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连全球 布里创传奇
—写在中国轻纺城命名三十周年
金燕翔 魏金金 沈力 陈灵
聚焦融通主题,突出国际化、高端化、时尚化,突出高质量发展,突出纺织人主人翁精神……近日,柯桥区召开“中国轻纺城”冠名三十周年庆祝大会暨第五届世界布商大会筹备工作会议,动员全区以盛会促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提升、城市发展。
作为全国首家以“中国”冠名的专业市场,2021年中国轻纺城“线上+线下”成交额突破3000亿元大关。通过“市场+产业”双轮驱动、“市场+城市”联动发展,柯桥区也凭借全国产业链最完整、产能最大、专业市场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纺都。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轻纺城”冠名三十周年庆祝大会暨第五届世界布商大会的召开,不仅是柯桥区的大事喜事,也是纺织行业总结“柯桥经验”、挖掘合作机遇、共商行业未来的一次重要机遇。
在这一节点,我们重拾了中国轻纺城30年发展史的点滴身影,尽力重现从“河边布街”摇船而来的柯桥人,如何在一匹布上织出一座客商鼎沸、贸易通达的国际纺织之都,让柯桥商标遍布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
纺织名镇勇当改革先锋
全国首个国字号专业市场应运而生
站在柯桥的街头,处处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与“纺织”的紧密联系。南部传统交易区、中部的国际贸易区、北部创新发展区、西部原料交易区、东部物流仓储区……总面积达390万平方米的中国轻纺城专业市场人头攒动,客商、工程师、设计师穿梭不息。
扑面而来的繁荣气息,让人很难想象,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经营品类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起初只不过是一条长不过四五百米的狭长“水街”:上个世纪80年代初,绍兴县大力发展以纺织、印染为主体的乡镇轻纺工业。在轻纺企业较为密集的柯桥,一大批兜售布匹的“小船户”操着“绍普话”,沿着水网密布的河道开始了和外来商贾的交易。
回顾这段蝶变,很多人都发出疑问:彼时,自发的纺织市场四处开花,为何只有柯桥发展了起来,并成为全国首个被冠名为“中国”的专业市场?“除了柯桥与纺织产业渊源颇深,也得益于当时各级政府的支持。”作为中国轻纺城市场建设的亲历者,柯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轻纺城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水龙回忆道。
据了解,绍兴柯桥纺织业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隋唐五代,“越罗”已是“贡品”。到了清代,绍兴华舍等地设有“染织局”,有记载云“时闻机杼声、日出万丈绸”。因为自古与布打交道,改革开放后,柯桥(原绍兴县)的乡镇企业很多是纺织厂,可以说是“镇镇兴办纺织业、村村创办纺织业”。1987年,全县乡镇企业日产纺织品已达45万米。
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柯桥“河边布街”的名声迅速打响。“1983年柯桥老街还只有10余户布摊,翌年发展至200余户。”土生土长的柯桥人虞建妙回忆道,“当时的货源大多来自本地纺织企业。因为交通以水路为主,河道上常穿行着上百条运布的乌篷船。”
但猛涨期过后,因自发集市杂乱无序,“河边布街”逐步陷入后劲不足的困境。为突破发展瓶颈,当时的绍兴县政府迅速进行了引导提升。“当时提出,政府的手与市场的手,两手都要抓。”时任绍兴县委主要负责人回忆道。
根据这一思路,1985年7月,绍兴县工商局和柯桥镇政府共同投资15万元,在柯桥镇区公所附近建造起占地3500平方米的柯桥轻纺产品市场。1988年,占地17000平方米,拥有600间营业用房的多功能、封闭式的绍兴轻纺市场建成开业,成为当时浙江省最大的室内专业市场。
三年大跃变,迅速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1990年7月,浙江省政府主要领导考察市场,肯定市场建设,说“绍兴轻纺市场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绍兴轻纺市场变成全国的轻纺市场”。1992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绍兴轻纺市场更名为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成为全国首个被冠名为“中国”的专业市场。1997年,轻纺城股票上市交易。至此,中国轻纺城基本成型。
这一段从无到有的发展史,也奠定了中国轻纺城“市场+产业”的独特发展属性。人民日报1992年1月的报道《建起大市场带动大产业绍兴县轻纺业实现利税五点五亿元》中写道:绍兴轻纺市场交易4年累计销售轻纺产品17亿元。现在,全县拥有4万余台织机,年产各种纺织物6亿米,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0%。1990年,全县根据轻纺市场信息,开发了500多种纺织新产品,其中近百种获部、省级奖。
为永葆中国轻纺城的活力,这些年柯桥也一直在提升纺织印染产业:开展“无梭化革命”“纤维革命”等技术升级,构建从前道PX、PTA再到化纤、织造、印染、服装、家纺一条龙的纺织全产业链;推动印染集聚,创建蓝印时尚小镇,全面推进印染产业数字化改革,不断提升产业内涵,提高附加值,及时更新升级产业链……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被誉为“壮士断腕”的印染产业集聚提升工程。从2010年开始,柯桥通过12年时间将散布全区的200多家印染企业和越城区的47家印染企业整合集聚,建立了一个“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蓝印时尚小镇。虽然印染企业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但规模实力却扩大了一倍以上,亩均税收从最初的7.5万元/亩提高到23.5万元/亩。
