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城 大科技
——龙泉市委副书记、市长翁志鸿谈科技创新的龙泉路径
龙泉市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宝剑之邦,也是浙江科创版图中充满无限生机的新锐力量,他们积极探索“小山城、大科技”龙泉路径,走出了一条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之路。本报特邀龙泉市委副书记、市长翁志鸿聊一聊龙泉市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问:从2018年起,龙泉已经连续三年荣获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您对此有什么感悟和经验可以分享?
翁志鸿:我认为,在“三连优”的背后,蕴含的是龙泉对科技工作的积极实践和发展担当,总结起来有三句话。
一是干好科技工作是推动发展的快进密码。龙泉作为山区县,深刻认识到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出路就在科技创新。我们坚持把创新强市作为鲜明主题,努力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最大增量”,龙泉技术创新指数已跻身全省第8位、丽水第1位,与此对应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52.9%、53.2%、82.3%,生态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实现了“26县”发展考核“六连优”。
二是干好科技工作是竞胜未来的责任担当。未来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创新的竞争,对于龙泉而言,推动科技进步既是当下的“急需”,更是未来的“必需”。我们着力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富民惠民、健全创新激励机制等各方面入手,努力推动发展方式整体性变革、系统性重塑,在培育竞争优势上打好主动战,取得了建设“全国中小企业公共创新服务示范平台”“中国汽车空调零部件制造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等一大批“先手棋”机遇,累计争取省级以上重点研发项目523个。
三是干好科技工作是一抓到底的战略工程。作为政府主要负责人,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立志当“科技市长”,全力压实各方责任、凝聚各方合力、整合各方资源,努力营造“政策最贴心、服务最暖心、环境最舒心”的科技创新生态。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龙泉实现了全社会R&D投入强度增长189%,各项主要创新指标跻身26县前列。
问:科技真的是让龙泉插上了赶超的翅膀!今年是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开局之年,龙泉作为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在科技助推共同富裕方面有什么举措和规划?
翁志鸿:在今年的龙泉市委全会上,我们提出了把开放创新作为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样板的“金钥匙”。具体来说,就是谋划实施科创助共富“123”计划。
“1”即锚定一个目标。以打造浙西南科创高地为战略定位,全力构建最为开放包容、最具发展引力的科创体制机制,广泛汇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激发创新动能,让创新成为龙泉迈向共同富裕最鲜明特征和最强大引擎。
“2”即打造“两大平台”。一个,是浙闽赣边际区域科技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集“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市校合作、人才培育、创业孵化”于一体的科创中心,将科创中心打造成为浙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高层次人才集聚地、技术成果转化实践地。另一个,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平台。总规划面积达33平方公里,我们将着力突出科创导向、生态理念、富民目标,大力发展 “高精尖”生态经济产业,力争到2025年平台内GDP占龙泉25%以上,成为龙泉实现共同富裕的硬核支撑。
“3”即实施“三大行动”。科技助力产业富民行动。围绕“三大一新”产业培育,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适配、高效融合,全力争取省“尖兵”“领雁”重大科技项目,大力实施“揭榜挂帅”制度,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力争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均实现翻番。科技助力创业富民行动。突出“万众创业”需求,积极打造科创小微园、中小企业科创孵化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实现人均GDP年均增长10%以上。科技助力强农富民行动。系统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积极打造农业农村科技示范基地,把农业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富民增收新动力,力争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