的问题流转体系,并结合视频线上督查系统,共同助力各项执法问题高效整改。

创新管理架构 探索高效治理路径

  近日,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浦口中队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辖区一路段存在工程车辆抛洒滴漏现象,这不仅影响车辆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随即,该网格员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至智慧城管系统。智慧城管中心立即响应,并联合相关部门,很快锁定一辆未做好封闭措施导致渣土抛洒的嫌疑车辆。执法人员当即上前制止,依法对驾驶员进行处置,道路路面也以最快速度恢复整洁。

  此次事件的高效处置,得益于“全域共美丽”行动办公室创新推行的“1+3+N”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以智慧城管为核心,建立九大专班、网格员队伍、第三方公司等联合执行团队,并有机关干部、村嫂、志愿者等“N”种力量参与,共同发现问题、协助整改,全力打造“指挥中心+网格化+智慧化”的城管110,使问题发现更及时、监督指挥更精准、问题处置更高效。

  在“1+3+N”工作模式的推动下,嵊州市通过城市品质提升、垃圾分类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企业美丽晋级、路域与河道环境整治、交通秩序规范、工程渣土管理以及文明风尚提升等九大领域集中攻坚,力争实现城乡形象大改观、城乡面貌大飞跃、群众文明素养大提升,取得“五个有效”的成果,即:城乡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升、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得到有效提高、长效管控机制得到有效建立、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有效增强,推动全域美丽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随着“全域共美丽”行动工作的深入推进,嵊州各地纷纷呈现出独特的亮点。九大专班和乡镇(街道)根据自身实际完善各项运行机制,探索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如城区环境专班开展“治乱、治脏、补短”环境提升行动,有效整合资源,为市民创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剡湖街道建立“1+9+1+1+N”运行体系,提升街道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甘霖镇建立“六步式”闭环管理机制,谷来镇建立“清单式”管理,使环境整治工作更系统化、有序化,真正让全域美丽落地生花。

  为了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严明工作纪律,优化基层治理,嵊州市领导利用周末时间亲自带队,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各环节问题督查,并多次召开现场会议,通过实地踏看和学习交流优秀经验,培养高素质队伍,推动“全域共美丽”行动工作的有效落实。“全域共美丽”行动办公室还组织督查组、执法中队网格员和智慧城管采集员对乡镇(街道)进行线上线下日常巡查,确保问题及时发现、高效处理。

  截至目前,嵊州市已累计派发各类环境问题3.8万余个,整改各类问题3.4万余个,整改率90.1%;清理垃圾16万平方米,拆除违建17.13万平方米,以实际行动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执法能力和水平,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优化美丽空间 共富道路越走越宽

  走进嵊州市下王镇石溪村,四周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路旁的垃圾桶摆放得整整齐齐,地面上难觅垃圾的踪影。这背后,得益于村嫂志愿服务队的辛勤付出。近10年,该村嫂队伍在镇村党员干部和先锋模范的共同带动下,积极推动五水共治、人居环境等工作,并由此延伸到敬老爱幼、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愈发全面。

  这一成果的取得,正是“全域共美丽”行动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嵊州市积极推动九大专班工作,着力解决小区红线管理、乱堆放、农村三线等疑难问题。同时,围绕行动方案目标,在城区推动未来社区、宁静社区、口袋公园等项目建设,在乡村聚焦和美乡村建设,打造更多绍兴“红旗村”,穿点成线、变“盆景”为“风景”,打响全域美丽的特色经验做法。

  自“全域共美丽”行动开展以来,嵊州市已有7个行政村被评为绍兴“红旗村”,成功创建了锦绣、丹桂、碧桂园3个省级“高品质示范街区”、26个清洁城市单元,成功入选2023年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万工程”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全域共美的底色越擦越亮。

  “全域美丽不仅是一个环境美化的项目,更是一个全方位振兴乡村的战略。”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嵊州市致力于打造本土品牌,通过深挖一批有风光、有文化、有产业的精品乡村,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富乐嵊州”建设,切实让环境“净”起来、百姓生活“甜”起来。

  孕育特色项目,写好共富文章。浦口街道强化流动摊位整治,实施“浦口8点档”项目,实现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双赢;贵门乡打造美丽南山“浙里千集”与“农—文—旅”结合的“南山周末集市”,提高了当地村民收入;以小昆村为核心的“西白忘忧”片区走出了一条以“片区致富链”撬动“全域共富链”的发展之路;崇仁镇“钳口荷花节”以生态环境助力描绘文旅发展新画卷,打响共富品牌。

  “城乡环境既是地区的形象代表,也是展现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更是招商引资的亮丽名片,同时也直接体现了领导干部的作风。”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特别是“全域共美丽”行动开展以来,嵊州全市上下严格按照嵊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重点工作,合力攻坚,一次次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给嵊州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站在新的起点上,嵊州市秉承“点上出彩”与“全域提升”相结合的原则,持续发力,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运用科学规划、规范管理、严格执法等手段,不断优化城市环境,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品质,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加优质、便捷的生活环境,为嵊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本版图片由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嵊州:以“全域美”带动“全域兴”,共创城市美好未来 2024-05-13 浙江日报2024-05-1300004;浙江日报2024-05-1300008;浙江日报2024-05-1300009;浙江日报2024-05-1300016;浙江日报2024-05-1300021 2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