产业集聚提升,也腾出了发展空间。通过推广新型产业用地试点工作,目前柯桥区9家企业的135万平方米老旧厂区已分批转型为民营人才创业园,计划总投资达105亿元,其中4个由旧厂房改建并已运营的民营人才创业园,累计入驻人才科技项目150余个,类型涵盖数字经济、高端智造、生命健康等产业。
既包容开放又创新进取
三十而立的中国轻纺城成熟又年轻
如果你经常出入中国轻纺城,肯定会注意到一个现象:近年来,市场中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了,很多订单都是在网上对接,不少门市部内,布匹等纺织品越来越少,空出的位置上竖立着展示服饰的模特、衣架,一些市场内,甚至有全国闻名的设计机构;
沿着中国轻纺城柯桥“米兰馆”的白色旋转楼梯拾级而上,眼前陈列着来自意大利企业的上千款进口高档面料以及设计师的创新作品,宛如置身于一个时尚秀场。凭借和落地米兰的“柯桥馆”互通共赢,这里正成为设计师、时尚人士、品牌企业的潮流根据地;
而在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由各种纤维制成的特种缆绳、轻量化汽车零部件、风力叶片等,正不断刷新人们对纺织行业的印象。“传统纺织主要解决人们的‘穿’,而现代纺织则是基础的新材料产业。”中心副主任戚栋明说。
这样的创新之力,是中国轻纺城活力迸发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轻纺城市场群成交额从1381.85亿元上升至2163亿元,年均增长9.4%。今年上半年,中国轻纺城面料市场成交额935.3亿元,网上轻纺城市场成交额40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42%、15.19%。
历经三十年发展,中国轻纺城是如何永葆青春的?“优化市场环境、集聚时尚要素、加强智慧智能、完善管理服务、提升国际影响等,缺一不可。”柯桥区相关负责人说,“尤其是近年来积极践行时尚化、智慧化和国际化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柯桥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以中欧时尚梦工厂、东方米兰国际时尚发布中心等一大批时尚大项目为平台,积极开展系列大型品牌推广活动,有效接轨了欧洲时尚前沿的新阵地,品牌声誉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其中,“丝路柯桥·布满全球”系列活动成功走进10个国家,办展参展次数累计20余场。
在2018年举办的首届世界布商大会,柯桥更是向世界喊出了“世界纺织看中国,中国纺织在柯桥”的口号。随后连续举办的四届布商大会,更是以饱满的姿态向全球展示了中国柯桥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的国际形象,也为柯桥纺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开了新的大门。
在智能化建设上,柯桥在完善中国轻纺城市场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还研发了印染大脑、“浙里工程师”应用、现代纺织鉴湖实验室等一大批“线上+线下”的产才对接平台,不断推进纺织及相关领域前沿科学成果的转化与落地。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十三五”期间,柯桥时尚产业快速发展,成功孵化了吉麻良丝、瓦栏、百思设计、彩色橼科技等自主时尚品牌企业,吸引了中国女装面料流行趋势研究院、吴海燕国际时尚研究院等一批高端时尚研究设计和服务机构相继落户。
王凤是从上海来到柯桥创业的设计人才,目前已入驻创意大厦,不仅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师品牌,还和轻纺城内的市场经营户深度合作,助其进行面料开发、样衣设计、门市陈列。今年,她还携手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共同开发设计专业课程,培养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在布商家庭长大的陈珍珍,则在伦敦读完大学后,选择回柯桥成立一家服装工作室。“从小的生活都是围绕着面料,长大后想跳出来以另一个角度看一看这个行业。”陈珍珍说,“在柯桥,不仅可以直接与面料工厂对接,也能接触最新的潮流,创作氛围很好。”
与此同时,纺织印染工程师也纷至沓来。中国轻纺城柯桥“米兰馆”不远处的一幢大楼内,数智科技已在这里扎根,并致力于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通整个纺织产业链。
谈及为何将母公司从北京搬到柯桥,数智科技产品副总裁曹贝说:“2018年开始,团队花了近1年的时间走访调研了全国各地100多家纺织企业,发现柯桥的纺织产业链是最完整的,同时柯桥为我们提供了人才补助、场地优惠、人才公寓,还能帮助公司继续引进高端人才,所以最终决定落户柯桥。”
“技术人才+设计人才”的强强联手,促进了柯桥纺织产业的提质升级,也为中国轻纺城的发展提供了无限机遇和想象空间。2021年,柯桥全区纺织工业创意设计基地企业设计服务收入达3.51亿元,同比增长8.4%,带动服务对象形成销售415.12亿元,同比增长8.7%。就在前不久,3名柯桥设计师精彩亮相2023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服装设计,展现了柯桥时尚设计的新思考、新工艺、新文化。
产业市场城市联动发展
三十载砥砺奋进造就国际纺织之都
