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播种
让“无废”之花开满永康
巡 美 项 宁 应宝庆
“清水永康江,清新丽州城。”今年,金华市城镇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推进会暨智慧环卫作业现场会在永康召开,参与此次会议的人们欣喜地发现,永康不仅是一方经济活跃的热土,也是一个生态宜人的美丽之城。
近年来,永康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省三星级“无废城市”、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
行走在永康江畔,蓝天白云与碧绿江面相互映照,人在江上栈道游,犹如行走在画中。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发展与美丽的共赢,离不开永康开展全行业、全领域的“无废城市”建设。永康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省、市政府的部署和号召,全面提升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努力打造“理念先进、终端完备、管理高效、全民参与、亮点突出”的县域“无废城市”全省标杆,助力共同富裕,打造“世界五金之都、品质活力永康”。
治理创新 城乡和谐共美
前不久,金华永康市生态环境分局接到群众举报,永义线飞龙山段东侧路边一座小桥上有不明固体废物,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并迅速依法依规进行了妥善处理,得到周围群众一致好评。
这是永康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侧影。今年以来,永康打击危废违法案件8起,处罚金额60万元,完成47个疑似固体废物露天堆放点位整改工作。
“生态环境是‘易碎品’,治理不易、巩固更难,稍一松懈就会反弹回潮。”永康市生态环境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施海鸥介绍,近年来,永康以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改革创新为手段,构建制度引领、源头减量、绿色循环、数字赋能、多方共治等五大体系,全域提升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必须调动从政府到行业、个人等全方位的力量。
近年来,永康编制《永康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划(2022—2025年)》,出台《永康市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为系统推进工业固废、生活垃圾治理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城市发展过程中,餐厨垃圾如何得到妥善处理,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为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有效破解餐厨垃圾监管难题,永康紧扣数字化改革脉络,因地制宜挖掘数据潜能,着力深耕源头减量、中转运输、末端处置三大环节,创新打造餐厨垃圾全流程监管数字化应用,建立可监控、可预警、可追溯、可评估的餐厨垃圾闭环监管模式。永康“实现餐厨垃圾全流程监管数字化转型”案例入选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巡礼优秀案例。
在“无废城市”创建过程中,永康始终将垃圾当作放错地方的资源,从源头上推动垃圾减量化,倡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这些秸秆重1600公斤,可换有机肥1600公斤。”近日,唐先镇葡萄种植户施汉波将自家的葡萄枯枝秸秆运送至收集点,从唐先农作物秸秆收贮运中心换取有机肥料。
据了解,唐先镇是“中国红富士葡萄之乡”,每年葡萄剪枝产生秸秆约1500吨。对此,永康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早在2017年就在全省率先提出“秸秆换肥”模式,并且不断加以完善,利用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果、桑枝条基料化技术等,通过科学处置秸秆,成功打通“农户—收贮方—政府”三方利益链条,让“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该案例入选2022年度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最佳实践案例。
目前,永康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已提高至98.33%。
山川秀美,碧水蓝天,如今的永康,正以美好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科技赋能 守护碧水蓝天
一手抓管理,一手谋创新。作为“中国五金之都”的永康,为全省涂装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提供了永康样板。
为着力减少危险废物产生,突出固废减量化水平,永康建立以源头替代为主要载体的五金涂装行业固废减量化提升机制,形成危废减量集群效应,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共赢。
“进入处置设备的铝灰渣,会被处理成高铝料、速凝剂等衍生产品,实现了铝灰渣资源化利用。”浙江康蓝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施可可介绍。
目前,该公司年处置利用铝灰渣和二次铝灰9万吨,相较于传统制铝工艺,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当前,永康全力打造全域“生态美”,促进社会“共同富”,带动“无废”新时尚,营造“无废城市”共创共建共享氛围,全年危废减量化达700吨以上。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浪潮正深刻影响着浙江的生产与生活,也重构着工业固废处置的处理手段和监管模式。
