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上新 传统产业焕新
海宁激发工业向新
记者 褚晶君 通讯员 查容 林佳冰
本报讯 (记者 褚晶君 通讯员 查容 林佳冰) 一条高速自动化生产线上,机械手臂挥舞忙碌,每15秒就下线一块深蓝色光伏组件。今年以来,位于海宁的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天有60个集装箱发往世界各地。去年,公司出口量比上年翻番。
海宁市委主要负责人说,既要新兴产业上新,也要传统产业焕新。去年,海宁规上工业增加值5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增速领跑全省44个工业大县(市、区)。
为新兴产业上新撑腰。去年,海宁启动“新兴海工程”,成立100亿元新兴海工程母基金。浙江亚芯微电子公司从事芯片封测,急需资金购买设备拓展产能。此时,产业子基金送上“及时雨”——2000万元的投资,帮助企业产值增加30%。公司总经理冯亚蜂说,预计今年企业产值可实现超50%增长,离上市更近一步。去年,新兴海工程母基金下属各类产业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32个,投资金额达12.92亿元。海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250.2亿元,比上年增长32.1%。
传统产业主动焕新。一根根细如发丝的气囊丝经织造、水洗、涂层等五道复杂工序,从生产线尾端缓缓“吐”出一只只安全气囊袋,这是浙江莎特勒新材料公司以“两化”改造为契机,新上马的一体成型式安全气囊袋生产线。企业负责人孙华峰说,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已接到1万套气囊袋订单。投产后能年产安全气囊袋300万套,一年将增加2亿元销售额。
“传统产业经转型升级,也能找到新‘风口’。”海宁市经信局总工程师邵雪慧说,去年海宁完成工业技改投入203.36亿元,比上年增长43.2%,创6年来新高;海宁区域两化融合指数为117.85,居全省前列。
探索建设新质生产力创新联合体。海宁推出“技转之家”应用场景,搭建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库,并加快布局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海宁国际创新中心、浙大长三角未来技术研究院(鹃湖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以生产袜子为主业的华尔科技集团在海宁技术经纪人牵线搭桥下实现智能鞋小规模量产,预计该项目满产后,年产值将达到2000万元;浙江凯盈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海宁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库节约了300多万元的设备购置费。
加速孕育新质生产力生态圈。去年,海宁规上工业研发费为96.9亿元,规上企业研发活动率达93.1%,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380.12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