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杭州市余杭区

聚焦专业化集成供给 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枢纽

周 静 关梦佳

  近日,杭州市余杭区举行“强基固本·示范先行”推进会暨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改革启动仪式,发布“暖力升级”行动三大体系推动试点工作。

  闲林街道作为余杭区首批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改革试点镇街,紧扣全市“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行动要求,打造有广度、有温度、有深度的基层党群服务综合体。

  “订单式”服务 全民共享有广度

  为强化专业化服务供给,促进供需精准匹配,闲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立“订单式”服务,变“被动作为”为“主动服务”。为合理开展活动和安排课程,中心先期排摸群众需求,过程中定期分析研判服务供给成效,不断动态优化服务供需体系。

  今年以来,通过发放问卷、公众投票等方式问需于民,采集居民意见建议500余条,优化课程内容7堂,引进专业教师5名。同时,依托西湖先锋、杭州市党群之家平台,实现空间使用、活动报名等一键式预约。

  “年初的时候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诗词课老师,向党群服务中心提交了意见。没想到,中心真的帮我们对接了资源,现在我们女儿每周都能去上名师课。”家住闲林街道方家山社区的卢女士这样说,而这只是中心服务社区居民的一个小小案例。

  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党建阵地,更是服务社区居民的一个触角。中心依据居民需求,积极对接全国资源,丰富中心服务内容,如积极引进全国帆船锦标赛冠军董赋弢、国家一级美术师孙树人等优质师资,开设古诗词研学等高品质课程600余场,开办人工智能机器人展等特色活动50余次,组建国风舞团等兴趣社团11个,吸引24000余名群众参与各项活动。

  “专业式”供给 全民乐享有温度

  闲林街道方家山社区的居民寿明水说:“平日里我常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转转,街坊的老相识定良和根兴师傅也常来这儿,他们是党员服务站的成员,每月在便民长廊义务磨刀、修鞋,一干就是一年多。越来越多的街坊邻居加入了他们的队伍,现在别提多‘闹热’!”

  为打造“暖意融融”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体系,余杭区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构建多方联动共建模式,通过政府、社会、市场三侧联动协同,集成部门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群团组织服务进党群,努力形成多方协同共建、服务优质共享格局。为集成多元资源为党员群众提供更有温度的一站式服务,闲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微党校、暖流成长营,链接辖区9个冠名党员服务站,引入区级社会组织发展中心,为辖区党员、群众、创客、社会组织提供法律咨询、急救培训、工商注册与创业咨询、社会组织项目孵化等差异性、多样化、专业式服务。面向新就业群体、一线劳动者、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推出“一茶一饭”“新春照相馆”等活动,惠及群众超万人次。

  “自平衡”探索 全民创享有深度

  闲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综合集成社区食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幼儿托育、便民服务、多功能场所等功能,聚力打造“为民、便民、安民”的五星幸福体。

  如何激发党群服务中心空间的内生力,实现中心的良性运转?

  今年,闲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不断聚合资源,引入专业服务力量,积极探索阵地市场化服务共建模式。

  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大脑中枢”,闲林街道充分利用区域内公共设施、服务空间、活动阵地等载体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我们通过党建联建、链接区域资源,降低运营成本50万元,不仅提高了项目收益,还加强了服务供给保障。”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闲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利用三楼100平方米空间开辟直播间,通过直播带货、直播带岗等形式,实现线上线下创收、带动辖区劳动者就业。除此之外,还组织开办“共富集市”,引入与蚂蚁金服合作的“夏天织帽子”公益项目,定期开办“贤领埠展”,聚焦多方共建,探索专业服务项目收支平衡,推动服务供给可持续。

  未来,闲林党群服务中心将紧紧贴合群众多元服务需求,多层次引入不同类型的专业服务力量,增设家门口的健身空间、妇幼综合服务驿站等功能,用心用情用力提升党群服务中心专业服务水平和自平衡能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聚焦专业化集成供给 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枢纽 2024-04-30 浙江日报2024-04-3000017 2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