为了顺应数字化浪潮,永康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建设“无废永康”信息监管平台项目,打造“固废业务中心、风险管控中心、无废场景中心、综合考评中心”四大应用场景,探索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五大类固体废物数据信息互联互通。
日前,在西城街道西塔三路上,一辆大气走航监测车正在收集数据。车里的工作人员紧盯显示屏,查看该路段的空气质量数据。
“与传统监测方式相比,大气走航监测车速度更快,可以做到一秒出一次数据,实现实时监测。”永康分局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施宏方介绍,走航监测是快速监测大范围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
自今年8月投入使用以来,大气走航监测车共开展走航监测30余次,累计走航4500多公里。智能化设施设备的应用,为永康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安上了“机械眼”。
这些年,依托科技手段,永康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守得一片绿,能换金山来。位于永康南部的大陈村,几年前还是一个不起眼的村庄,在通过推行“厕所革命”倡导文明生活的基础上,又另辟蹊径,坚持党建引领、妇联主抓,打造垃圾分类“五朵金花”管家队伍,探索形成垃圾分类“一联四定”模式,将垃圾分类打造成为生态旅游“未来乡村”的金名片,被评为2022年度省级百优无废细胞。
走进大陈村,农家小院精巧别致,小桥流水古韵悠悠。“如今的大陈村旅游业态丰富,有民宿床位1500张、精品民宿数家,建有舜耕巷、西餐厅、猪栏咖啡、宋韵餐厅等特色旅游点位,旅游年收入超30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200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建伟兴奋地说。
在永康这片热土上,已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创新发展模式,这些模式让永康的水更清、天更蓝、山更绿、民更富。
多方共治 “无废”氛围浓厚
建设“无废城市”,最基本的工作是从培育“无废细胞”开始。从工厂、学校、景区等向家庭这一社会最小单元延伸,高品质打造无废精品线,让无废单元在永康遍地开花。
舟山镇端岩村端头自然村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小村庄。但该村最出名的“景点”却是村垃圾回收点——这个村日人均外运垃圾38克,还不到一个鸡蛋的重量。
“我们对垃圾做到最细致的处理,做好废物再利用。”保洁员项爱银正在拆分一个香烟盒,最外层的低价值塑料、内层的香烟壳、最里层的锡箔纸,她都一一拆开分类存放。
2016年,在村党支部书记俞海的带领下,该村推行“党建+”引领的环境整治以及“垃圾分类端头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由党员带动村民,以点带面、从小到大,实现村庄面貌大变化,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成为闻名全国的网红村。
现在,浙江省摄影小镇基地已落户在这里,端岩村在共同富裕这条康庄大道上越走越顺。
“我们学校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让校园里的垃圾减少了,分类规范了,环境更加整洁了,无废理念已浸润每位师生的心田中。”永康市城西小学负责人方杰锋介绍,“无废”学校的创建,让师生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
据悉,该校各科室联动,通过课间保洁活动,举办分类征文活动、主题实践活动,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电、纸张等,形成自上而下的环境教育和校园环保、卫生工作队伍,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分类行为习惯,有力促进校园卫生工作和绿化环境工作的开展。
“无废工厂”作为“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细胞工程之一,也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基础和重要一环。永康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引导企业牢固树立“无废”理念。
“我们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强化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废工厂负责人王跃斌介绍,企业将“无废”理念贯穿生产全过程。
据悉,该无废工厂创新设计的王力安防能源综合管理监测系统,已实现对主要耗能设备实时监测,对天然气、水、电等能耗进行实时采集分析,达到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水平。
从生活到生产,永康全面提炼精品“无废细胞”。
永康大力推动“无废城市细胞”提质扩面,注重发挥好“无废城市细胞”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各行各业将“无废”理念融入生产生活全过程。截至目前,永康已完成无废细胞创建750个。
绿色,永远是浙江发展的底色,也是美丽永康发展的方向。
“接下来,我们将沿着绿色高质量的发展脉络,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精准发力打好污染防治组合拳,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施海鸥说。
(本版图片由永康市生态环境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