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青田:打造稳进提质发展的山区样板

  浙江东南,一只彩蝶振翅。俯瞰,她徜徉于瓯江两岸,光彩熠熠;近观,她翱翔于秀山之间,逐梦翩翩。这只美丽“大蝴蝶”就是华侨之乡—青田。

  展翅高飞才见海阔天空。2022年,面对“三重压力”叠加“两大变量”考验,青田深入实施稳进提质攻坚行动,以超常规力度和举措推动经济企稳回升。2022年,青田制造业稳步前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220家以上,产值突破320亿元以上,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超12.5亿元,同比增速24%;侨乡特色商贸业持续发展,全年实现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23.88亿元,同比增长39.2%,其中侨乡进口商品城全年累计销售额20亿元。

夯实工业发展基石

  工业经济是第一经济。2022年,青田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球不锈钢特种新材料、时尚休闲、智控阀门等主导产业越做越强,新能源智慧出行、智能电器、元宇宙等新兴产业强势崛起。

  去年10月,在腊口镇乌坦山工业区,总投资40亿元的爱玛新能源智慧出行产业园正式动工建设,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标志着以爱玛科技为“链主”的新能源智慧出行产业链初具雏形。

  聚焦六大主导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如今的青田正持续掀起“大干项目、干大项目”热潮。爱玛、吉瑞、中泉等一批重点项目持续推进;多迪斯泰二期、精固、凯步威等项目即将完工……“截至目前,青田落地大项目26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9个,占比73%,实现历年最高。”青田县招商中心主任徐万生透露。

  如果说引进以爱玛为代表的“链主”企业是青田夯实发展基础的现实之举,那么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则是青田着眼于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举措。

  近日,青田·创新赋能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是国内首个算力、算法、开发平台一体化的新型元宇宙基础设施,每秒算力性能将超过10亿亿次。青田希望以此为契机,大力培育元宇宙技术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推动场景搭建、科技影视等技术,探索打造元宇宙多元化沉浸式消费场景。

  借助创新赋能中心的技术支持,“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在青田落地成为可能。“围绕青田‘6+2+5’产业全景版图,中心投入运营后,将加快元宇宙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入融合,强化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协同联动,从而为青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驱动力。”青田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主导产业持续做强,新兴产业密集“落子”,青田工业发展“两条腿同时走”的背后离不开“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近年来,青田招商工作逐步形成了“1+5+6+N”的招商机制、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新型招商工作体系,全县招商态势不断向好。2022年,青田5个驻外招商分局累计走访企业794家,组织企业到青考察130批次,收集有效信息174条。成功举办“双招双引”集中签约大会、总部企业签约大会、“乡村振兴”签约大会、人才科技峰会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85个,总投资额超255亿元。

  土地,是承载经济发展项目的最基础要素,作为山区县的青田,一直面临着土地资源匮乏的发展瓶颈。如何以较小的资源代价换取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摆在青田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2022年,青田两手抓好工业平台拓展。在增量提升方面,大力拓展新增工业平台,全年出让工业用地1018亩,为历史最多。在存量盘活方面,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推进低效整治,抓好低效用地连片整治,推动工业用地再开发,全年关停淘汰低效企业31家,实现“腾笼换鸟”15家,累计盘活低效用地1017亩。浙江凡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腾笼换鸟”项目成功落地投产。

  新空间拓展加上旧空间的重塑,让青田县土地“换”发新活力,并撬动区域转型、产业提升、要素配置与技术创新。在一套“组合拳”下,青田工业发展空间正逐步拓展,“亩均论英雄”改革初见成效,不断走向纵深。

