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阅读

在命运夹缝中野蛮生长 在时代浪潮中激情高歌

一个中国农民的家族史诗

  中国人是来自乡土的。

  从悠悠万年前的稻作文明,到新时代以来的乡村振兴。这片乡土上绵延至今的厚重血脉,支撑着我们的当代生活。

  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在一次次苦难的磨砺中锻炼生存的智慧,在命运的夹缝里做出人生的选择,在时代变革中依旧挺直脊梁、始终屹立不倒。肯吃苦、能包容、善谋生是他们身上最典型的特质。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新书《草出石板缝》就书写了一位具有典型特质的中国农民。全书以台州农民卢志学的口吻呈现,既是一部阐述“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个人自传史,也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农村变迁史。作者通过一个个独立又彼此关联的故事,缓缓讲述临海老农的家族史诗,同时也呈现了70多年间浙江大地人民群众波澜壮阔的真实生活。

  血脉里的温良品性

  卢志学的故事开始于1950年,在经历了童年父亲出走、少年辍学放牛后,出身农民的男孩独自一人撑起一个家。1964年,在农业现代化的蓝图下,卢志学用智慧和经验努力提升整个生产队的粮食产量。与一般农民不同,他不拘泥于土地,在农业之外谋求新的机遇:做裁缝。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卢志学沿着起伏的丘陵攒下一份份收入,渐渐带起徒弟、办培训,开了服装店,后来又有了自己的制伞工厂。

  他的坎坷一生,经历了传统农业、手工业、养殖业、经商办企业的起起伏伏,而在他身上不仅有命运磨砺出的韧性,更有流淌在一个家族世代血脉里的温良品性。

  《草出石板缝》有两位作者,一位是书中的主角,故事讲述者卢志学;另一位是他的女儿,故事记录者卢余群。

  几年前,在完成“粮食政策体系研究”的课题后,作为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的卢余群意犹未尽,打算通过口述史记录新中国农民原汁原味的生活变化。一次假期回家时,与父亲的一番交谈让她获益匪浅、灵光乍现。

  “当讲到我的新课题时,父亲即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起了传统农业。”父亲对中国农民的身份认同和深刻认识让卢余群意识到,他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民代表,他的故事就是最生动的农民奋斗史。

  书中有很多对卢家人的描述:与世无争、胜友如云、坚信以勤为本的“祖父”;慈爱悲悯、与家人不离不弃、处处能体谅他人苦楚的“母亲”;还有冒着风险藏匿其叔叔婶婶恋爱信件、选择守护浪漫纯真的“我”……正是长辈的言传身教,才塑造了善良、正直并且充满温暖和善意的子孙辈。

  除了重情义的卢家人,本书对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展现涵盖多个层面,均丰满立体。有共患难的老友真情,如“爷爷”去世之时,立原伯爷“除了吃饭,其他时间都陪着我祖父”;有青春懵懂的少男少女彼此吸引和倾慕,如“我”面对“禾子”时,想抚摸眼前美丽姑娘的秀发,“但是忍住了”的尊重和自持;亦有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如老支书跟小学毕业的“我”谈话时,特意避开“阶级斗争”“阶级立场”“家庭成分”等词语,委婉地为“我”指路,素不相识的上虞两兄弟和天台三兄弟的无私帮助。似乎,在卢志学不顺遂的生活里,总有人散发善意,也总有人守护善意。

  在作者和卢家人充满善意和温情的视角下,书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卢家人生活里细碎的小摩擦、小确幸都能让人共情到流泪。

  写书的整个过程也让卢余群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来自父亲和母亲以及整个家族的力量,以及纯粹的爱意。“父亲和母亲并不在意本书出版的社会意义,他们只是为了满足我的需要,这是他们对我的又一次宠爱,就像以前的种种有求必应。”

  抹不去的乡土印记

  《草出石板缝》不仅记录了卢家几代人的浮沉,也将发生在浙江台州土地上鲜活而灿烂的风土人情呈现在故事里。

  卢志学对于乡土最初的记忆是东塍镇洋渡六房村,一个山水环抱的好地方。十几岁的放牛娃牵着“伙伴”,顶着西下的太阳、唱着半生不熟的红歌回家;村里的生产队开着讨论会,冬种、春耕、双抢,举全村之力向着下一年的春粮计划目标齐头并进;每逢新人喜事,女眷都赶来包扁食和糯米圆子,在主人家吃团圆饭、闹洞房热闹一番……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记忆,让迟暮之年的卢志学常常回到村里和周边,看看自己参与挖过的沟渠,看看别人种的庄稼。

