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刊

乡贤汇智 振兴产业

  近日,海宁市公布星级共同富裕村提档升级考评结果,周王庙镇获评五星级村1个、三星级村2个,上榜数量居全市之首。在海宁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周王庙镇坚持“党建统领、乡贤赋能、全民参与”机制,立足本地特色资源优势,注重发挥乡贤力量,凝贤心、聚贤智、汇贤力,扎实推进星级共同富裕村建设,共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让“看客”变“干客”,离不开“领雁乡贤”的带头作用。收获五星级称号的上林村调动乡贤参事会资源,通过乡贤出资出力,推动全民众筹资金80余万元,建起邻里活动中心,打造温馨和谐、共建共享的邻里小院。之江村深化“党建引领·四共四筹”机制,首创“一户一码”,依托网格治理,吸纳本地乡贤党员、骨干加入众管微治队伍,走上基层治理的精“智”路。

  让“颜值”变“产值”,“乡贤助乡兴”的作用不断迸发。周王庙镇注重产业先行,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乡村产业,广大乡贤积极建言献策、牵线搭桥,主动投身现代乡村产业建设,助力共同富裕。上林村流转1200多亩土地,汇集乡贤力量建设田园综合体,培育打造集“颜值、价值、产值”于一体的“美丽田园经济”,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村民年收租1100元-1300元/亩,为村民提供130多个就业岗位。得知之江村正在大力培育共富农场,村乡贤参事会发挥组织优势作用,号召广大乡贤出资出力出策,依托“果香共富工坊”建立共富大棚,实现村集体年增收20余万元,种植大户年销售额突破150万元、低收入农户年分红2500余元。

  让“资产”变“资金”,回归乡土振兴产业的乡贤队伍不断壮大。胡斗村乡贤沈云春阔别家乡42年后,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回家乡重建老宅,打造观潮民宿。每次潮水来的时候,他还是会很激动:“钱塘江潮,百看不厌。”节假日他的民宿一票难求。胡斗村依托沿江特有的自然风貌,引导乡贤大力发展农家乐和民宿,品江鲜观江潮,每年吸引游客约20万人次,形成年营收1500余万元的美丽经济产业带。今年9月胡斗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正是有了乡亲乡情乡谊这股强大力量,海宁乡村振兴之路才越走越宽,切实提高了农村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卜梦斐)


浙江日报 专刊 00011 乡贤汇智 振兴产业 2023-12-23 26528146 2 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