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山货触网
农户生活更红火

  本报记者 沈 吟 叶晓倩 梅玲玲 市委报道组 蒋 君

  “这是我们村自己的牌子‘泉淘趣’。猕猴桃新鲜上市,在今天直播间下单,价格特别实惠。”上午9时,江山市清湖街道清泉村党委书记吴香华拿着猕猴桃,正在直播间展示。这段时间,正值清泉村猕猴桃的开摘季节,吴香华亲自上阵,把直播开到了田间地头,现场为村民的猕猴桃卖力吆喝。

  “今天上午直播,你的猕猴桃卖出了500多单,卖了3万多元。”下播后,吴香华把上午的“战果”告诉了种植户黄炳阳。“谢谢书记啊,太好了。”黄炳阳笑得合不拢嘴。

  清泉村是江山市最大的下山搬迁安置新村。2008年,这个刚建成的移民村汇聚了1000多户4211人,涉及山区13个乡镇78个行政村。由于村民的土地、山林都留在迁出地,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

  黄炳阳在那时和大家一起搬下了山,当时他还是个泥瓦工,四处奔波。后来年岁渐长,黄炳阳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但生性勤劳的他又闲不住。2015年,黄炳阳响应村里号召,流转土地回到山里种起了猕猴桃。“之前我没种过猕猴桃,不过有村里指导我们种植技术,还帮我们打开销路,没什么可担心的。”黄炳阳说。

  2014年,清泉村投入300多万元,建起占地2000平方米的5层大楼。但这幢楼做什么用途,当时大家意见不一。吴香华意识到,借助互联网,或许能让农民和土地建立新的联系。于是,村党委决定把这幢大楼出租发展电子商务。通过招商,10多家电商企业相继入驻,并形成了猕猴桃、高山茶叶等特色产业。

  短短数年间,清泉村这个曾经无集体经济、无集体资产、无土地资源的下山搬迁“三无村”,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淘宝村”。

  在清泉村的电商大楼里,工作人员正忙着打包发货。门前快递公司的车辆来来往往,山茶油、茶叶等本地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

  山货上网,让农户变成“新农商”。村民想学电子商务,村里的乡村振兴讲堂就根据大家的需求安排课程。电商大楼里,直播厅、培训教室等一应俱全,从事电商所需的配套服务,这里均能“一条龙”提供。

  如今,清泉村90%的村民都回到村里。据统计,全村有2000多人从事与互联网相关的农产品种植、销售、服务工作,去年交易额超两亿元。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山货触网
农户生活更红火
2022-09-29 24862713 2 2022年09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