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老黄酒酿出新滋味 绍兴走出“破圈”新路

  4月30日上午,绍兴将迎来黄酒产业发展振兴大会。从一粒糯米到一座酒城,一个个关于黄酒产业守正创新的“绍兴故事”,被酿成一坛坛芳香的美酒,历久弥醇。

  作为中国黄酒之都、世界美酒产区,近年来,绍兴全力推进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高端化、年轻化、全球化、数字化”推动产业升级,引领企业破局“出圈”。去年,绍兴市规上黄酒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13亿元,同比增长10.3%;利润总额9.13亿元,同比增长83.2%。

  绍兴还酝酿了一项黄酒产业振兴计划:通过实施改革强企、创新拓市、优品立名、文化推广四大行动,推动绍兴黄酒产业加快发展。计划到2027年,全市黄酒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

  老黄酒正青春

  近年来,随着《绍兴黄酒保护和发展条例》《绍兴黄酒产业振兴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条例的制定发布,绍兴黄酒“金名片”不断擦亮。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绍兴在立法保护、产品创新、品牌营销等方面发力,推动黄酒产业不断焕发新活力,让千年酒香飘进年轻人心里。

  古越龙山推出黄酒棒冰,会稽山与古茗联名推出黄酒奶茶,女儿红创新调制鸡尾酒……如今,绍兴黄酒企业打响年轻化“战役”,在坚持原有特质和风味的基础上,迎合消费“潮流”顺势而变。黄酒咖啡、黄酒酸奶等衍生产品在各大景区“上新”,成为绍兴旅游消费一大热点。众多游客不远万里赶来“打卡”,乘一叶乌篷、品一杯新饮,在充满酒香的水乡驻足回味。

  培育消费群体,关键在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建立受众和黄酒的深度链接。近年来,绍兴黄酒龙头企业探索转型升级道路,推动传统与时尚融合,在全国各地布局开设品鉴馆、慢酒馆等新消费场景,掀起酒业新一波年轻化浪潮。

  走进绍兴黄酒小镇,缕缕酒香扑面而来。在音乐酒吧“晓久坊”里,90后游客小朱和朋友品着黄酒鸡尾酒,看着IP动漫剧《解忧酒馆》,听着民谣歌手的现场演唱,享受着小酌微醺的愉悦。沉浸式感受黄酒文化、体验式消费饮用场景,这个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正在以年轻态场景激活厚重的历史,把老黄酒“酿”出新潮味。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让黄酒在更符合现代发展审美和消费需求的前提下走出年轻化,是黄酒小镇的发力点。围绕“老房子、新业态、黄酒味、夜经济、年轻力”关键词,小镇招引了沉浸式剧院、音乐酒吧、民宿书房等文旅新业态以及知名黄酒品牌商户,集酿造、品鉴、游艺等于一体,打造黄酒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新地标。

  向高端化突围

  中国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国粹”。这些年,绍兴黄酒高端产品销量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呈现“逆势上涨,稳步提升”态势。

  最近,古越龙山和会稽山两家黄酒上市公司先后发布2023年年报,两家企业营收和净利均实现双增长。亮丽的“成绩单”背后,是高端化战略的持续深入。

  近年来,古越龙山陆续推出“国酿1959”“青花醉”两大系列,推动行业向新高端、新商务升级发展。会稽山以“高端宴请”为定位推出“兰亭”系列产品,通过“兰亭雅集”等高端化文化品鉴会进行消费者市场培育,带动产品销售额翻了一番。塔牌绍兴酒则聚焦手工酿造,形成“本系列”高端黄酒,遵循“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自然之道,确保滴滴精酿。

  龙头企业研发创新众多系列精品的同时,其他企业也加快跟进,实现“龙头引领、骨干支撑、多点协同”的集群化区域品牌梯队。

  在越城区富盛镇上旺村,现代感十足的周清黄酒研发中心掩映在群山中。“一坛原酒,我们只取用其中的1/3,保证黄酒的至臻品质。”95后返乡青年、周清(绍兴)黄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华剑展示“拳头”产品——“品”系列黄酒。为了把控品质,基地还引进标准无菌GMP车间、标准化化验室以及全套进口罐装设备。