作为全国首家以“中国”命名的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摸着石头过河”的三十年奋进中,凝聚了众多纺城人的心血。“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一个自发的‘集’到初具规模的‘市’,再成长为现代化的‘城’。”在《口述纺都》中,柯桥区委相关负责人这样总结。
据介绍,在“一次创业”中,柯桥轻纺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二次创业”中,滨海工业区开发建设,形成了全国最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以2000年绍兴县政府驻地迁址柯桥为契机,依市建城推进“611”建设工程。而“三次创业”,即延续至今的建设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
这些战略部署,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始终把中国轻纺城作为柯桥的产业之本、立城之基来抓。“1992年中国轻纺城冠名后,县委提出了‘兴商建市,兴市建城’战略。”时任绍兴县委主要领导这样说,“兴商”即布商,“兴市”即轻纺市场,“城”即中国轻纺城、柯桥新城。
这些战略部署,也具有成长性,一直在根据内外环境变化调整发展重心。如在环保压力加大、同质产品过多的情况下,柯桥提升完善了纺织印染产业链,引导企业从以量取胜迈向不断谋求产业附加值;面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新机遇,柯桥提出纺织产业“时尚化、智慧化和国际化”转型,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三十年风雨兼程,通过“市场+产业”双轮驱动、“市场+城市”联动发展,中国轻纺城可谓与柯桥区实现了同频共振式发展。其中最大的跨越,当属“611”建设工程:用6年时间,建100幢左右商务高楼,三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配合“611”工程,柯桥还大力扩充教育资源:鲁迅中学迁建,轻纺城小学、鲁迅外国语学校等都是在那时兴办的。
“自此,柯桥区面积从10平方公里拓展至现在的77平方公里,中国轻纺城的外地经营户纷纷落户柯桥。”柯桥区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柯桥纺织或与纺织相关的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常驻境外专业采购商6000多人,“众多楼宇的建成,也促使柯桥布商从门市部经营转为公司化运作,外贸企业不断做强。”
“柯桥是一个适合创业和生活的地方。”绍兴潮汕商会会长许志鸿由衷说道,“如今,我不仅产业在柯桥,家人也在这里,两个孩子都在柯桥上学。”做了多年纺织生意的王凌峰更是看准时机,投资五亿元在柯桥建起一幢写字楼,针对经营户由门市部转型国际化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办公环境和金融配套服务。
成为新柯桥人后,众多布商对中国轻纺城有了更强的归属感,也更乐于为柯桥的发展注入一份力。2009年,柯桥中国轻纺城建管委开始打造“纺城有家”平台,以“党员之家、经营户之家、客商之家”为定位开展服务,有效凝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经营户,形成了以市场网格党组织、商会党组织、企业党组织为核心的自助互助服务网。
今年,柯桥中国轻纺城建管委还启动“党建引领、品牌赋能”创建,力争用3年时间让35个中国轻纺城党组织全面实现“一支部一品牌”,共同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希望通过创建引导,让我们五湖四海的轻纺城人在追求自身富裕的同时,以产业报国为价值取向,争做有责任、有情怀、有自信的轻纺城人,争当‘最美奋斗者’‘共富先行者’。”中国轻纺城党工委副书记、建管委副主任钱苗娣说。
此外,在第三届世界布商大会上,众多布商还自发成立了绍兴柯桥轻纺城海外市场促进会,作为“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计划的海外推介组织。“柯桥是一片包容的土地,我在柯桥成家立业,愿意为柯桥发展做出一点贡献。”绍兴柯桥轻纺城海外市场促进会执行会长魏长军说,希望可以通过努力,给在柯桥的布商企业提供一个窗口,让他们看到不同的风景。
数据显示,目前绍兴柯桥轻纺城海外市场促进会已与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协会建立互通机制。疫情期间,开展了多轮“云展会”帮助柯桥企业进行海外贸易。
创造新动能再造新优势
对标世界级平台构筑产业生态系统
中国轻纺城既是柯桥的产业之本、立城之基,也是浙江改革开放的一张“金名片”。迈入“十四五”新征程,中国轻纺城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对于柯桥区适应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创造新动能,再造新优势,全面打造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
根据最新编制的《中国轻纺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国轻纺城将对标世界级现代纺织产业集群价值中枢和高能级发展平台,打造集专业交易市场、纺织时尚产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生态系统,形成以专业市场为核心且产业链相关的电子商务、物流仓储、文化创意、研发设计、会展与金融服务等行业多形态交织、有序发展的融合体。
“发展路径是‘提升双能,增强双力’。”柯桥中国轻纺城建管委相关负责人说,即一端立足专业市场和消费者,一端立足时尚创意设计与技术研发,通过提升专业市场功能、服务效能,增强时尚引领力、国际影响力,形成轻纺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新动能,塑造轻纺城发展新格局。
