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三线四单”模式打通志愿服务“最后一百米”

临平区塘栖镇:文明之风润古镇

  “进入景区,请扫场所码,有序进入……”国庆长假期间,在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身穿红背心、手持扩音器的志愿者随处可见。他们驻守在塘栖古镇景区入口和4个旅游咨询服务点,穿梭在大街小巷,助力疫情防控,提供凉茶、问路等服务。

  “志愿红”,已成为塘栖这座千年古镇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今年6月,塘栖镇启动新时代志愿服务“三个百、四个一”工程,从队伍、阵地、活动等方面“三线齐发”,通过群众点单、服务队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闭环模式,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品牌化,全力打通新时代志愿服务“最后一百米”。截至目前,塘栖镇共有各类志愿者队伍252支,注册志愿者达1.9万余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万小时。

  不断更新的数据背后,是一次次指引、一个个微笑,也是志愿者对文明的生动诠释。

  上百支志愿服务队

“零距离”闭环服务“生活圈”

  外卖小哥叶阳辉平时就是个热心人,今年上半年,他报名参加了东小河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而今,在叶阳辉的带动下,外卖小哥志愿服务团队逐渐壮大,由他发起的“阳辉”新时代志愿服务点也正式揭牌。

  一束束志愿微光,汇聚成庞大力量。为了让志愿服务延伸到每一个触角,塘栖镇构建三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打造“三级联动”队伍——

  塘栖镇成立“栖愿汇”志愿服务大队,下设10支机关直属志愿服务中队和28个村社志愿服务中队,统筹全镇各级志愿服务力量,开展各类镇级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各村社也设立了102个志愿服务小队,首创志愿服务工作“双负责制”。网格长担任志愿服务小队名誉小队长,负责培育和挖掘志愿服务队伍人才,统筹网格内志愿服务力量,发动群众参与;骨干志愿者担任小队长,组织志愿力量具体实施志愿服务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设立各级志愿队伍的同时,塘栖镇还制定“志愿V站”“志愿平安”“志愿文明”“志愿生态”“志愿关爱”“志愿旅游”“志愿广场”“志愿维权”“志愿宣讲”“志愿青春”等“十大志愿项目”,进一步细化亚运场馆周边与景区景点指引、平安护航等志愿服务。

  每月15日是塘栖镇的“志愿服务日”。在这一天,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围绕生活圈“缺什么”志愿圈“补什么”,塘栖还依托官方微信公众号,建立群众点单、服务队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闭环模式。志愿服务开展前,志愿者会充分询问需求;志愿服务结束后,也会详细询问感受,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内容。

  如今,志愿服务活跃在塘栖镇各个角落。水北社区结合景区特色打造“红蚂蚁”新时代志愿服务品牌,为游客提供免费凉茶、景区指引等服务。塘栖村组建“栖彩+”志愿服务队,7支队伍活跃在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领域……塘栖镇以“一村一特色”为目标,积极引导和发动新乡贤人士、新阶层人士等参与志愿服务,培育发展特色服务小队,塑造辨识度清晰、品牌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让志愿服务队伍高质量发展。

  15分钟服务圈

构建家门口的精神家园

  塘栖南部丁河村曾是“手摇桨橹,网捕鱼虾,靠水为生,看天吃饭”的小渔村。如今,丁河村以文化礼堂为阵地,积极打造“鱼鹰精神”文化品牌,以志愿服务深化精神内涵。“我们组建了鱼鹰志愿者队,并相继成立6支志愿者服务队。作为乡风文明的实践基地,鱼鹰志愿者队员在文化礼堂开展非遗技艺传承、巧手妈妈课堂等公益宣讲和技能培训。”丁河村负责人说,在互动中,让文化和精神力量不断交融。

  文化礼堂只是塘栖镇志愿服务的一个载体。整合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塘栖镇构筑覆盖全域的志愿服务所、站、点“三级阵地”。目前,塘栖全镇已建立百个志愿服务点,形成了完善的三级服务网络,实现以点带面辐射全域的15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圈。

  镇级层面,以何思敬纪念馆、方志馆等为代表的80余处镇新时代志愿服务点为基础建立阵地。塘栖镇还依托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和企业文化俱乐部,并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在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游客聚集地建立阵地开展服务。各具特色的100个志愿服务站(点),形成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志愿阵地网,为日常培训、团建、志愿服务等活动的开展提供阵地保障。此外,塘栖镇还设立10个由“美丽人物”冠名的新时代志愿服务点,作为阵地网络的有效补充。

  围绕已有志愿服务阵地,如何提升服务专业化?塘栖镇多措并举,一方面联合浙江理工大学,成立“栖愿汇”志愿服务学院,通过举办志愿服务讲座、非遗进文化礼堂、进校园活动等各类志愿服务,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同时建立现代化志愿者孵化培育基地,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提供招募、培训、交流的空间,为志愿服务组织搭建资源对接平台、项目孵化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

  不断加强的志愿服务力量,让文明成果人人共享。今年来,“夏寿星志愿服务站”为老年人群体提供理发、磨剪刀、小家电维修、医疗服务等,服务群众近2000人次,“陈水蓉志愿服务站”为百姓调解矛盾纠纷50余起,“阳辉”志愿服务队围绕疫情防控、反诈宣传、食品安全等开展宣传宣讲近百次。

  塘栖镇以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一步步构建群众家门口的精神家园,在点滴间提升着市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规范化管理

激发志愿服务内驱力

  让志愿服务成为一道文明线,仅仅靠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远远不够,让队伍规范化、品质化,才是塘栖的目标。

  为此,塘栖镇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塘栖镇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和经验推广,全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塘栖镇还将志愿服务时长纳入《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志愿服务时间可用于积分落户,让志愿服务和信用体系同频共振。

  如何形成良性循环,激发志愿服务内驱力?近年来,塘栖多措并举为志愿服务护航,让每一位志愿者都感受到温暖。在经费方面,塘栖由镇级财政提供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经费,提供交通、食宿、通讯等保障,并为每名志愿者提供一份志愿者保险。此外,还联合塘栖商会,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主要用于好人礼遇、志愿褒奖、新业态群体关怀、志愿者服务保障、志愿培训等项目。

  为了提高志愿服务者的获得感,塘栖镇连续3年开展“最美志愿者”选树活动,先后表彰了30位贡献突出的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文明新风尚。不仅如此,还将志愿服务表现作为“推优入党”“优秀团员”评选的重要考量。

  如今,更为广阔和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在塘栖镇弥漫开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化、专业化、规范化,保障了志愿服务更具生命力和内驱力,让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塘栖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塘栖将结合“三服务”工作,重点打造新时代志愿服务“三个百四个一”工程,联合浙江理工大学,充分发挥“栖愿汇”志愿服务学院作用,培育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让志愿服务更好地展现塘栖文明之美。

  (图片由临平区塘栖镇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临平区塘栖镇:文明之风润古镇 2022-10-09 浙江日报2022-10-0900006;浙江日报2022-10-0900007;浙江日报2022-10-0900016 2 2022年10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