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A股上市企业数量和市值居全省县(市)第一
小山城,凭啥成了浙江“股仓”
本报记者 方臻子 周楷华 通讯员 吴文博 张培源
近日,北交所华东区域副首席代表魏士均走访位于新昌县的德力装备、新涛智控两家企业,为企业讲解北交所最新的改革政策,并指导企业上市流程。经新昌县金融办牵线搭桥,北交所专业人士今年是第6次深入新昌企业开展现场辅导。
这是新昌企业上市热情高涨的一个缩影。9月15日,斯菱股份在深交所上市,成为资本市场“新昌板块”第16家A股上市企业。业内权威平台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新昌县共有A股上市企业16家,总市值超2431亿元,两项排名均位居全省53个县(市)第一。
新昌县八山半水分半田,资源禀赋有限,区位优势不明显,为什么能孕育出如此多上市公司,成为浙江的“股仓”?我省正在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计划,新昌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近日,记者走访新昌,探寻“股仓”的上市密码。
底仓 拼搏进取的企业家
山城里,为何能飞出一只又一只“金凤凰”?
在新昌一条主干道上,记者一抬头,就见到一块大型宣传标语,上书8个字:“正道而立,技成百年”。这或许已道出部分原因。
秉持“工业立县、生态兴县、创新强县”的发展路径,去年,新昌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373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680.17亿元。随着新昌制造业蓬勃发展,产业基础日益坚实,上市公司数量也必然增加。
浙江工业大县不少,为什么新昌上市公司最多?除了企业家底雄厚,还有什么秘诀?
“是榜样的作用。”这是一名当地企业主的观察结论。
1999年10月21日,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新昌第一股”浙江医药由省内多家企业合并组成,原浙江新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彼时,中国资本市场刚刚起步,浙江上市公司总数也仅有40多家。
浙江医药是对新昌企业家的集体启蒙。“领头羊”一带,新昌生物医药产业纷纷冲向IPO(首次公开募股)。
2004年6月和7月,同属于医药领域的新和成、京新药业接连敲钟上市。
2005年6月,三花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三花由此站上了一个高点,融资、管理、治理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特别是走向资本市场后,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显著提升,各种荣誉接踵而来,三花在世界制冷空调领域确立了智能控制部件的领先地位。上市至今,三花智控(2016年三花股份更名为三花智控)市值达到千亿级,并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想上市、争上市的氛围已经形成了。”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轶清认为,龙头企业上市的示范效应,是新昌成为浙江“股仓”的重要原因。
杨轶清认为,一方面,新昌块状经济发达,不是“大树底下不长草”的一家独大,而是形成了结构合理、大中小企业层次分明的产业集群,支撑其上市公司能够源源不断。“龙头企业上市获得大发展后,帮他做配套的小企业也起来了,也会谋求上市。”
另一方面,是新昌人特别能拼搏,特别有“四千精神”。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少新昌企业家有一个特点:在企业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考虑上市了。
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金鹏来自河南,在新昌工作生活了20多年,他对新昌企业家的拼搏精神深有感触。
2015年,斯菱股份刚在新三板挂牌,董事长姜岭就在想去主板了。“当时公司规模只有两三个亿,我认为冲主板没必要,还跟老板争执了一下。”不过,他很快意识到,老板是对的。企业要发展壮大,定下长远的目标十分重要。
“新昌有独特的企业家文化,企业家们不满足于小富即安,都胸怀鸿鹄之志。”杨轶清说。拼搏进取的企业家,正是新昌不断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的扎实“底仓”。
稳仓 为企业创新留人才
新昌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强县战略。“政府和龙头企业特别重视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投入的资金量很大。”杨轶清认为,新昌有独特的创新路径,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需要资金,股市就是很好的融资渠道。
“上市前,我们的主要产品是环丙沙星类抗生素。想做创新药,但是实力不够。”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能能说,创新药研发动辄十几年、“烧钱”十几亿,“完全靠企业利润去支撑创新药的研发,很难。”
上市之后,京新药业得以“输血”,在2007年全资收购并成立内蒙古京新,进军中药领域,生产的特色中药康复新液,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的药物”。浙江是医药产业大省,但此前出口的多为原料药。京新药业募资后投入了一个制剂国际化项目,2008年公司生产的“京必舒新”首次出口英国,开创了中国成品药出口英国的先河,接着就是顺利打开欧洲市场,利润大幅提升。
