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栉风沐雨四十载 砥砺前行再出发
叶 子 徐丽雅 雷沈英 李俊新
1984与2024,两个铭刻史册的数字之间,串起了一条长长的金色轨迹。
丽水景宁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置县,后几经撤并。1984年,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景宁畲族自治县,这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自此,这座在浙闽交界处的山区小县拉开了华丽蝶变的恢宏序幕。
40载开拓进取,景宁全县上下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汇聚起跨越赶超的磅礴伟力,以成熟自信的脚步向前迈进,奋力奏出“生态好、产业优、城乡美、文旅兴、百姓富”激越昂扬的乐曲。
岁月不居,四十不惑;幸福安康,景秀人宁。40年奋进路上,景宁实现了从贫穷落后迈向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的历史性跨越;展望未来发展,无数梦想在此拔节生长,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和力量。
民族团结 一路生花
空中俯瞰景宁,青山绿水相依,一片静谧。
行走乡村山野,处处皆景,风光无限。
景宁县内居住着汉、畲、苗、满、回、藏等20多个民族,做好民族工作意义重大。景宁各族人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全方位推动各民族形成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广泛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谐发展。
景宁相继出台《中共景宁畲族自治县委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三年行动方案》等,强化宣传教育,上下协同、共谋发展,精心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景宁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阵地,促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外延更广泛、内涵更丰富,不断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培育了景宁法院“石榴红普法讲师团”等10余支宣讲、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双后岗“循迹溯源”教学基地等20余个“石榴红”品牌阵地,举办浙西南“石榴红”科普研讨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和专题宣讲等主题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
景宁有力促进各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以“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为抓手,打造互嵌式居住小区18个,通过完善机制、氛围营造、文化交流、举办活动等多样化方式,引导各族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基层治理;注重民生保障,在教育上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优质发展,在医疗上搭建起“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城乡联合诊断平台和远程教学平台,让各族群众平等享受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为建设互嵌共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汇聚社会合力。
景宁有力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努力做到以文化建设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搭建“民族+文创系列”“非遗+旅游”等平台,做精文化产业培育与发展,推动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试点培育,打造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2个,省级生产性保护基地2个,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畲族文化,坚持中华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构建“民族节庆系列”“忠勇文化艺术汇演”等文化展示平台,以区域性文旅发展为契机,与桐庐、平阳等县(市、区)、上海静安区等长三角地区及新疆新和等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跨区域联创共建,构建各族群众情感交融的有效载体。
水乳交融,情深意笃。40年来,一系列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创建举措推动全县各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借鉴,情谊越来越深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稳固。
进位赶超 蓄势赋能
日前,在丽景民族工业园,总投资120亿元的富乐德半导体项目厂房结顶。该项目年产抛光片将达360万片,预计年产值22亿元,上缴税收2亿元,将实现景宁首个百亿级单体产业项目零的突破,为景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景宁针对二产较弱短板,把精密制造作为主导产业,招引了26个大项目落户。2023年,景宁第二产业增加值达28.83亿元,占GDP比重提升到23.2%,新的经济增量助力全县经济总量首超百亿元。
大道如砥,奋进如歌。40年来,景宁始终聚焦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断激发经济发展的潜力与活力,着力调结构、转方式,强基础、增后劲,经济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一组组数据,让景宁40年“成就故事”更有说服力:自治县成立之初,全县生产总值仅5193万元,超过9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48元,财政收入仅254万元;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百亿元关口、达到102.82亿元,较1984年增长25.7倍。
40年来,景宁生态工业从无到有、跌宕沉浮,逐步迈向新型工业化。自治县成立之初,景宁几乎没有现代工业,工业总产值仅1383万元。2022年以来,景宁强力推动工业振兴发展,以竹木加工、精密制造、畲医药为三大主导产业,先后招引落地沪特精密、富乐德半导体、中国畲药谷等重大项目,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已基本形成景宁民族创业园、丽景民族工业园县内外两大园区联动发展格局,全县工业用地达到4540亩,景宁民族创业园、丽景民族工业园规上工业产值分别突破4.5亿元、22亿元,园区工业占全县比重超80%。
