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上虞永和镇:绍甬边界小镇的创新之道

  从“边界乡镇”到“联甬桥头堡”,从传统农业的“虞东粮仓”到创意农业的“稻香永和”,上虞区永和镇以活力澎湃的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构建区域党建共融、发展共富、边界共治的协同路径,把边界劣势转化为联甬优势,把生态魅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打造了政府亲和、乡村怡和、百姓乐和的新“永和”。

【创新视角1】

乡村振兴,

如何做强“创意产业”迈向共同富裕

  山坡上种植着漫山遍野的樱桃、杨梅等“四季鲜果”,山坡下是露营基地和户外活动区,位于永和镇余梁线一侧的蒙发利生态农庄已经成为研学团建、休闲采摘的“田园综合体”。“五一”期间,农庄人头攒动、车辆扎堆,日均接待量超过800人次,樱桃季实现销售300万元以上。

  “樱桃是我们农庄的‘网红’产品。我们的樱桃跟普通樱桃不一样,颗颗饱满、色泽通透,就叫‘永和红’。”蒙发利生态农庄负责人陈冠军介绍,樱花花期短,大批樱桃会在同一时间成熟。陈冠军通过自己研究的“小妙招”实现了樱桃的“错峰生长”,可卖上一个月。

  永和镇位于四明山麓,山水丰美。永和不仅出产樱桃、杨梅、枇杷、葡萄、火龙果等水果,还是上虞双季水稻的核心产区,目前已形成以安家渡畈为代表的优质稻米生产区,全镇粮食功能区面积约1万亩,被誉为“虞东粮仓”。

  “水稻和水果是永和农业的两大主导产业。但是长期以来,永和的产品知名度不高,产品附加值比较低,品牌形象缺失。”永和镇党委委员马淑英介绍,因此告别原来低效、底附加值的发展模式,走绿色、优质、特色、品牌化发展方向,发展精致农业、创意农业,成为永和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传统农业到“接二连三”的创意农业,永和镇锐意创新。目前,永和镇正着力打造“永和农礼”区域公共品牌,通过传统水果向精品水果转型,传统稻米向特色优质稻米进化,赋予永和“虞东粮仓”新内涵。通过“品牌打造+互联网营销”积极推广,力争将“永和农礼”打造成全区性的公共品牌,让“四季鲜果,永和全有”成为上虞人、余姚人的共识。

  除了发展创意农业,永和镇正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投资3500万元启动村级集体经济全域增收共富项目,入围浙江省共同富裕创新案例。项目建成出租后,可实现全镇每村每年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约26万元;申报浙东古运河文化带永和段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已到位资金6000万元,实施项目工程20余个,带动本地就业岗位千余个。

【创新视角2】

青春之城,如何优化“乡村养老”增强百姓福祉

  当前,破解乡村养老难题、提升乡村养老服务,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关键。据统计,我国3/4以上的老龄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在农村构建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养老保障制度非常重要。

  永和镇常住人口12000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5000多人,占比约40%。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为他们提供基础的护理服务,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成为永和镇全面融入“青春之城”,打造生态活力镇的必答题。

  “青春之城”不单纯指“青年聚集型”城市,更要彰显城市“创新、活力、有为、品质、开放、有爱”的独特气质,要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中实现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是上虞区委主要负责人对青春之城的定义。

  “永和镇要保持‘青春’与‘活力’,不仅要打造好就业创业环境吸引年轻人、留住新居民,也要打造好生活居住环境守护原乡人、关切老年人。”永和镇党委书记金琳表示。

  走进永和镇朱巷村的居家养老中心,这里活动室、阅览室、培训中心、老年食堂等一应俱全。在老年食堂,村民花费不超过3元就能吃到市场标准12元一餐的饭菜,含两荤一素一汤;对于长久卧病、身体不便的老年人,实施送餐上门服务,搭建了“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点+配送入户”多层次用餐服务体系。

  正在建设的永和镇“乐和”老年幸福食堂,将采用“政府支持+社会运营+乡贤助力”的形式,通过专业的第三方运营机构提供适合老人口味、营养均衡的饭菜服务。除了政府财政补助以外,凝聚乡贤爱心设立的养老基金,为永和镇构建乡村养老机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为借鉴,永和镇正着力探索“住宅养老+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住宅养老配备“家庭病床”所需设施,老人需要护理服务时,养老设施方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社区养老则供身体不便和患病的老人入住,由养老机构提供护理服务。

