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来了,浙江这个“返乡包”格外暖心
记者 许峰
本报讯 (记者 许峰) 1月26日,为期40天的春运拉开帷幕。
这张返乡的车票,该如何买?在浙江14年的贵州磨床工陶有勋,从来没有过丝毫担忧。陶有勋的底气,来自一份浙产“返乡包”。
随着春节临近,暖心的“返乡包”在浙江各地如期派发。这个“包”里究竟藏了啥?为何能让在浙的游子底气满满?
浙产“返乡包”是啥?
这是浙江政府、企业两端发力,缓解外来务工人员春节返乡焦虑的兜底服务。
对于46岁的宋玉华而言,“返乡包”里,有从厂门口到家门口的包车,还有80来天产季工期2万多元的工资和奖金,以及公司准备的自产罐头和果冻等一堆年货。
不久前,宋玉华和30多名老乡搭乘着同一辆客车,从浙江台州一罐食品有限公司出发,奔赴河南周口郸城县的老家。
在他们身后,40多辆客车鱼贯而出,带着2000多名产季工人踏上返乡路。
4年前,宋玉华来到这里,当上了产季工人,做橘子分瓣。“趁着农闲,刚好出来赚点钱。”宋玉华说,除了时间契合外,工厂来回接送的承诺,更是吸引她的一大理由。
“这是我们的老传统了。”浙江台州一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洪舸说,罐头加工用工需求量大,每年10月到12月是生产旺季,也是用工旺季。为了免去春运的后顾之忧,从1993年开始,浙江黄岩罐头食品厂(浙江台州一罐食品有限公司改制前身)就开始包车送员工。
记者梳理发现,在浙江,有这个“老传统”的企业不在少数。
——从2010年开始,宁波企业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便组建“返乡包车团”,每年包车接送的费用超1500万元。
——台州市柯氏电器有限公司有着15年的包车史。“老乡都羡慕我,不用买票,也不用去车站,在公司门口就能直接上车回家。”来自湖南新晃的侗族老员工杨志军说。
浙产“返乡包”还在不断迭代升级,催生了返乡服务的新模式。
“各位老乡早上好:慈溪回安徽淮北、宿州,慈溪回安徽阜阳、亳州、淮北已经成团……”日前,在慈溪市公路运输有限公司组建的安徽地区返乡返岗直通车微信群里,工作人员励园园贴上了最新动态。
“我们也是第一次尝试。”慈溪市公路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杰辉说,为解决零散外来务工人员返乡,他们推出了“春节返乡直通车”服务,并根据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在河南、安徽、江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特点,组建了属地微信群。
而在杭州市萧山区,“点对点”返乡返岗包车业务已开展十余年,并实现了相同目的地,5人及以上即可组团包车返乡的模式。
春节假期,既是团聚的佳节,也是企业留人的一场大考。
“春节是职业的‘震动’事件,容易成为员工离职的起因。”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严进说,近20年的离职研究表明,薪酬满意度约能解释4%的离职事件,而工作嵌入性,也就是员工与组织、社区环境的黏性,能够解释更多的离职。一个企业或者城市的吸引力加大,就能更好地培养员工黏性,减少震动对离职的影响。
“包车接送后,员工不必返乡焦虑,我们也避免了节后的用工焦虑。”浙江融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鱼柳厂负责人李燕芬说。
在衢州市柯城区,有10余万外来务工人员。“近年来,我们的返岗率大幅度提高,大部分企业保持在95%以上,部分企业可以做到100%。”衢州市人社局柯城就业中心主任俞萍说。
“浙产‘返乡包’,既是给员工一种便捷返乡的方式,也是让员工感受到尊重,提升了地位,在员工家乡形成示范效应。”在严进看来,通过这一举措,可以提升企业和城市的影响力,让父老乡亲认可员工的职业,带动企业与员工双向奔赴。
俞萍的手中,有一份数据。
为了吸引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柯城区推出了以老带新的政策。“老员工介绍新的外来务工人员到衢州工作,只要新员工工作满3个月、6个月、1年,都有相应的补贴。”俞萍说,这份补贴的发放,正逐年增高,2023年他们就发放了40余万元的“以老带新”等招工政策补贴。
如何能让这份“返乡包”效用更佳,让外来务工人员融入更深?
“浙江的包容度不断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融入也更快。”严进说。在他看来,浙江的包容度不止“返乡包”,有些浙江企业甚至做到了直属领导对每个新员工都家访,给父母发“亲情工资”……这些做法都增强了员工和所在企业、城市的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