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创新浙江

激荡绿色活力 澎湃发展动能

浙江省全面启动绿色直播助企为民行动

  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组织开展“绿色直播为民行动”,以“提升主体能级、培育绿色示范、带动产业提升、提升治理水平、提高职业素养”为目标,通过绿色直播间、绿色直播基地、新秀电商主播、新消费品牌的培育,让优秀内容打动人,让优质商品赢市场,让优良服务树口碑,持续放大“绿色直播”示范效应,引领多方共建共创共享,为直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忽如一夜春风来 直播经济方兴未艾

  近年来,浙江直播经济蓬勃发展,行业年交易规模平均增长超过30%,商品销售额持续位列各省市第一。一季度,全省新增注册直播相关经营主体超1万家,同比增长12.3%,直播相关经营主体累计突破10万家。其中,杭州正在成为全国“网红”集聚地,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相继在杭州设立基地,无忧、遥望、谦寻、交个朋友等全国近半头部MCN机构落户杭州,签约各类主播超过10万人,带动直播就业超100万人。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直播经济的健康发展,专门出台《关于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培育“绿色直播间”,推进直播行业良性有序竞争。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网络技术迭代、行业规范实施和用户习惯改变,过去的‘秀场模式’开始降温,直播行业步入转型期,人们更期待高附加值的直播内容,已经不简单是卖货本身了。”

  为了进一步规范直播经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监管新模式,引入新技术、新载体、新方法。创新直播数字化智慧监管,依托“浙江公平在线”等重大应用,建设网络直播监测平台,构建直播风险防范的全流程闭环体系。制定“直播行业主体责任清单”,厘清直播平台、直播间运营机构、网络主播及供货商等各方主体责任和边界,以制度的确定性稳定行业发展预期。

小窗口见大社会 绿色直播间树示范

  直播具有商业属性、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小窗口、大社会”,方寸之间的直播屏幕展示出层出不穷的海量内容。与此同时,虚假宣传、伪劣商品、低俗内容等问题也给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增加了治理难度。

  为此,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通过开展“绿色直播为民行动”,建立一批“绿色直播间”梯度培育库,选树一批要素齐全、服务完备、产业融合、业态丰富的“绿色直播基地”,培养一批坚持正确价值观和舆论导向、富有时代特色、有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新秀主播”。目前,全省已遴选出首批300家“绿色直播间”,涵盖抖音、淘宝天猫和快手三大平台,以直播营销、文化旅游、餐饮美食为主。通过典型选树和梯队培育,以示范促规范,进一步提升平台经济新业态的带动力和竞争力,推动形成规范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和营商环境。

  “直播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绝不是直播间‘一家一户’的事,需要整个直播产业链共同树立‘命运共同体’的集体意识,严格落实直播平台、直播间运营机构、网络主播及供货商等各方主体责任,环环相扣、互为支撑,以责任落实的‘一张网’推进全行业的规范发展。”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在绿色直播间创建过程中,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在加强政策引导、提供增值服务、开展合规培训、强化产业对接等方面重点开展培育工作。同时,依托电商产业园、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为“绿色直播间”提供低成本创业空间,整合资源开展创业辅导、商业策划、设立登记、政务代理、投融资对接等服务。

  “打造绿色直播间,就是要重新激发全行业对于绿色直播生态的自我觉察,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浙江积极打造直播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标准与规范,为“绿色直播间”的创建保驾护航。指导成立由省标准化研究院,淘宝、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行业组织以及头部MCN机构共同组成的全国首个网络直播标准创新联合体,通过这个联合体起草制定一批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争取直播领域的浙江话语权。浙江省网商协会制定了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绿色直播间运营规范》,进一步强化直播全流程管理。

