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广东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浙江制造“取经”
补短板,浙江“小巨人”再攀高峰
本报记者 王凯艺 胡静漪
专精特新,是广大中小企业努力发展的方向,也是各地发力先进制造的必由之路。
浙江经连续多年培育、遴选,一批批专精特新企业凭借“独门绝技”实现补短板、填空白,登上国家级“小巨人”榜单,成为专精特新中的佼佼者。
今年三季度,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布,全国新增3671家“小巨人”,其中长三角、珠三角总数占到全国六成,成为当之无愧的“小巨人”高地。浙江新增“小巨人”企业315家,仅次于江苏、广东。
各地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视程度、培育力度前所未有。面对苏粤地区的强势发力,浙江制造如何蓄力破局,在专精特新赛道上再攀高峰?政府还能提供哪些行之有效的政策工具,厚植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沃土?
日前,本报记者赴广州、佛山走访了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感受珠三角先进制造创新活力的同时,解码“小巨人”增长之道,从产业一线挖掘几道“真经”供浙江借鉴。
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驱力
创新是专精特新的灵魂。毋庸置疑,这一点早已是各地政企共识。
在广东走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时,不出所料,企业无一例外都把自主创新提到了 “置顶”位置。
位于佛山南海区的国星半导体,是目前广东省内规模最大的LED芯片制造商,专注于研发、生产氮化镓基LED芯片和外延材料。
这枚“闪闪发光”的芯片,手握192项授权专利,发明专利44项,还有3项美国专利;尽管如此,依然要面对市场的内卷。“与很多行业一样,LED市场这两年也出现了供过于求,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个别产品打起价格战。”公司副总经理徐亮说,当下面临的创新突围,已不仅仅是产业链上的保卫战,而是不断向车用LED芯片以及第三代半导体等高端市场进军,打响价值链“卡位战”。
“虚拟现实、智能穿戴等应用场景都是企业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在徐亮看来,市场需求是产品创新的导向,而且为了手里始终有高门槛的东西,背后的研发投入是个“无底洞”。
包括国星半导体在内,在记者走访的这批“小巨人”企业中,每年7%至10%的研发投入只能算是基本强度。
对照浙江省内,去年全省“小巨人”上市公司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8.2%;而“小巨人”数量稳坐全省第一的宁波却仅有4.6%。对此有宁波企业坦言,过去不少传统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生产线,在短时间内实现发展跃升,这容易造成企业习惯了依赖技术引进,而忽视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
对此,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淼指出,拥有自研团队应该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标配”。我省“小巨人”企业近六成集中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唯有自主创新研发,才能加速打破产业壁垒。
年复合增长率20%、毛利润率近70%、定价高出同类产品20%至30%……在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德仁晒出一组惊人数据。这背后正是源于自研技术和复合型研发团队。
科莱瑞迪拥有5个实验室和多支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15%以上。企业通过集结瑞士教授级高工、武汉光谷博士、上海同济医院专家等天南海北的领军人才,带领研发团队为核心产品修建起“护城河”。
不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虽然在细分领域“修炼”了专项技术优势,但普遍存在规模不大、资源不足、自我创新能力有限等难题。
“与其独自创新,不如携手共创。”在广州市新欧机械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起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共享实验室”。
采购一台实验设备动辄几千万元,放在高校实验室里利用率不高,企业做完项目后又容易闲置。如果通过“共享实验室”的模式以借代买,就能在盈利的同时为更多中小企业减轻负担。目前,新欧机械已在全国做了近十家“共享实验室”,王起新的目标是100家。
当然,像新欧机械这样内驱力强的企业,不会只把创新停留在产品和技术上。王起新正在思考如何为全行业整合更多创新资源,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赋能液压行业,建设区块链平台追溯和验证产品检测报告,为更多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背书,建立起行业信用体系。
“基于十几年的行业数据沉淀,我们还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液压领域的垂直大模型,融入更多高校、研究机构等创新资源,日后向全行业开放赋能。”王起新说。
让更多基础研究进入车间
此次走访中,让记者感触颇深的是,一群年产值两三亿元的“小巨人”企业,都怀揣着自建创新生态的雄心。
那么,创新生态要怎么建?在位于“广东第一强镇”狮山镇的佛山市机器人创新产业园,记者看到了一个自建创新生态的生动范本。
该产业园在2015年成立佛山智能装备研究院,又从武汉引入上市公司“华中数控”,就地组建佛山华数机器人、登奇机电两家新公司。短短几年,从无到有,如今两家公司都已长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产业园并不大,布局颇显紧凑。“一院两司”紧紧抱团,依托联盟机制互为支撑,日渐形成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能力,并不断孵化培育“N”个机器人产业生态链圈企业。