  “我们在产品的后道处理上更洁净,使用高科技瓶塞,减少了污染物的进入。”周华剑介绍,通过利用冷灌装技术,解决了传统黄酒高温加热过程中引起的蛋白变质问题,可以保留黄酒的原真风味,带给消费者更佳的体验。此外,企业还与多家高校实验室合作研发,拥有多项黄酒相关专利技术。

  高端黄酒需强化品质保障。未来,绍兴将加快设立以鉴湖流域为核心的生产环境保护区,建立地理标志产品绍兴酒酿制用水管理制度;推进优质黄酒专用糯稻品种选育,加快推动绍兴万亩糯稻原料基地建设,支持黄酒生产企业建立专用原料种植基地,保障黄酒原料纯正。

  让数字生酒香

  天下黄酒源自绍兴。绍兴是全国最大的黄酒生产基地、销售基地、出口基地。

  近年来,绍兴黄酒产业在保留纯手工酿制技艺的基础上,开始向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迈进。早在2019年,黄酒产业园项目便已启动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黄酒智能化生产基地,以及全国黄酒的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生产中心、物流中心和检测中心。

  去年12月,位于越城区马山街道的古越龙山黄酒产业园一期项目正式酿造投产。该项目将智能化和物联网先进控制技术融合黄酒生产工艺,应用多项行业首创的关键性技术,可实现酿造智能化、勾调数字化、物流无人化、生产绿色化,达产后将形成每年10万吨智能化黄酒酿造、12万吨瓶酒及小坛酒灌装的生产能力。

  “在物流仓储仓库的黄酒将由堆垛机械手操作,根据电子订单需求数量自动出货;在物流提货区,货车可以根据提示自动提货,大幅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立体仓库拥有自动进库、堆垛、出库、记录、追踪等现代化技术,实现无人化操作,是目前黄酒行业最大的物流库,年发货量达10万千升以上,可节约用工80%以上。

  在绍兴黄酒产业振兴计划中,深化数字化赋能成为主要任务之一。

  除了加快黄酒产业园数字化建设,绍兴还提出要梯次推进黄酒企业产线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支持黄酒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绿色园区。鼓励黄酒“链主”企业创新建设综合性数字化平台,积极利用“元宇宙”等数字技术搭建“共生共创共享”的虚拟黄酒产业生态园,更大范围集聚要素资源、激发创新活力。

  做世界的黄酒

  黄酒自古以来便是绍兴沟通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明清时期更享有“越酒行天下”之美誉。1915年,绍兴黄酒更是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上一举获得金奖,从此名扬国际。

  然而,随着白酒走强,黄酒逐渐式微。但绍兴黄酒从未停下走向世界的脚步。

  在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之下,黄酒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2000年,绍兴酒被认定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我国首批原产地保护产品;2021年,绍兴黄酒(绍兴酒)成为中欧首批双方互认互保的100个地理标志之一,进一步飘香海外;2022年,全球规模最大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绍兴黄酒加速拥抱国际市场……

  随着国际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绍兴黄酒加速走出国门。据统计,2023年,绍兴黄酒出口交货值3.2亿元,年均出口量1.5万吨左右,绍兴是全国出口黄酒最多的地区。

  今年1月,古越龙山“官宣”只此青玉2024全球“百千万”主题营销方案:实现全球重点国家(地区)和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百个以上城市销售,组织千场以上不同规格的营销推广活动,直接参与活动人数万人。在核心产区以及品类龙头的带领下,其他黄酒企业加快“出海”步伐。

  去年,《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黄酒产业发展振兴的实施意见》发布,提到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打响绍兴黄酒区域品牌。此外,绍兴每年定期举办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暨绍兴黄酒节,以黄酒为媒介,通过开放式、沉浸式创新型展会模式,向世界展现中华国酿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进一步扩大绍兴黄酒文化影响力。

  眼下,绍兴黄酒的春天正在到来。随着产业创新活力的不断释放、在世界范围内知名度、美誉度的持续提高,一缕缕酒香将飘向更远的远方。

  (本版图片由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老黄酒酿出新滋味 绍兴走出“破圈”新路 2024-04-30 浙江日报2024-04-3000009;浙江日报2024-04-3000007;浙江日报2024-04-3000020 2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