直播“人、货、场” 全要素集成培育

  此次围绕绿色直播间、绿色直播基地、新秀主播、新消费品牌的培育,正是切中影响直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要素,确保绿色直播间的质量和水平,共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人是关键要素,绿色直播间培育重在培养一批坚持正确价值观和舆论导向、富有时代特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新秀主播。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结合“三支队伍”建设,联动开展“平台经济劳动者素养提升”行动,着力打造高素养主播人才队伍。重点加强职业培训,培养互联网营销师等专业人才,2024年预计新增专业人才1000人以上;持续选树典型示范,培育新秀电商主播,进一步引导主播传播正向能量,继续开展公益助农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产品质量是消费者的基本追求, 也是直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诸暨华东国际珠宝城——世界性的珍珠生产与加工中心、品牌展示与贸易中心,通过引进权威检测机构、打造源头供应链、推选优质商家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高品控门槛。与此同时,创新溯源机制,打造“一物一码”的溯源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在绿色直播间,主播需要在选品环节严格把关,在直播过程中真实全面地展示产品,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同时协助商家完善产品的售后服务,并将商家的售后服务作为选品时的重要参考……凡此种种,是对主播及其团队综合素养的一系列高标准要求。

  热闹的直播间背后,需要有强大的直播基地来支撑,功能完备的绿色直播基地为赋能直播间、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比如,去年3月启用的海宁中国家纺城直播基地,致力于推动海宁家纺企业进军直播行业,已帮助40多家企业完成品牌孵化,累计开辟了100多个直播间。同时,它还为全国各地做窗帘、家纺、软装类的门店提供技能输出、品牌运营等支持,累计培训已超1000人。

  “浙江的直播经济已经从‘自我生长期’正式转入‘产业整合期’,这一过程中,尤其要关注绿色直播基地的培育,充分发挥直播基地集成优势,全面落地直播普惠政策,集聚投资、人才、技术资源,打造供应链支撑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说。

创新融合赋能产业 打造消费新场景

  借助绿色直播为民行动,我们期望看到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榜样标杆,凝练出可复制可借鉴的绿色直播浙江经验。

  在遥望X27主题公园商场,这里的每家商铺既是实体店铺也是直播间,消费者在逛商场的同时也是真真切切地逛了“网络直播间”。这样独特的“数实融合”新消费场景,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潮流IP集合体、新消费品牌宣发地,积极推动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客流,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地区全域商旅、餐饮、文创等产业提级发展。

  浙茶集团旗下的“狮峰”品牌通过直播打开了网上知名度,赢得双十一狂欢日绿茶类销售第一和天猫双十一龙井茶销售额第一的双料冠军。通过流量主播的加持,“狮峰”旗下“携茶”品牌直播销售累计300多万元,打通了网上销路。此外,省网商协会与省供销社共同发起“百名主播选百品,携手同筑共富路”的活动,实现线下累计接待顾客8万多人次,线上线下总成交额达2000余万元,达成意向订单近3000余万元。

  在衢州常山县“双柚汁直播共富工坊示范圈”,一批懂农业、懂电商、懂直播的年轻人,拿起手机,化身主播,通过镜头带领网友走进胡柚种植园,亲历胡柚的生长过程,介绍胡柚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大幅提升了常山胡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工坊一方面通过直播直接带动胡柚销售,实现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消费者手中的“新鲜速递”,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另一方面,工坊积极开展农民电商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农民主播”,让更多农民参与到电商产业链中,享受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实现家门口就业,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丽水吾饭直播间,拥有560多万粉丝的主播吴焕江正在制作丽水家乡菜。“让大家学到简单易用做菜技巧的同时,还能买到放心的食材,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便利,所以吾饭才有高流量。”目前,丽水正在通过规范直播管理制度、培育孵化青年主播、直播带货合规指导等一系列服务举措,创建直播主体聚集、经营行为合规、产销带动明显、主播孵化有力的“绿色直播园区”“直播电商基地(产业带)”,打造更多多姿多彩的新场景、新领域,让直播电商与一、二、三产业碰撞,迸发出更多“主播+创新”的火花。

  奔竞在直播经济的时代浪潮中,身处直播浪潮中的各方,只有共同努力、劲往一处使,才能营造出诚信、规范、有序的网络直播生态环境,才能托举多方共赢的和美画卷,为这个美好的时代创造出隽永的价值。这也是绿色直播的目之所及、心之所向。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浙江日报 创新浙江 00012 激荡绿色活力 澎湃发展动能 2024-04-24 浙江日报2024-04-2400007;浙江日报2024-04-2400011;浙江日报2024-04-2400020;浙江日报2024-04-2400017;浙江日报2024-04-2400012;浙江日报2024-04-2400023 2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