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刊

“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重中之重。前不久,浙江省印发《关于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浙江样板2024年工作要点》,指出要推动乡村文明善治先行探索。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文化振兴正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支撑与内生动力。

  这番话,让三门县海游街道小坑村的奚寒霞心里燃起了热火。“我觉得文化建设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今后要努力将村内的特色文化搞起来,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喜闻乐见的精品节目,推动人文乡村建设。 ”

  2013年大学毕业后,奚寒霞选择回到家乡,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成为一名90后“新农人”。乡村要发展,需要有年轻人才先留下来。而这一留,便是十余年。

  奚寒霞开展义务培训,带领小坑村村民积极参与市、县、街道举办的文化活动,先后成立了乡村文艺团队10余支。如今,小坑村共有舞蹈队、腰鼓队、舞狮队、秧歌队等队员近300人。

  乡村文化振兴也为文旅农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机遇。当地将香榧产业与文化相结合,排演《好一片香榧林》等特色舞蹈下乡,利用“直播宣传+文化走亲”的机会带动了周边农户50余人就业,为村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海游街道,像奚寒霞这样的“新农人”还有很多。这得益于当地对于人才的重视。扶持产业人才发展、鼓励人才创新、培养本土人才等一系列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政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当下,农村不仅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更是青年干事创业的舞台,乡村“新农人”正以自己的力量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王画玫)


浙江日报 专刊 00011 “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2024-04-10 26763468 2 2024年04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