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海曙古林镇茂新村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一手传承 一手创新 铺设乡村共富路

  “周末得排队半小时才能喝上,最高纪录一天卖945杯。”遇见·茂新稻田火车咖啡馆老板打开页面展示:这个开在田间地头的小店,占据着宁波咖啡厅打卡人气榜前列。

  作为浙江省首批公布的60个共富观察点之一,山水普通、区位一般、资质平平的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茂新村,到底是如何“出圈”的?

  走访其间,可以看到400多年前的御史府邸重焕活力,看到航天技术与现代农业擦出火花,看到以文化引流、以产业创富的茂新村亮点迭出、流量倍增,村民们鼓起了“钱袋子”。

  2022年茂新村居民人均收入5万元,比所在海曙区农村居民平均收入高出3500元。村集体收入2022年达到123.5万元,2023年可超400万元。

  夕阳余晖中,茂新村的清代建筑飞檐连接着远处“太空模拟空间站”的画面,生动写照着乡村振兴的传承与创新,追寻着共同富裕村级样板的答案。

  打造一张标签:

  御史文化解锁“流量码”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茂新村以“中国御史之乡”这张文化标签,解锁了乡村振兴的“流量码”。

  “我们村有一个宝贝是别的村没有也学不来的,林氏一门出过8位御史,留下一座明晚期的御史中丞第。”被村民请回来担任村支书的“能人”林忆聂,“盘家底”时就决定以御史文化为特色名片,牵引茂新村发展。

  打造“文化标签”,茂新村“虚功实做”。一方面积极向文保部门申请,将明朝两代御史林祖述、林栋隆父子的宅邸御史中丞第列为区级文保单位,与浙江大学文化与博物馆学系联合打造具有辨识度的中国(海曙)御史文化陈列馆。另一方面,深挖御史家族耕读传家、明辨是非、清廉忠良的传统家风,结合当代廉政建设,开展党建、团建活动;排演村歌村舞“御史故里梦中甜”,细致讲述清廉文化。

  打造“文化标签”,茂新村“串点成面”。御史中丞第只是茂新村村史文化的载体,一路之隔宁波家风馆的落成,则是全市第一家集中展示甬城甬人好家风好家训的文化空间。从御史中丞第到宁波家风馆,文化空间载体升级,茂新村文化标签也愈发厚重。

  依托省级“非遗”黄古林草席编织工艺传承基地,开通“舟游古林”水上航线。“小长假期间日接待游客量达20万人次。”家风馆馆长虞周玲说,体验完非遗手艺再买点农特产品,是城里人习惯的“茂新打开方式”。

  活化利用历史资源,传统文化与时代价值链接,御史文化这一个性化标签,让茂新村在浙江2万多个行政村中免于千村一面,为其带来累计120万余人次的流量,文化优势释放出强村富民的红利。

  创新一个产业:

  农文旅融合探索“共富路”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太空农业”衍生出农文旅融合新业态,茂新村以人流、消费流探索乡村共富路。

  农文旅融合,是大部分乡村探路共富的产业路径,茂新村凭什么能“出挑”?

  有特色。300斤重的南瓜、粉紫色的番茄、1米长的四季豆……“太空植物园”引来了关注,茂新村在田间又架设起1∶1的航天器模型,“农业+科研+航空”特色场景,吸引了研讨团、遛娃族。航空科技点亮了传统农业,传统资源变成了能带来收入的资本。

  成体系。人流转化为消费流,需要自成体系的配套。为解决游客吃饭、会务、休息等需求,茂新村投资600多万元,购置、装修8节绿皮双层退役火车,改装后的火车餐吧,补齐乡村游短板,风吹麦浪中就餐的特殊体验,赢得了年轻消费群体。

  可持续。“火”了一把又一把的茂新村,能否持续发展?“今年以来,村里周末平均人流量在5万人以上。”茂新村渐渐变成了城里人的农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城里人带着农副产品和文化出村,资源在城乡间循环流动,城乡融合助推茂新村振兴。

  没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茂新村在广阔的田地上依然讲出了生动的故事。把故事变成流量、流量变成现金流,正是基于做好了农文旅深度融合这篇文章。

  富裕一方百姓:

  享受现代文明“新生活”

  乡村振兴,共富为本。一手传承文化,一手创新产业,茂新村用文化引流,以产业创收,实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乡村振兴是等不来,靠不来的,村民们信任我,我带领大家一起奋斗奔共富。”林亿聂意识到,村子要富起来,一定要让村民们先富起来。

  如今的茂新村村民,有了一个个新身份。75岁的林光荣重新上岗“太空植物园”守护人、52岁的林维儿在共富工坊售卖自家“蜃蛟米食”……御史河边一字排开的摊位也多为本村摊主,这些小吃摊位,平均日营收在3000—4000元,节假日期间,闹猛的摊位日销售可破万元。

  随着村庄改变,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回流到村里。“吃住在家,每月存下的钱是以前的两倍。”从市区回到家乡的金鸳鸳,投入如火如荼的“艺术乡建”。家风馆的90后讲解员戴梦娜,更是把根扎在了村里:“茂新村改变了我对农村的认知,它提供了一种既拥抱自然又享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这种共享现代文明的乡村生活,村民林阿姨在“智慧医疗空间”里真实体验了一把。“不用出村就完成了体检,太方便了!”和林阿姨一样,村民们通过乡村数智生活馆,家门口就完成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医疗就诊等。

  不仅在家门口赚到钱,鼓起“钱袋子”,还在家门口享受和城镇同等的公共配套服务,这是茂新村村民感受到的真切幸福,也是乡村振兴的要义所在。

  茂新村,以“领头雁”带动全村共建共治共享,以农文旅融合持续挖掘乡村振兴动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浙东农业村蜕变为城里人向往、村里人自豪的“网红村”。正因其普通,其所实践的路径,将为绝大多数如它一样普通的村子,提供经验。

  “茂新村初步走出一条普通村依靠自身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共富路。”在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潘毅刚看来,茂新村结合村情打造文化标签的做法、根据城市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城乡融合思路、以改革创新推动创富的经验,具备一定的复制和推广性。

  (图片由宁波市海曙区委社会建设委员会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一手传承 一手创新 铺设乡村共富路 2023-11-16 浙江日报2023-11-1600008;浙江日报2023-11-1600007;浙江日报2023-11-1600013 2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