参观生产线时,记者不时看到机器人手臂被工人推出来,直接拉进隔壁研究院的大门。
厂区楼下是生产线、跑机区,楼上则是面向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及机构等全天候开放的公共实训中心,师生培训、技能考试、人才选拔等一应俱全。
“这栋楼里既有广东省工业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又有佛山智能制造发展中心,一线技工和工程师、研究员随时可以面对面。机器人在调试、跑机中万一出现问题,门对门就能解决。”华数机器人市场策划部负责人说,“产教研”在这里没有距离感。
所有的深度融合,都是从打破阻隔开始的。
近年来,佛山机器人产业之所以能飞速壮大,除了借助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应用市场优势,也离不开这种打破大院大所高墙、陪伴企业及人才共同成长、与产业充分互融的创新生态。
“地方政府可以从中做好串联工作,一方面串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另一方面串联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等。”徐亮说,政府、机构、企业各司其职,才能真正有效创新。
破除“产学研用”之间的壁垒,让基础研究能够真正进入工厂车间,这样的诉求,浙江同样迫切。记者在杭甬等地采访时,就有不少专精特新企业反映,与高校院所、公共平台间协同创新的局面尚未成熟,企业在当地难以形成产学研用合作闭环。
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为例,在磁性功能材料与器件、涉海极端环境使役材料等领域具有领先型专利,但从专利授权共享情况看,宁波本地仅5家“小巨人”享受过它的创新溢出。
也有企业反映,由于缺少面向民营企业开放的中试基地,样品难以就近进行技术模拟和场景试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事实上,好产品都是在反复应用中“打磨”而出的。就拿科莱瑞迪的放疗定位产品来说,临床操作中会产生多样性需求,如果医院能和企业实现高效互通,就能实现双赢。
“因此本地应用场景的开放,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推广至关重要。”詹德仁以自己企业的探索为例——积极与各家医院搭建产学研用生态系统,为科莱瑞迪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为贴近需求并做好转化,企业会承担5万元以下的项目研发成本。
依托这样的协同机制,企业可以快速“摸透”医院的切实需求,在与众多进口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
“工业上楼”强化要素保障
中小企业要长成专精特新“小巨人”,资金、土地都是基本要素,而强化要素保障是一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任务。
“特别是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的企业,往往难以从传统渠道获得充足的资金。”在科莱瑞迪,詹德仁回顾道,2004年公司从主营贸易转向自主研发,所幸得到了广州科技创新基金490余万元的风投。“10年后,政府引导基金退出,时代伯乐、平安创投等社会资本接盘,顺利完成‘接力投’,公司才得以一步步长成‘小巨人’。”
早期由政府承担高风险、后期为本地社会资本让利,正是得益于像这样的创新融资模式,广深一带在“投早”“投小”中为科技创新企业营造出了良好的投资生态。
“近年来,浙江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政府股权投资,引导社会资本为一些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吕淼建议,要重点引入企业亟需的风险融资、产业配套等高端垂直化服务,提升资本市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水平。
针对土地紧缺,产业发展空间受限问题,珠三角的“工业上楼”模式已运作成熟,可供浙江学习。
在佛山的海创大族机器人产业园,记者领略了当地最新版的“工业上楼”。14栋标准厂房,每栋都高达七八层,容积率超4.0,园区配套设施齐全,穿行其中,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即视感扑面而来。
按照“政府主导+产业导入+社会资本”的开发建设模式,这里明确以机器人产业为核心,重点发展系统集成、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去年一期园区刚交付,就已有140多家机器人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进驻。
“公司搬来才一年,客户就新增了10多家,今年产值有望再上一个亿元关口。”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战略投资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智鹏说,不少高新企业、初创企业追随而来,就是看中这里的企业黏性大、关联强,订单不用愁,产业链想撬也撬不走。
多年间,随着“工业上楼”模式持续推广并迭代升级,在广佛深地区,类似“一栋楼就是一条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早已不是新鲜事。
采访中,当记者问及广东的营商环境如何?当地企业家们的回答都是细节满满——
“我们参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政府都是一对一服务的”“完全不必惦记各种奖补何时会到账,会计换了也不怕,政府的钱到点就会及时给”“平时不会瞎指挥,关键时刻有求必应”……
“政府在服务外资企业的过程中学习到先进管理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政企互信。”王起新还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不信任才是最大的营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