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民生实事怎么办,嘉兴先听听群众意见

市政府会议室,来了七张新面孔

  本报嘉兴12月22日电 (记者 沈烨婷) 为乡镇居民建设一些高水平的健康体检中心;新农人培训的数量足了,但培训内容却有同质化、不匹配的情况;主城区存量的充电桩场地存在快慢充分布不均,场地忙闲不平衡的情况;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老年患者想要个性助餐服务……22日,在嘉兴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出现了七张新面孔——来自全市医疗、养老、教育、农业等行业的市民,应邀列席会议,专门就明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发表建议意见。

  民生跟着民声走。“本次会议议题是研究2023年嘉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和2024年初选项目情况,邀请市民列席,听取他们的心声,是为了更加精准排摸群众诉求,谋深谋实民生实事项目。”嘉兴市政府办公室负责人说。

  12月初,嘉兴市政府发布了邀请市民代表列席常务会议的公告,得到社会广泛响应,累计收到245位市民的踊跃申请。在多次与报名市民沟通联系后,嘉兴市政府向7位市民发出邀请,他们代表了不同的行业群体、城乡区域、年龄层次、职业属性等,其他报名的市民也被纳入嘉兴市民生实事群众代表库,后续将参与方案论证、实地视察等工作。

  开门纳谏,倾听心声。“家长们普遍渴望‘就近入托’,希望托育机构价格普惠、质量可靠。因此我建议要动态、精准摸清婴幼儿底数,根据城市新老城区以及城镇和农村等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建设布点,实现群众就近入托。”市民代表嘉兴代代康幼教机构总园长、嘉兴托育服务协会会长吴建玉会前把相关议题材料翻了好几遍,依托协会力量对婴幼儿家长开展线上线下调研,把家长们的心声带到了会上。

  平湖金色阳光老年公寓院长高小燕的关注点在养老帮困上,她从事养老服务工作20多年,“在老年助餐服务上,我认为应更加精细化,比如老年食堂并不能满足一些卧床居家老人的用餐需求,但送餐到家的菜品又比较单一、送餐力量也不足。我建议在全市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同时对他们的用餐需求进行精准分类,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

  教育助学、医疗卫生、养老帮困、就业创业……围绕2024年嘉兴市政府民生实事初选项目,7位市民代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建议也当场得到回应,“刚刚大家结合各自领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为我们后续工作推进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我们将以更大的力度、更精准的举措回应群众关切。”嘉兴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说,下一步,市政府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全力破解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

  让民生实事更加贴近民心。今年以来,嘉兴率先出台民生实事建设标准体系,加快建设“政在为民”服务载体,截至目前,今年10项民生实事22个子任务已全面完成,其中新增学位、家庭养老床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等17个子任务超额完成。接下来,嘉兴还将建立从项目产生到完成的全流程管理监督机制,努力让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市政府会议室,来了七张新面孔 2023-12-23 26534532 2 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