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残)运村志愿者董元在志愿服务中变得乐于迎接新挑战——
升级成
2.0版的自己
本报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姚祥燕
在杭州亚运会的3万余名赛会志愿者中,高校学子是主力军,他们还有个亲切的名字——“小青荷”。“青荷”谐音“亲和”,寓意杭州亚运会赛事志愿者是一群有青春力、有亲和力的群体。
这也是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大三学生,亚(残)运村志愿者董元给人的印象。这个21岁的山西姑娘笑容灿烂,杭州亚运会期间的故事经她娓娓道来,很有感染力。
在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期间,董元曾担任交通物流服务助理(媒体村)志愿者、分级助理(协助业务小组)志愿者。她帮各国媒体记者解决过交通出行问题,也曾在完成亚残运会期间非常繁重的运动员每日分级保障工作之余,多次前往居住区接送行动不便的运动员前往分级中心。
在董元心里,杭州亚运会是自己人生中最为珍贵的经历之一。
“亚运志愿者首次选拔时,我没敢报名。当时刚进浙外,从来没有接触过志愿者工作,性格也比较内向、不自信。但看着身边好些同学入选,又特别后悔。”董元说,好在大二时,学校又有了亚运志愿者补充招募的机会。这一次,已在学校学完国际志愿服务实践课程,并有西湖微笑亭、全民阅读大会等志愿者工作经历的董元,毫不犹豫地报名,在三轮选拔后成功入选。
大型体育赛事的赛会志愿者,就像一座庞大机器中运转的精密小齿轮,岗位、分工之多,培训时间之长,都表明这不可能是一项简单轻松的服务工作。2023年暑假,恋家的董元放弃了回家,全身心投入志愿者培训。为了强化英语,她还和十几个志愿者建了钉钉群,每天互相监督练英语。以前见到外国人不好意思开口交流的她,在亚运会期间用流利的英语主动服务,帮助了不少外国媒体记者和运动员。
亚运会期间,董元经常从早上忙碌到夜里。她还记得,开幕前几天,抵达亚运村的媒体记者特别多,又赶上连日下雨,自己常顾不上吃午饭,防水鞋套也穿破了三四双。“平时我睡不够会觉得很累,但在亚运村里,我有用不完的劲。”董元笑着说,经历过亚运会,她明显感到自己的体能变好了。
赛会志愿者是大型体育赛事能否“丝滑”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几个月的历练里,董元变身妥妥的“细节控”,“岗位之中无小事”也成了她的口头禅。
在亚残运会中,分级证明是每名运动员参赛时必不可少的“通行证”。核对分级签到名单是董元每天关注的重点。有一天,她发现一名参加国际象棋比赛的运动员临近分级截止时间还未签到,这可能导致运动员失去后期参赛资格。董元立马设法联系该运动员所在代表团团长,并主动上门接运动员到分级中心完成分级。
亚运期间,有位不太擅长英语的印度记者向董元求助:他的包落在了宁波的场馆,需要坐班车去宁波取包。虽然这并不是董元的工作职责,但她立刻交接好工作,带着印度记者去场馆车辆接驳站。
“幸好我在他上车前跟他确认,去宁波的班车要5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他确定是要去宁波吗?这位记者比划着告诉我,他的同行说只需要1个半小时就能到达他想去的场馆。”董元说,一番沟通后,她意识到,这位印度记者想去的是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因为宁波也有水上运动场馆,他搞混了。经董元帮助,这位印度记者最终顺利抵达富阳。
当晚,董元召集组里小伙伴为此开了复盘会,“不少媒体记者英语不是太好,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多一点观察和理解,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尽善尽美。”
亚运会已结束,董元也重回校园。她发现,如今的自己和亚运会前有了很大不同。
“原本觉得自己还没有长大,现在遇到事情会为别人考虑得更周全。”董元说。亚运会期间,常有残疾人运动员询问她和小伙伴,杭州哪里可以购物。一开始,她会推荐自己比较喜欢去的龙翔桥。但后来她发现,能够地铁直达的滨江龙湖天街更适合残疾人运动员。这件事,也被她写进了日记里,时刻提醒自己要多角度思考问题。
更重要的变化是,这个原本性格内向,面对新挑战就会焦虑、甚至有些“社恐”的女生,升级成了2.0版的自己——更加自信、开朗、乐于迎接新挑战。
董元说,接下来,她会更多地投入志愿服务,带着亚运志愿者精神在更多领域发出自己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