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今日金华

把共富“种子”撒向漫山遍野

夏超鑫 胡清波

  循着“千万工程”的指引,武义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关于金融支持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的要求,立足共富工坊、做大共富项目等,助力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农商之答回应时代之问,交上了一份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答卷。

  是奔赴更是奔富

  11月初的武义,透着丰收的气息。在柳城畲族镇县后村的老农天地·共富工坊,一篮篮蜜橘排着队,准备发往全省各地。该工坊有着580多亩山田,每年从5月开始直到11月,不同品种的水果在这里“出生”,带来年销售约150万元,成为助农增收的“金果果”。除了销果子,每年土地租金给村集体带来20多万元收入,雇佣村民的人工费达50多万元,泥土里长出了“金疙瘩”。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农业项目前期投入大、周期长,巨大的资金压力一度成为老农天地经营者钟余花的“老大难”。“从2017年打基础时的艰辛,到如今品尝丰收的喜悦,最要感谢的就是武义农商银行。他们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让我‘解了渴’,而且暖心地给予利率优惠和担保增信,当真是农民的‘及时雨’”,钟余花感慨地说。今年,工坊准备进一步扩大规模,升级基地基础设施,该行再次伸出援手,为其办理了354万元的“见担即贷”业务,支持其做大做强做优。

  和老农天地相距不远的浙星农业,也上演着同样精彩的致富故事。该工坊以茶叶为拳头产品,开创“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我们向社员收茶青,最高时能为他们带来1000多万元收入,年底还根据公司效益给社员分红。”浙星农业负责人蓝有明眼里满是笑意。

  这是一场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向奔赴,社员安心种茶叶,企业则专注于产品研发和加工销售,“双方是默契的利益共同体,谁也离不开谁”。最近,浙星农业正试水直播带货,陈皮红茶、花果茶、袋用茶等不同种类的产品成了直播间的“香饽饽”。

  吃水不忘挖井人,蓝有明深知拥有如今的大好局面离不开金融支持。“得益于武义农商银行给工坊的融资担保增信等政策‘大礼包’,让我们有底气塑品牌、扩规模、提产能。”蓝有明说,共富工坊这块牌子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希望通过浙星背后的那一小方“共富单元”,带动更多农民富“口袋”。

  是追梦更是圆梦

  乡贤是推动产业促共富的“生力军”,如何鼓励乡贤返乡创业,帮建、帮扶家乡?

  “开超市,找张建平”,这是流传在武义老乡间的一句口头禅。作为“武义超市之路”的先行者,上世纪90年代,张建平和张仁平两兄弟揣着从武义农商银行借来的5万元钱踏上了外出开办超市的“谋生路”。如今,他的“易家福”品牌直营超市已有20多家分店,加盟店达到70多家。

  从走出去到“雁归来”,小有成就的张建平开始思考回归故土反哺家乡,带领更多乡亲百姓共同富裕。去年6月,张建平回到家乡,投资建设宣森豆腐产业园,打算从小豆腐里做出大文章。对于张建平而言,从“超市赛道”转向“农产品赛道”,是追梦,更是圆梦,把家乡的豆腐等农产品推向全国带动更多乡亲增收是他返乡创业的初心。武义农商银行及时配套了800万元乡贤“共富贷”,就是看重这片产业园的“共富属性”。

  “从外出创业,到返乡创业,萦绕在我心头的不仅是故乡情,还有农商银行一路陪跑的‘长情’”。张建平说,从外出创业“追梦”到回归家乡“圆梦”,每一步都离不开农商银行的贴心支持。目前,首期投产宣森豆制品产业园,日加工大豆5吨,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带动园区周边60余位村民就业,每年增加周边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与此同时,宣森豆制品产业园还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模式规模化种植大豆和油菜等农作物,努力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力。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产业园的带动作用,张建平还从农户手中大量收购莲子、黑木耳等农特产品,依托“超市之乡”品牌效应,发挥超市“纽带”作用,帮助武义农特产品走出深山,销往各地。如张建平一样,在武义农商银行的支持下已经有累计超百名乡贤返乡创业,涉及中药材种植、民宿农庄、小微企业创业园等。

  是担当更是情怀

  老农天地、浙星农业、宣森豆腐产业园,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可以说是武义农商银行善用金融力量助推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这是担当更是情怀。今年6月,金华市委组织部、金华市金融办、金华农商银行系统主动顺应时代浪潮,联合启动总规模20亿元的“共富工坊”融资增信基金,以金融之力拓宽百姓就业致富新路子,进一步促进产业更兴旺、乡村更富足、农民更富裕。

  百姓有所呼,农商必有应。作为武义县“乡村振兴主办银行”,武义农商银行当即在县域内开始承接,并创新推出“共富贷”等系列产品。该产品享受“见担即贷+见贷即担”政策,银担双方当天完成审核,加快担保贷款发放,及时满足经营主体信贷需求,提高担保效率。同时,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申请的贷款总额给予3%的年利率贴息。短短4个月,该行已向21家共富工坊发放贷款6310万元,预计帮助他们节省年利息190余万元,通过支持他们做强做大,持续倍增富民增收效应。

  “武义是浙江的26个山区县之一,推进共同富裕使命重大、责任在肩。而对于家在偏远地区或是年纪稍长的武义人来说,小农经济仍是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这种情形下,‘共富工坊’‘共富项目’扶持一个主体、致富一方村民的特点优势更值得关注和发挥。”武义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萍说。

  不仅如此,该行还牵头会同农业农村局科技顾问、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第一书记等组建“助村帮帮团”,定期开展科技、法律、金融等政策宣讲活动,努力发挥各成员的特色优势,积极整合资源,为村集体发展出谋划策,拓宽村集体发展思路。同时,通过发放“强村贷”支持村集体参与标准厂房、产业园等抱团项目,拓宽增收通道。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今年以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辖内武义农商银行已发放“共富贷”系列贷款超6.96亿元,惠及农户、农业主体699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下一步,武义农商银行将持续深化对“共富工坊”“共富项目”等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扶持一个主体、致富一方村民”的模式,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浇灌武川大地,把共富“种子”撒向漫山遍野。


浙江日报 今日金华 00019 把共富“种子”撒向漫山遍野 2023-11-17 浙江日报2023-11-1700009 2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