40年来,尤其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20年来,景宁立足山区资源、生态优势,不断整合要素,推进农业发展模式转变,打响“景宁600”品牌,做强惠明茶主导产业,生态农业从散到精、集约发展,逐步迈向现代化精品农业。2023年农业总产值突破12.19亿元,农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0年创成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
40年来,景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民族和生态优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推动风情旅游、观光旅游、康养度假深度融合、齐头并进,风情旅游由点及面、从弱到强,逐步迈向全域旅游。沿着嘱托指引的方向,景宁不断增强民族风情旅游的魅力,旅游品牌持续打响,让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双双成为群众的“致富经”。2023年实现旅游收入27.1亿元。
40年来,景宁深入挖掘文化价值,推进文化基因解码,不断讲好浙西南革命故事,让浙西南革命精神传播得更广更好。创编完成民族歌剧《畲山黎明》,以平凡人物来描绘不凡的红色时代印记,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剧目奖”“艺术表演奖”2项国家级奖项和2023年全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2022年,景宁紧抓省委省政府支持走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的历史机遇,聚焦特色,打造样板,驶入了新一轮大发展的“快车道”。
现在的景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具跨越赶超的底气,将全力攻项目、抓招引,奋力强产业、拼经济,始终以不甘落后的决心推动景宁发展铿锵前行,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景宁实践”。
城市蝶变 幸福“加码”
天蓝地绿,水清村美;新风扑面,气象万千。四月的景宁,像一幅泼墨的画、一首抒情的诗、一曲动听的歌。行走在景宁县城乡间,一排排整齐的房屋美观气派,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宽阔的柏油路干净整洁,别致的庭院鲜花怒放……在这里,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的新景象已然呈现。
40年来,景宁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协同发展,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和山区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先后实施景宁外舍防护工程、丽水产业集聚区生态产业低丘缓坡开发项目等工程,逐步拉开城市框架,形成“一新一老一副城一环”的中心城市发展框架,县城面积从1984年的0.43平方公里拓展到10平方公里。通过三月三广场、山哈大剧院、江滨景观带、寨山桥改扩建、千熙桥等一系列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提升,打造靓丽新城、优化鹤溪老城、提升澄照副城,实现山城美丽蝶变。
40年来,除了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景宁的人居环境也在不断优化。景宁各乡镇、街道多点“开花”,持续开展“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美丽城镇建设、景区城创建等工作,“千万工程”纵深推进,推动乡村环境从洁化、硬化、美化、景区化步步升级,城乡变化日新月异。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40年来,景宁以大手笔规划、大资金投入、大力度建设,交通事业迎来全面发展,到2023年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908公里,较1984年增长了4.85倍,G322、G618、G235三条国道相继开工建设,先后开通云景高速、景文高速,高速公路运营里程达38.48公里,积极争取通用机场、高速铁路,致力水陆空一体综合交通网打造。
变化,每日发生;幸福,油然而生。
40年来,景宁不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在就业、社会保障、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发力,推动县域公共服务从基础供给向优质共享迈进,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镇居民收入从803元增长到49767元,年均增长11.2%;农村居民收入从148元增长到28100元,年均增长14.4%。
景宁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学生逐渐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普高教育工作成功跻身丽水前列,景宁中学成为山区县“低进高出”的“县中崛起”模范,小规模学校优化调整实践经验在全省推广。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景宁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县域就诊率达91.88%、基层就诊率达52.89%,全县人均期望寿命达80.65岁。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景宁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就业、养老、社会救助和优抚等各方面民生工作,实现城乡基本养老服务的均衡覆盖,景宁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如今,景宁正勾勒出一幅生活宜居、环境优越、功能完善的小城新图景。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这40年,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用一串串上升的数据写在景宁历史的记录页上,用高质量发展的主色描绘在景宁新时代画卷的长轴上。
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如今的景宁,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以昂扬的新姿态朝着建设幸福美好新景宁、开创富民强县新局面的目标阔步前进。
40年,对景宁来说,正值青春。岁月为证,未来可期。
(本版图片由景宁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