做足服务产业文章

  一个区域现代经济发达与否,服务业发展水平是重要标志。青田兼具华侨优势和生态优势,以侨乡特色商贸业和文旅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以“全球买、全国卖”为卖点,如今进口的红酒、咖啡等“洋货”,在青田的超市卖得不亦乐乎。依托遍布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的38万青田人,近年来青田积极打造“一进一出”华侨特色商贸产业——进口方面,围绕侨乡进口商品城,6年时间建成5个专业市场,经营进口商品10多万种,累计销售额突破150亿元,打响“青田洋货,世界超市”品牌;出口方面,青田依托油竹侨乡农产品加工储运园和腊口农产品加工园建设、海外华侨2万多家中餐馆联盟资源,在欧洲35个城市设立100个海外专柜。

  坐瓯江游艇,品西餐美味,华侨特色商贸的繁荣,也为青田“夜间经济”添了一把火。每到华灯初上,青田县城临江东路沿街的100多家咖啡馆、酒吧,消费者络绎不绝,生意火爆。这条被誉为欧陆风情街的特色街区,依托酒吧街、景云桥、图书馆、游步道等,打造了“餐、饮、游、购、文、娱”等多个融合体验项目,串联起城区主要街道,构建了一体化消费场景,形成“环太鹤湖夜间经济”核心商圈。

  “夜间经济让老百姓感受到人间烟火,也有效带动咖啡、红酒、西餐、进口商品等侨乡特色消费,促进省级欧陆风情数字侨贸创新发展区建设。”青田县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发展中心主任孙成岩表示,截至目前,青田进口商品城、世界红酒咖啡品牌中心已入驻企业200余家,县外门店达到了400余家,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消费。2022年,侨乡进口商品城商圈累计实现销售额20亿元。

  田间地头,一篇千载难逢的农遗“后半篇文章”正在积极谋划。2022年7月17日至19日,青田成功承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稻鱼共生系统在全世界打出了名气,广袤无际的青田山村,也由此迎来文旅发展新机遇。

  以“农遗+文旅”为切入点,这是青田挖掘“稻鱼共生”生态与文化潜在价值的创新探索。就在一个月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公园在浙江青田揭幕。“我们希望通过引入研学机构、自驾俱乐部等流量资源,推动农遗公园后期的常态化运营,盘活农遗公园资源的积极价值。”青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鸣君表示,未来,青田还将推出农遗良品集市、营地、工坊等新业态,为保护和发展农遗文化注入新的动能,进一步推动农遗文化传播和农遗成果转化。

精准开展助企纾困

  受到复杂国际环境的影响,2022年不少企业面临不小难关。青田先后发布助企纾困25条、工业新政30条、稳进提质30条,花费“真金白银”,助企纾困促发展。

  触达企业,一个不落。青田建立“1+1+1+N”全覆盖服务体系,实现县领导联系亿元企业全覆盖,部门科级干部联系规上企业全覆盖;成立侨乡“亲清”驻企服务员队伍,为规上企业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2022年,驻企服务员累计走访企业1705人次933家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难题130余个。

  精准施策,靶向发力。2022年4月,青田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组建产业链专班,出台时尚鞋服、特种钢(特种新材料)、智控阀门等三大产业链提升方案。成立的六大产业链服务队,以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意见》还明确鼓励企业创新强工,加大资金扶持和补贴力度,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华侨是青田最具鲜明特色、最大优势的群体,也是推进青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杠杆。针对这一群体,去年8月以来,青田还迭代出台30条福利政策,涵盖商贸平台、金融服务、科技人才等七大类,推动形成以“华侨群体带整体”促共富的乘数效应。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政策之一,且是青田全国首创的多用途个人外汇贷款,目前已累计为华侨创业兴业提供外汇贷款1547笔,2.78亿美元。此外,青田还积极谋划打造数智侨务、人才地图、侨乡养老管家等一批特色服务应用,全方位推动华侨兴业、资本、总部、智力、安居“五大回归”。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青田:打造稳进提质发展的山区样板 2023-02-06 浙江日报2023-02-0600010;浙江日报2023-02-0600014;浙江日报2023-02-0600017;浙江日报2023-02-0600015 2 2023年02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