  退休后的他更多时候一个人在家里侍弄花草和屋后土堆上的农作物。而那从未断掉的乡村根脉,令他的双脚牢牢扎根在脚下的土地上,被烙上乡土印记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希望,开启新的“农民”生活。

  两位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不仅包裹在平铺直叙的章节故事中,还特意补充了整整一章的“延伸阅读——台州印记”。作为首批读者,浙江省社科院的同事也对此印象深刻。他们将《草出石板缝》作为“附录”的尾声部分称为“临海的文字版博物馆”,详细记述的文字搭配独特而传神的原创插画,还原了大部分的生活原貌,像丰子恺漫画一样常常能够让人会心一笑。“这本书的文献资料价值亦可圈可点,部分甚至可以纳入地方志。”

  “延伸阅读”的内容非常丰富,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台州人的生活揉碎掰开了给到读者:有东塍镇的历史沿革、代代相传的生活习俗和东塍人的文艺创作、民间手艺,伴随节令而生、带着老底子味在众多美食品类里杀出重围的临海美食,以及20世纪六十七年代人眼中“宝藏”般的供销合作社和配合详细图解和使用说明的传统农具。

  不仅仅是对地方风土、农业知识的简要概述和简单科普,作者在介绍临海传统手艺人时还描绘了场景,叮叮当当敲锤的石匠、萦绕树木芳香的木匠、耐心细致编织用品的篾匠、总是叼着烟拿着砖的泥瓦匠、修旧如新的锯匠,还有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爆米花师傅和货郎担师傅。

  一个个生动的手艺人形象跃然纸上,缀合成了一部充满着生活温度的“江南风情画”:“最让孩子们高兴的是敲麦芽糖,货郎先确认一下小孩手上要交换的物品,再用小刀和小锤敲出一小块麦芽糖,在货郎敲糖时,小孩的手心会紧张得捏出一把汗,不停地在心里或嘴里喊着:‘多一点,多一点……’”

  这样满心的、纯粹的渴望,即便垂垂老矣时,依旧能打开记忆的匣子回味那时麦芽糖的甜蜜,回到记忆里的纯真年代。也正因守护这份纯真,才须将这些珍贵的印记一一刻录,即便在岁月冲刷下也能依旧深刻清晰。

  写不尽的“浙”七十年

  《草出石板缝》全书共30万字、时间跨度长达七十余年。在卢家人的点滴生活里,我们能看到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和浙江改革开放的宏伟历程。

  1955年,小学五年级的卢志学在课堂上听老师畅想未来中国的高速公路将如何便捷高效,还就汽车和道路两者之间谁能更快达到“高速”标准展开讨论。

  “高速公路的特点,来回双向车道是分开的,中间有隔离带,车道上还分若干条车道,有快车道、货运车道、超车道,还有靠边的停车道,各自按规定的速度在规定的车道上行车。”

  卢志学和同学们听得云里雾里,脑海里产生了来自中国普通百姓的朴素想象和向往。近30年后,畅想成为了现实。1984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动工兴建,并在四年后全线通车,这是中国大陆最早建成的一条高速公路;而在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省内第一条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也在1996年建成通车。

  书中记叙了卢志学参加小岭水库劳动的经历,虽然埋怨“肚子还没有填饱,却要来填大坝”,但在“为了发展,为了造福下一代”的驱使下,和无数的普通百姓一样毅然投入到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兴起的第一个水利建设高潮中。

  曾经“地主”的帽子打破了一个少年向上求学的希望,而改革开放的春风又让青年找到新出路、奔向新生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来了。

  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卢志学在三门县的裁缝铺红红火火,让一家人可以衣食无忧,以至后来还做起了兔毛生意。家庭经济飞速增长背后是浙江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仅1984年至1985年间,农民从乡村工业、家庭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得到的收入,增长幅度分别高达百分之五十二到百分之二百四十五之间。

  卢志学事业的高光时刻,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末买下一家伞业公司。此时正值浙江民营经济的成长期,一个农民出身、仅读完小学的中年人,让一家不大的企业运转、盈利了近十年,其中的不易不言而喻。

  历史就这样书写在每个群体、家庭和具体的小人物身上。卢余群在后记中写道:改革开放前,他在夹缝中求生存,坚信自己可以像小草一样顽强地生长;改革开放后,他感觉沐浴阳光,可以迎风招展。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父亲的一生,折射的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变迁。”而我们则站在当下,回望那奔涌而壮阔的七十年,自觉幸福并满怀感激。


浙江日报 阅读 00008 一个中国农民的家族史诗 2024-01-05 浙江日报2024-01-0500003 2 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