“每一次募集资金,都是一次产业提升。我们做了5次定向增发,累计募资33亿元,都投到了项目上。”王能能说。如今,十年磨一剑用于失眠障碍治疗的小分子创新药“地达西尼胶囊”已向国家药监局递交上市申请。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三花智控身上。细数三花智控上市18年来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得到了来自资本市场的强大助力。
2007年,三花反向收购四通阀鼻祖、世界500强旗下的兰柯公司。次年,又将四通阀业务注入上市公司,企业规模、产品质量提升了一个台阶;2010年底,三花实施增发再融资10亿元,用于建设新昌“大本营”梅诸园区,以电子膨胀阀为代表的一系列产品,全球市占率超过50%;2017年,注入汽车零部件业务到上市公司,募集13亿元资金,让汽车零部件获得了“超速发展”;2020年,发行可转债,募集30亿元资金,投入三花新昌大明市工业园,发展商用空调……
除了资金,人才也是创新的关键。在一个县城,民营企业凭什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利用资本市场、开展股权激励成为解决难题的绝好方式。
上市至今,三花智控已经做了多期员工激励计划,最近一次在2022年3月,激励1000名员工。京新药业有研发人员900名,目前已经做了3期主要针对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同星科技今年5月上市时每股发行价31.48元,股价一度“摸高”61元,公司2017年股改时每股定价2.8元,好些员工认购了几十万股,现在已大幅增值……借助资本市场,这些企业大大地激发了员工积极性,留住了不少人才。
李金鹏就是被留住的人才之一。随着斯菱股份上市,他从一个外地打工人成为公司股东。“资本就是翅膀,能帮助企业腾飞。”身穿蓝色工作服的李金鹏,站在斯菱股份的自动化车间里说。这里,每台设备上装着传感器,利用5G技术接入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从推动式向拉动式转变的精益生产模式。
加仓 贴心服务广受认同
5月25日上午,在深交所敲钟上市那一刻,同星科技董事长张良灿百感交集。“企业上市要经历很多考验。”同星科技的上市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上市审核非常严格,即使一个小问题,都要详细说明。”他举例说,在申报问询阶段,当企业毛利率发生波动,就要向交易所说明波动原因,“光说明这一个问题,就需要企业作大量分析与比较。”
这是企业上市进程中的常态。毕竟,管理普通公司和管理上市公司相比,规则不一样。在企业遇到问题时,政府的引导、帮扶格外重要。新昌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京新药业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企业的一名“老人”告诉我们:“新昌政府部门很早就有了培育上市公司的意识。2004年前后正值上市潮,很多券商忙不过来,多亏了政府部门带着我们去找保荐机构、头部券商,我们才能顺利上市。”
如今,在深入实施“凤凰行动”中,新昌除了对上市企业有全链条的奖补政策,更推出了一系列增值式政务服务。
比如,帮助企业简化上市流程。上市过程中,证监会要求拟上市企业提交两次以上合规证明,需要法院、公安、人社、资规、住建、商务、应急、市监、消防等20多个相关部门盖章。以往,不太熟悉流程的企业,自己跑完全套出证流程至少要半个月。
“现在方便多了,新昌县级部门、金融办都能帮我们代办。如果要跑上级政府相关部门,金融办的同志还会陪着我们跑。”另一家正处于上市审核期的公司负责人很有感触。
新昌还引进优质券商、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精准辅导。
新昌县金融办主任俞坚钢介绍,如今在浙江资本市场,新昌已成为头部券商的“主攻点”之一。新昌因势利导,建立“拟上市公司金融顾问团”,并与财通、海通等券商建立了常态化的顾问机制,以更好地帮助企业上市。
“实行注册制后,我们对相关政策不够了解,心里没底。”一家拟上市企业表示。为此,新昌邀请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专家来到当地企业,讲解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上市中的问题。
在新昌一家正处于“静默期”的IPO企业,管理总监就和我们聊起了一件小事。“前段时间,有的地方发生了安全事故,我们也提心吊胆。毕竟企业已经处于上市的最后阶段,一旦出事,上市就很被动。”
今年5月,新昌县金融办专门邀请相关部门对公司进行培训辅导,同时还组织了第三方为企业免费“体检”。“把我们没注意到的一些问题指出来了,对我们企业运行、上市,都很有帮助。”这名总监说。
此外,新昌还积极帮助企业进行合规整改。
新昌县金融办和相关部门联合成立了“啄木鸟”服务团,组团对拟上市企业提供“捉虫”服务,通过梳理一张检查清单、提供一次体检服务、开具一张问诊药方、建立一份企业档案,助力全县拟上市企业合规经营,健康发展。
“前不久,‘啄木鸟’服务团发现一家拟上市企业在生产流程工艺上有瑕疵,存在环保隐患,立即给企业开出‘药方’,帮助企业改进,及时消除了隐患。”新昌县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服务团已先后对27家次拟上市梯队企业开展“体检”,累计发现隐患问题50余处,现已全部完成整改。
一系列贴心服务让企业获益良多。在采访中,新昌不少企业都表达了“加仓”新昌的意愿:这里“油门多,刹车少”,“都是路标,没有路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