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吴兴5位支教青川老师和孩子们的故事——

心手相牵的情义不说再见

  “孩子们再见了。”近日,湖州吴兴区5位支教青川老师打包行囊,踏上归程,结束了一年半的支教生活,对于青川这片土地,对于朝夕相处的孩子们,他们有太多的不舍与牵挂。

  时光回到2020年的春天,来自凤凰小学的钱卫忠老师、东林小学的周璇老师、塘甸小学的陈家斌老师、常路学校的李秀艳老师和妙西学校的毛文良老师,从浙江吴兴不远千里来到四川青川,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援川支教工作。

  周璇老师清楚地记得,当她第一次走进青川县乔庄镇中心小学时,孩子们那好奇而渴求的眼神。“去偏远山区支教”是这位年轻老师的梦想,但她知道肩上的担子并不轻。

  第一次拿到当地的英语材料,周璇老师就发现版本不一样,可是她没有退缩,从学生的学业水平分析入手,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再利用辅助资源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快速融入青川英语教学,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作为青年,就要怀揣梦想,坚守初心。周璇老师是个热心肠,在支教生活中,摸清了班里每位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经常谈心,定期走访。在她的牵线下,两地学校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今年六一儿童节,东林小学和青川县乔庄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一起“云上过节”,诗朗诵、课本剧、韵律操……各类节目轮番上演,精彩纷呈。除此之外,东林小学还给当地学生送去了特别的礼物——学生捐赠的近300册书籍和200余件文具。

  “支教援川不仅仅是完成基本教学和传帮带,更重要的是用我们的爱,去撑起山区困难学子的一片天空。”说起支教生活,凤凰小学的钱卫忠老师同样感慨颇多,他所在的乔庄镇第一小学有很多困难学生。在多方联系之后,吴兴区织里镇几位企业家向学校捐赠童装和学习用具,给困难学生提供帮助。

  在这些支教老师的牵线下,“爱心接力”一棒接一棒地传递,捐钱、捐物、名师互访……今年6月,浙江美龙乐器有限公司捐赠了崭新的钢琴以及教具,公司技术总监施宏伟先生说,“希望我们齐伯尔斯坦钢琴能走进大山,用美妙的琴声陪伴大山孩子成长!”

  青川的一幕幕令人难忘:陈家斌老师做完手术第2天就回到了讲台;李秀艳老师享受了一顿学生带给她的生日大餐;毛文良老师背着自己买的米和油去看望家境困难的学生;钱卫忠老师牵线吴兴区爱山小学老师结对帮扶困难学生;周璇老师还学会了一口流利的青川话……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虽然支教生活结束了,但与青川孩子们这份心手相牵的情义还会继续……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心手相牵的情义不说再见 2021-08-12 浙江日报2021-08-1200027 2 2021年08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