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德清学院
厚积薄发 在创新与实干中追梦未来
杨斌英 郭天喜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德清学院(简称电大德清学院),是德清县域唯一一所成人高等学校,从1979年到2022年,学校办学已经走过43年的历史。
四十三载春华秋实。学校建立了首批农民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研发全省首个教管云系统,覆盖全国34个市县级电大,受益人数近100万……学院不断探索开放教育办学的新途径,构建德清县优质的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体系。
四十三载根深叶茂。从建校之初的小小校舍发展到如今占地72亩,建筑面积达23350平方米的综合性、智能化开放大学,学院形成了“七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运作模式,为成千上万追梦的人圆了大学梦、学历梦、成才梦。
目前,学院已经连续5年获省电大系统业务考核A等单位,12次获省电大招生先进单位,还被评为了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优秀教学单位。
办学理念与时俱进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百业待兴,社会急需各类专业人才。适应时代的号召,加快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利用电视广播手段大规模培养人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79年,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德清学院应运而生。
回顾学校的办学历史,几经变迁。1994年、1997年通过资源整合先后与德清县成人教育中心、德清县教师进修学校合并;1997年成立浙江电大德清分校,随后升级为浙江电大首批直属学院;2011年成立湖州农民学院德清分院;2014年成立德清县新居民培训学校;2016年成立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德清学院。
紧跟时代的步伐,2018年,学院整体搬入新校区,进一步发挥在高等教育、老年教育、终身学习体系的主体作用,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需要的开放大学办学体系。
目前,学校形成“七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运作模式,即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德清学院、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德清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德清学院、湖州农民学院德清分院、德清县教师进修学校、德清县成人教育中心以及德清县新居民培训学校。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革新。与时俱进中,电大德清学院以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成就了学生,服务了社会,也打造了办学品质的金字招牌。截至2022年4月,学院累计为德清培养本、专科高学历人才2.6万余人,成人“双证制”高中学员5800余人。
技术培训有口皆碑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作为湖州农民学院德清分院的大学生,叶伟丰用自己多年来所学钻研的香菇种植技术,不仅创办了德清易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还带动周边一批农户致富。谈起在学院的学习经历,他说:“农村要发展需要好的带头人,感谢电大德清学院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交流互享的平台。”
据了解,电大德清学院于2007年启动农民大学生培养工作,10余年来,共为德清乡村发展输送3000多名农民大学生,专业涉及休闲农业、园林技术、园艺技术、茶叶生产与加工、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等,他们遍布德清乡村,很多人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同样是电大德清学院农民大学生的佘国兴,这几年他在瓜中觅得致富路。原本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学了新技术,圆了大学梦,搞起了智慧农业,开辟了“空中西瓜”观光采摘游线路,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瓜大王”。
近年来,电大德清学院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农村,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为德清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信得过”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2021年初,电大德清学院获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优秀教学单位,全国开放大学(电大)系统仅有52家获此殊荣。
老年教育深受喜爱
电大德清学院面向该县所有老年人开放办学,是德清县唯一一所老年开放大学,在这所开放的校园里,学校每年开设模特班、舞蹈班、书法国画班、摄影班等,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享受更美好的晚年。
截至目前,学院年开设老年教育班100余个,开发老年大学课程30多种,年培训投入经费近100万元,老年教育深入村、文化礼堂,采取了长班与短班相结合的模式,走出了特色之路,形成《阜溪好婆婆》《武康的“欢乐邻里节”》《德清嫂》等国家级、省级终身学习、成教品牌,
当前,如何帮助这些老年人适应数字社会环境,掌握基本的智能技术,电大德清学院不断探索,聚焦老年人日常智能技术应用中的现实问题和突出困难,开展专题调研,梳理老年人迫切需要学习掌握的日常智能技术应用难点问题。
在此基础上,学院结合老年人学习需求,重点针对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组织有关部门和院校研发一批贴近生活、图文并茂、简单易学的老年智能技术全媒体培训课程;鼓励各地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机构同步开发制作微视频、直播课、教材读本、宣传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
心中有梦想,脚下就有力量。在创新与实干中追梦未来,如今,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德清学院正以开放、创新、追梦的姿态,朝着电大系统“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