根据计划,到2025年,中国轻纺城市场群总成交额有望达3500亿元以上,线上市场成交额达1500亿元以上,经营主体层次、商铺能级、市场能级全面跃升,公司化经营户达17000家以上,培育标杆商户数400家以上,建设直播基地10家以上,建立“直播电商公共服务平台”1个以上;
轻纺数字物流港建成投用,现代化智慧物流生态圈基本构建,仓储物流资源纳入统一的智能化运营达80%,通过“经纬计划”聚集50名高端创意设计人才和4000名纺织相关人才,“中国轻纺城智慧市场公共管理服务云平台”基本构建,“中国轻纺城智慧综合治理中心”、轻纺城市场“诚信管理云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智慧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应用率达90%;
园区入驻工业设计企业发展至160家,工业设计从业人员达4000人,其中工业设计人才达1300人,培育时尚标杆企业30家以上,“柯桥优选”入选品牌100个以上,行业知名时尚纺织品牌数量10个以上,年时尚活动举办100次以上;
轻纺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实现年交易额100亿美元,绍兴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柯桥园区应用企业年新增160家,年举办各类会展、论坛、研讨会、创意大赛等100次以上,“丝路柯桥·布满全球”境外办展20次以上,海外商会数量20家以上,打造世界级知名纺织展会、会议2个以上,对标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世界布商大会”打造成全球纺织界标志性盛会。
蓝图绘就,只争朝夕。今年6月,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2022年度公司路演,涵盖智慧物流、物业服务、战略投资的五个项目集中签约。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与天马物业、杭州天堂硅谷、奥软科技、广宏科技、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杰慈雨投资合伙企业、各大银行,在信息共享、人才培训、资本运作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其中最受关注的合作项目是“利可达智慧物流平台”。该平台建成后,中国轻纺城的经营户只需在线上下单,便能享受揽货、分拣、配送服务。通过专业化公司的统一运作,配送效率会显著提升,而交易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轻纺城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市场内的布匹,往往需要先从仓库运到市场,客户下单后,再从市场运到客户手上。时常有小推车小货车占据市场及周边道路,导致交通混乱,同时物流成本较高。使用智慧物流平台后,客户在市场下单后,直接从仓库送往客户指定地点,可以下降物流成本约3成,同时有效缓解市场周边交通压力。
与此同时,8月份开工的柯桥区中欧(义新欧)班列项目也在全速推进中。作为绍兴市首个铁路海关口岸,该项目建成后,出口货物可直接在此报关,通过铁路实现陆港与海港间的快速运转,进一步打通柯桥纺织外贸企业出口通道。
这也是“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行动的重要一步。“推动新旧动能转化,要从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入手。”柯桥区委主要负责人认为,“而柯桥纺织再突破,必须在全球格局中进一步凸显竞争力。靠‘布片’崛起的柯桥,要成为纺织领域‘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支点。”
为了让纺织品在全球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今年以来,柯桥还大力推进“数字轻纺城”和“数字物流港”两大项目建设,做好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两大试点,积极举办云展会、云对接、云直播、云发布等线上活动;同时深化“一带一路”、RCEP贸易通道,开办“外商集市展”“代参展”等。
在外拓的同时,柯桥纺织也勤练内功。为克服行业下行压力,柯桥纺织企业正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附加值。柯桥区经信局局长严炜介绍,今年1月至7月,柯桥区工业技改投资增幅达到42.7%,连续3个月增幅超40%。
如前不久,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派公司管理层和12个分厂厂长脱产参加管理培训,回来后,12个分厂制定“一厂一策”。“倒逼他们找准突破点,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增效上,力争单一产品做到行业内最精,实现利润最大化。”该公司负责人徐亦根说。
在全体轻纺城人的努力下,今年1月至7月,柯桥外贸出口同比增长31.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浙江全省,出口总量创历年同期新高;区财政、税务、经信等部门持续开展外贸“三联三服务”专项行动,推出“留抵退税直达快享”政策,累计落实各类减免退(缓)税费68.79亿元。
踔厉奋发谱新篇,笃行不怠向未来。根据柯桥区“国际纺都、杭绍星城”战略部署,三十而立的中国轻纺城正铆劲转型升级,围绕“开放、时尚、智慧、高端”的发展定位,坚持改革开放,深化国际交流,抢抓“一带一路”契机,全力缔造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