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今日金华

打造饮食文化新名片

  800多年前的南宋,江南出现过两位著名的女厨师。一位是杭州的宋五嫂,她在钱塘门外做鱼羹,所做的“宋嫂鱼羹”至今仍是杭州名菜;另一位便是浦江吴氏,吴氏不仅烹饪技术高超,她还对民间烹饪实践进行总结和整理,收集了浙西南地区70多种菜点的制作方法,著成以吴氏菜谱命名的饮食专录——《吴氏中馈录》。

  “《吴氏中馈录》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烹饪书籍,据考证属于宋代食谱。浦江吴氏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出版食谱的女厨师,她为中国饮食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日,由浦江县委宣传部,浦江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浦江县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浦江县浦阳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的《吴氏中馈录》学术研讨会在浦江东街有礼举办。

  研讨会邀请了亚洲食学论坛主席、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赵荣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段怀清教授等学者参加,对《吴氏中馈录》在中国饮食文化史的历史地位以及与宋韵文化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深入挖掘《吴氏中馈录》的科学与社会价值,为吴氏饮食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思路与方向。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职业烹饪者基本上为男性。殊不知,古代女性中也出现过不少大厨。宋代进士廖莹中的《江行杂录》中就记录有这样一段话:京都中下之户,生女孩便会挑选天资聪慧之人培养成厨娘。

  吴氏生平不详,除了吴姓、浦江两个关键词,史料上并未有过多记载。那么,何以判定吴氏为女子?“我们可以从书名中窥知一二,尤其是‘中馈’二字。”浦江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洪国荣介绍,“中馈”二字出自《后汉书·王符传》,指的是妇女在家中主管饮食之事。历史上还有一本《中馈录》,为清代曾懿撰写,作者亦为女性,从中亦可佐证吴氏为女子的真实性。

  《吴氏中馈录》最早收录在元末明初陶宗仪《说郛》明刻120卷本内,约6500余字。全书共分为脯鲊类、制蔬类、甜食类三部分,所载菜点采用炙、腌、煮、焙、蒸、酱、糟、醉、晒等十几种烹饪方式,另外还涉及烹饪原料和调味料115种,有些做法至今还在金华地区流行。

  浦江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饮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吴氏中馈录》不仅是本食谱,还是宋韵礼仪的结合。下一步,他们将加强研究和宣传,把知名度和实用性更好地带进现实,推动其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用心打造浦江饮食文化新名片。


浙江日报 今日金华 00020 打造饮食文化新名片 2023-11-17 浙江日报2023-11-1700005 2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