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萧山发展新优势
张 留 高 伟 蔡卡特
滔滔江水,气象万千。
在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无论从区域面积、常住人口,还是从经济体量、发展规模上来说,都是大区强区,并在不同发展阶段领风气之先。从第一个迈入全国百强县,到率先工业冲千亿元,到成为G20杭州峰会主会场所在地,再到成为亚运攻坚的主战场……这既是萧山在产城人文融合上的深厚积淀,也构成了萧山再创发展新优势的厚实家底。
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在经济发展从拼规模转入拼质量的时代,各地都在新一轮发展中赶超跨越、争先进位,萧山怎么想、怎么做、怎么拼?
今年开春之时,萧山区委将所有区管干部集中起来,面向区镇村三级6000余人部署动员“提振精气神、奋勇争一流”干部作风大整顿专项行动,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浙江省委三个“一号工程”、杭州市委“两场硬仗”,号召干部在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县)域范例中展现应有担当和作为。
这场行动中,萧山围绕充满挑战、不容有失的“三件大事”,从思想大解放、实绩大比拼、效能大提升三个维度,一体推进思想理论大学习、对标找差大讨论、比学赶超大考赛等九大行动,细化落实27项重点任务,通过协同开展“台上赛”“回头看”“马上办”等工作,激励和鞭策广大党员干部,持续发挥带头作用,进一步提高战略思维、提升能力本领、提振干事精神。
第一件大事,是打好经济翻身仗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出口同比增长13.2%、在杭州增量贡献和规模总量“双料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3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一季度,萧山交出一张飘红的成绩单。
全力以赴拼经济,当下和未来怎么拼?
着眼今年,萧山围绕杭州打好经济翻身仗这场硬仗,紧盯全年目标,坚持平台引领,深化“兵团化会战、专班化运行”,纵深推进项目招引、“腾笼换鸟”、全域土地整治等攻坚行动,强化周监测、月调度、月分析,扛起大区强区的责任担当。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萧山抓住关键少数,今年分三期组织全区1170名区管干部开展轮训,并组织经济领域干部开展“小班化”特训,发动广大干部谈问题、找差距、明举措、抓落实,破除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
夺取开门红,还要夺取全年红、长远红。着眼当下和未来,围绕杭州在新一轮产业科技革命中确立的“东西并进、南北互动”新型空间格局,萧山重塑生产力布局,把资源要素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区域集聚。
西翼的湘湖·萧滨合作区,依托“中国视谷”,要塑造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成为新时代中国工业的新形象,最终助力杭州实现杭州数字安防产业向视觉智能产业再到智能物联产业的跃迁。
中段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世纪城,是萧山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既有国家级开发区,也有杭州城市新中心。如萧山经开区的江南科技城,不仅有“三驾科技马车”,还有“两个动力引擎”,将成为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以“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为标识的核心区。
东翼的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则要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地位,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开放新高地,引领带动城东智造大走廊提升,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1000亿元。
“一心两翼”,东西并进,这是新型工业化的萧山之路。
第二件大事,是全力保障亚运攻坚仗
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实行“红黄黑”张榜晾晒,启动“红领萧山·亚运先锋”大考大赛……
面对杭州亚运会攻坚硬仗,萧山全员出动、全速护航,掀起一股众志成城为亚运的风潮。
今年将要举行的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是国家所盼;“三个只能”和“四个成功”,是浙江要求;全力保障亚运攻坚仗,是杭州担当。
大到全杭州,小到区县市,如何从亚运会的历史性机遇中,实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内涵式发展良性互动,将是一个十分紧迫的考题。这道考题,对于萧山更迫切,因为这里共有“亚运三馆、亚运三村”等在内的17个亚运场馆,以及4个功能中心,拥有全省最多涉亚运场馆和保障点位,约有四分之一的金牌将在萧山产生,无疑是“窗口中的窗口”。
紧扣“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对标一流、加压奋进,萧山今年持续拉高“亚运标准”,将服务保障亚运会视作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更视作一次提升城市能级、提升工作水平的绝佳机遇,努力实现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在城市建设、城市治理、人文素质、干部作风上有质的提升、质的改变,为萧山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打好基础。
在杭州亚运会倒计时200天之际,萧山举行了“决战亚运”誓师动员大会,发布了136大类485项任务。短短几个月内,在一系列攻坚举措下,萧山13场亚运会测试赛有序推进,12条亚运道路全面收官,198个市级环境整治任务、10大类423项环境整治任务全部完成,9大类137项外围保障任务、41个涉亚运点位整治提升高效开展,全民迎亚运氛围日益浓厚。
无论赛事侧,还是城市侧,释放萧山所有潜能、展现萧山最强担当已吹响冲锋号。
第三件大事,是加快走好共同富裕路
“加快”二字,凸显了萧山推进共同富裕有基础和优势。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情具备开展示范区建设的代表性,也具备基础和优势,富裕程度较高,发展均衡性较好,改革创新意识较为浓烈。
作为浙江的大区强区,萧山是“代表中的代表”。
一方面,萧山农民人均收入增速曾连续13年跑赢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远远优于全国、浙江省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萧山南部区域,以萧山区二分之一的面积,承载了三分之一的人口,贡献了六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区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区域和村民增收还有很大空间。
可以说,南部山区是萧山推进共同富裕的最大难点,而浙江省内也存在着一批“类萧南地区”,它们区位优、生态美、潜力大,蕴含着经济、生态、共富三个维度的辩证逻辑,区位优势与经济劣势并存,生态优势与生态问题同在,共富重点与潜在亮点兼具。
“类萧南地区”如何突围?今年,萧山在杭州“两场硬仗”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将“加快走好共同富裕路”定位“三件大事”之一,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的标志性成果,探索“类萧南地区”更快进入价值变现阶段的可复制、可推广性做法。
村社分层分类开展对标找差、争先进位,深入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深化“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机制……在日常工作中,萧山围绕九大行动,从思想上让加快推进共同富裕的这根弦紧起来。
在高质量发展上,萧山还加快优化支撑共同富裕的经济结构,探索完善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的有效体制机制。如在重塑平台新优势时,萧山将三江创智新城划归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让“中国视谷”的产业辐射链条,可以从湘湖沿着时代大道高架一路南延,直抵戴村、河上等地,形成“研发+制造”的产业链闭环。这在正确处理好稳定扩大就业与技术进步关系的同时,还能有效破解用地不足、资源约束等矛盾,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萧山加快推进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再创新优势。
(本版图片由视觉中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