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今日金华

生态修复 乡村蝶变

李 超

  近年来,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武义分局深入开展生态损害赔偿工作,以建立优化机制,推进生态修复,加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三部曲唱响美丽武义好声音。连续5年,武义县生态损害赔偿案件数及赔偿金额均在金华市前列,坛头湿地水生态修复项目成为了浙中生态廊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2022年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11位。

  武义分局先后制定了《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武义分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机制》《武义县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资金管理办法》《武义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追究机制》等长效机制。武义分局联合法院、检察院、财政局等部门深挖案源线索,征求赔偿意愿,科学调查评估,快速赔偿磋商,开展生态修复全流程全闭环作业。

  柳城镇县前村原本枕山环水面屏,林木郁郁葱葱。自辉绿矿开采以来,给当地带来水体、土壤和大气的严重污染。2017年辉绿矿停产废弃以后,武义县投入生态修复资金3000余万元,大力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修复后227亩废弃矿山变回了绿水青山,新增水田177.8亩,春种早稻秋种油菜,给全村带来每年数十万元的收入。如今的县前村披绿发展,生态环境从短板转变为优势,成为了“生态型、旅游型、产业型”的美丽乡村示范村、2A级景区村。

  武义县将生态修复工程有机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投入1400万元打造坛头湿地水生态修复项目,高标准推进“美丽河湖”创建和沿线生态廊道建设,共打造省级“美丽河湖”5条,贯通滨水绿道220公里;建成了40多个主题村庄,其中坛头村入选“全球人居环境村落范例”。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武义县促进茶产业、莲产业蝶变,2022年茶叶产值达11.03亿元,全县莲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超过8000人;大力发展有机稻、有机蔬菜,带动全县6万多农户增收致富。


浙江日报 今日金华 00020 生态修复 乡村蝶变 2023-11-17 浙江日报2023-11-1700007 2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