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专版

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

向新而生 向质而行 描绘“富乐嵊州”新画卷

  创新已成为推动产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引领着我们走向一个更加高效、智能的未来。在改革创新的驱动下,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创建国家级园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智能制造产业,全力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为嵊州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新路子贡献开发区力量。

  工信部授予嵊州市“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共建区”、嵊州经济开发区获评“中国集成智能厨房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和2023年浙江省经济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优秀示范单位、“企情日记”改革项目获评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厨具产业入选省第四批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培育名单、嵊州智能厨房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成功入围浙江省第三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名单……向新而生、向质而行,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正向着高质量科创赋能“创新之区”的目标砥砺前行。

  招强引优

  推动产业以“新”制胜

  “董事长丁列明博士是土生土长的嵊州人。在嵊州建设创新药产业化基地,既是响应家乡的号召,也是看到了近年来嵊州从理顺体制机制、优化平台布局等多方面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他因此坚定了投资设厂的信心。”贝达药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贝达药业(嵊州)创新药产业化基地项目于2020年9月举办签约仪式,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项目注册、供地、规划和设计及相关审批等流程,经过三年多的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预计下半年开启试生产。

  该项目正是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开展“乡贤招商”模式,助力产业发展的典型成功范例之一,也是嵊州发展“地瓜经济”的完美诠释。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坚持“一把手”奔跑招商、乡贤招商、产业链招商,瞄准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2023年赴上海、深圳、江苏等地招商100余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9个,总投资超440亿元,生动展现“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的脉络,助力家乡精彩蝶变。

  发挥龙头企业引领的集聚优势,锚定“头部企业”带动培育产业生态,是做好“招大引强”文章的有效突破口和着力点,能为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作为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新能源装备“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的龙头企业——比亚迪,总投资130亿元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带动了浙江海威汽车二期等多个优质乡贤项目紧跟入驻,还吸引到不少新能源装备相关上下游配套企业和项目前来洽谈合作,已聚集规上新能源装备产业链企业91家、标志性项目27个,形成超300亿元产值规模的产业集群。今年招引比亚迪储能示范基地、汉嵙新材料复合铜(铝)箔等15个新能源装备项目,总投资224.4亿元,推动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走向新境界。

  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以产业集群培育,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奋力锻造“千亿级智能智造实力之区”硬实力。

  提质升级

  打造特色产业智造高地

  抓产业聚特色,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形成了新能源装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生命健康和未来医疗千亩产业平台、丝素蛋白应用千亩产业平台、集成智能厨房千亩产业平台等4大特色产业平台。创新,成为4大特色产业平台的共同内涵。

  “作为嵊州经济建设的主平台,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不仅要有效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要率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创更高质量融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局面。”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以“起步即冲刺”的攻坚姿态,至今,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个,总投资31.3亿元,为实现“开门红”“全年胜”奠定基础。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紧握4大特色产业平台抓手,持续努力实现产业提质升级,奋力锻造“千亿级智能智造实力之区”硬实力。

  “我们持续增加新药的研发投入,近几年每年把40%左右的营业收入用于新药研发。”贝达药业(嵊州)创新药产业化基地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贝达药业在研创新药项目有40余项,18项进入临床试验,数次填补国内省内空白,惠及大量癌症病人。

  在园区内的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生产车间,俨然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夜晚时分,灯火通明的工厂还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目前,该项目一期16条生产线已全面通线,在岗员工超过9000人,2023年比亚迪产值和营收双超百亿元。

  面对新旧动能转换的现实需求,巴贝作为领带行业的龙头企业向上游茧丝产业探索,寻求破局机会。历时七年,终于实现了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从0到1的突破,彻底改变了5000年来传统的种桑养蚕模式。“相比传统种桑养蚕可节省96%的桑园面积,节约成本30%以上,提高劳动生产率近500倍……”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介绍。

  千舟竞发百花开,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内传统产业相对单一、固定的产业格局迎来了新气象。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引导创新,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在打造特色产业智造高地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产城融合

  点燃产业向“新”强劲动力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既体现着经济发展“软实力”,也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提供“硬支撑”。正因如此,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成为当地未来“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生态宜居的新城区。

  艇湖新兴产业园是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重点打造的产城融合新城,而园区基础设施EPC建设项目是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重点项目之一。基础设施EPC建设项目总投资17.4亿元,包含13个子工程,涉及11座桥梁和11条道路。其中,道路建设总长度约14.7公里,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交通环境,提高运行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

  此外,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将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载体支撑,完善功能配套。镇海中学嵊州分校揭牌开学,在“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好差评’”中好评率达100%;妇幼保健院(嵊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基本完工;艇湖新兴产业园EPC建设项目林溪路、艇湖西路二号桥主桥合龙极大地提升了城北区块和浦口区块的衔接能力,改善周边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为企业发展、项目招引创造更优条件。

  如果说配套设施建设是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为招商工作创造的“硬支撑”,那优质的服务便是其展现的“软实力”。

  海威新能源汽车车身一体化轻量化项目去年底落地嵊州时,企业订单大幅增长,厂房空间紧缺。了解情况后,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帮助企业紧急找到一个30000平方米的厂房。企业董事长王承永表示,优质的营商环境,让嵊州乡贤回家乡发展、为家乡作贡献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而这仅是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打造“便捷暖心”政务环境的一个缩影。为了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加大纾困解难力度,不断提升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推进增值服务“顶格办”,纵深推进“嵊利办”增值式政务服务“116611”改革,成立了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警企会客厅、企业家法律服务中心等。兑现政策资金5.99亿元,通过完善“惠企政策直达”机制,为企业减负10亿元以上。

  如今的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不仅承载了对城市更新、配套服务完善的驱动力,还立足打造“科产城”融合发展生态宜居新城区,从城市功能完善向环境优化转变,从单一工业园区向中心城区转变,将城市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融为一体。

  “嵊州经济开发区将乘着长三角一体化与杭绍甬同城化发展的强劲东风,以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抓手,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万亩千亿产业园和生命健康产业园,着力打造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经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主要负责人说。梦想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未来,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将蓄力做大做强4大特色产业平台,为嵊州“打造浙中重要增长极,描绘富乐嵊州新蓝图”的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版图片由嵊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7 向新而生 向质而行 描绘“富乐嵊州”新画卷 2024-03-27 浙江日报2024-03-2700006;浙江日报2024-03-2700010;浙江日报2024-03-2700020 2 2024年03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