  对老年人来说,不仅要保养他们的身体,也要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永和镇重视精神文化的润物细无声效果,通过建设乡村书房等活动平台,让传统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我们的节日”走村入户,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充分挖掘永和特色的红色文化、四明山文化、运河商埠文化等,打造何云IP、多彩朱巷、活力麻岙、永和老街等,努力创造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创新视角3】

边界乡镇,如何践行“枫桥经验”发挥联甬优势

  “余姚隔壁头,上虞角落头。”过去,永和镇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一度成为发展相对落后的“边缘角落”。

  “永和的企业家以余姚籍为主,来永和买房的也是余姚人居多。同样,永和人也有许多到余姚读书、工作,可以说两地经济相融、交往密切。”永和镇党委委员葛浩梁介绍,永和镇和余姚市兰江街道、梁弄镇山水相邻、人文相亲,随着交往的密切,探索两边乡镇联动的管理机制,推动边界治理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迫在眉睫。

  为此,永和镇践行“边界无小事”理念,结成亲邻党建联建共同体,推动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管理高效、共同发展”的跨区域党建联动引领片区迈向共同富裕的新格局。

  聚焦基层治理、社会稳定和矛盾调解等领域,双方探索实施异地矛盾联调等工作机制,依托镇村两级矛调中心和品牌调解室,建立边界乡镇之间的沟通对话机制,建立健全工伤领域跨地区就医结算等业务,打通社会事务界域壁垒,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不激化”。

  沟通多了,矛盾就少了。交流多了,机会就来了——边界劣势正逐步转化为永和镇的发展优势。目前,永和镇提出打造“联甬桥头堡”,就是建立在跟余姚社会流动、治理互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与余姚优质产业进行产业间的联动,发展好边界经济。

  据悉,目前永和镇规上企业从余姚引入的占七成,形成了以户外用品、小家电、金属深加工为支柱的产业体系。永和镇坚持把园区作为引领产业“联甬”一体化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建设好丰永休闲时尚产业园、永和精亮小微产业园。

  “作为刚升级为规上企业的年轻企业,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位于青峰工业功能集聚区的亿通照明总经理陈小勤说,信心来自于永和镇政府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近年来,永和镇通过召开规上企业发展大会、政企服务对接会等方式,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并围绕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落实全方位全链条服务机制,切实提高服务实效。

  全力拼经济,奋战开门红。开年以来,永和镇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聚焦“1+2+X”主导产业体系,赴余姚、杭州等多地考察。目前,已拜访企业20余家,重点跟进企业5家,涵盖汽车零部件、小家电、新材料、多功能教学装备等产业。

  “永和经济要破题,关键是主动融入‘联甬’战略布局,与宁波一体化发展。”永和镇镇长倪诚成说。在甬绍一体化趋势下,永和镇将充分发挥紧邻宁波的区位优势,语言相近、风俗相同的人文优势,把永和镇打造成为活力迸发的红色古镇、和美幸福的绿色原乡。

专家点评——

  3月16日,省委继续以一号文件形式指导全省“三农”工作,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充分挖掘资源禀赋,永和镇通过“创意产业”发展解决收入增长问题、通过制度创新解决民生福祉问题、通过亲邻党建联建共同体建设解决区域联动问题,切实有效推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共同富裕新路径。

  从樱花绽放到樱桃挂满枝头,四月的永和镇,让人心驰向往。不仅如此,杨梅、枇杷、葡萄、火龙果等水果,还有双季水稻,谱写了永和一年四季的丰收赞歌。为了更好地提高当地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永和镇通过“品牌打造+互联网营销”着力打造“永和农礼”区域公共品牌,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从源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显著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创意产业”带动当地农民收入增长。

  为了科学有效解决乡镇老龄化这一问题,永和镇通过制度创新,一方面探索“政府+社会+乡贤”的协同路径,打造功能齐全的居家养老中心,针对特殊老年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创造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以何云IP、多彩朱巷、活力麻岙、永和老街等文旅融合项目,吸引年轻人来乡、返乡,打造老少皆相宜的幸福之乡。

  有效沟通是乡镇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永和镇践行“边界无小事”理念,深入学习“枫桥经验”,创新乡镇内部和外部互通的沟通交流机制,构建亲邻党建联建共同体,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管理高效、共同发展”。同时,主动融入“联甬”战略布局,发挥毗邻优势发展特色制造业产业,更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潜能,塑造出一位全面发展的乡镇“优秀生”。

  (浙江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川博士)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上虞永和镇:绍甬边界小镇的创新之道 2023-05-10 浙江日报2023-05-1000006;浙江日报2023-05-1000010;浙江日报2023-05-1000012;浙江日报2023-05-1000016;浙江日报2023-05-1000011 2 2023年05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