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在杭州亚运会迎来倒计时20天之际,看看摄影师的亚运视觉日记——

给亚运场馆拍一部“成长纪录片”

  唰——杭州亚运会倒计时的日历又翻过一页。9月3日,离这场盛会的开幕还有20天。在人人都是东道主的主办城市,大家用什么方式记录对这场国际盛会的美好期待?

  邵毅斌和周勇,这两名杭州摄影师不约而同地选择拿起相机,分别记录下杭州拱墅运河体育公园和奥体博览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用场馆的“生长史”来读取杭州亚运渐行渐近的脚步。

  “2015年9月16日,我陪太太待产,在医院听到了杭州成功申办亚运的好消息。”能如此清晰地记住8年前这个日子,是因为前一天正好是邵毅斌和太太的结婚纪念日。第二天,他们的女儿就顺利出生了。

  邵毅斌说,当时觉得亚运像是串起了小家庭的幸运日,只是没想到,自己与亚运的缘分远不止这一天。

  “那时我们刚买了新房,附近有很大一片待建公园,过了几年,这里正式更名为‘亚运公园’。” 2019年5月的一天,站在窗口俯瞰,邵毅斌看见家门口的那片空地上,施工队开始忙碌进场。作为职业摄影师的他,突然有了拿起相机的冲动,“摄影根本的意义就是记录,我想用镜头记录下这一段整个城市为亚运努力的过程。”

  为了展现建设全过程,邵毅斌选择了既考验技术更考验耐心的延时摄影,还设计了12条航拍路线,尽可能多角度地呈现公园的变化。

  拍摄过程中遇到过不少困难,比如架在顶楼的相机安全问题,比如随时要根据工程进度调整延时的间隔时间。邵毅斌回忆说,那些日子里,他都不敢出远门,有时连续出差,心里就会很惦记这件事情,“真和养孩子一样。”

  就这样,“撑”了近3年时间,邵毅斌将拍摄了2000多GB的素材,最终浓缩成一条5分钟左右的视频,“像是完成了一部我自己孩子的‘成长纪录片’。”在见证杭州拱墅运河体育公园近3年变化的同时,邵毅斌也强烈地感受到杭州亚运会正向大家一步步走来。

  “亚运公园建好后,我们全家经常会去运动、野餐。”邵毅斌说,看到不少小朋友在亚运公园学各种体育项目,今年暑假他也给女儿报了乒乓球培训班。两个月里小姑娘几乎每天打球一小时,进步很大,也算是体验了一下亚运项目。

  今年,邵毅斌又有了新身份:亚运会开闭幕式官方纪录片团队成员。眼下,他正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亚运工作者包括所有演员挥洒的汗水。

  无论是记录亚运公园的“生长史”,还是亚运人努力的样子,邵毅斌说,这都是杭州人参与亚运的一种方式,希望更多人能通过这些画面认识自己的家乡。

  杭州亚运会是场万众瞩目的体育盛会,也是一席热烈奔放的文化盛宴。花两年时间跟拍记录,见证了杭州奥体博览城从工地到建成崛起,杭州青年摄影师周勇制作了名为《一个时代一座城 杭州奥体博览城》的短视频,并把它放进自己的策划“爱上杭州的100个理由”中。

  “2020年我策划了爱上杭州系列,以杭州元素为主题,进行短视频创作。”作为杭州视觉部落的创始人,这些年来周勇集结了众多优秀青年摄影师。从良渚到西湖,再到运河,把“一半山水一半城”的杭州画卷分享给更多人的同时,周勇对杭州的感情也在慢慢累积。

  和土生土长的杭州人邵毅斌不同,周勇是新杭州人的代表,对杭州迈向“钱塘江时代”,寄予了更多的期待和梦想。“我经常跑去钱塘江拍两岸的变化,在拍摄中感受到浙江速度、杭州速度。”周勇说,通过两年多对奥体博览城建设的跟拍,看着它从打地基到拔地而起,直到崛起一座“城”,每一次的改变都让他记忆深刻。

  夏天最热的时候,为了确保素材的连贯性,周勇和同行小伙伴扛着一二十公斤的设备,坚持在户外长时间拍摄,“下午两三点去等日落,一直要拍到晚上七八点,拍完才发现整个人都是湿的。”

  “把杭州奥体博览城的建设过程拍下来,就是一个城市的影像档案,这也是摄影师存在的意义。”记录亚运场馆的崛起,也是记录下杭州这座城市的蜕变。周勇说,希望有更多“队友”加入进来,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杭州故事,向更多人展示杭州的美好。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给亚运场馆拍一部“成长纪录片” 2023-09-03 26170553 2 2023年09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