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产城融合新高地 美丽城镇新画卷

海宁尖山新区(黄湾镇):全力构筑现代化滨江新城

  钱塘江一路向东,奔腾入海,在嘉兴的最南端留下了一片海涂。

  1997年,一场“向潮水要安宁、向海涂要空间”的壮举拉开帷幕,历时8年治江围垦,尖山新区矗立新生。20余载光阴过去,一座现代化产业新城在昔日钱潮滚滚的尖山海滩矗立,成为海宁实现“五城拥江”、建设“国际品质潮城”的排头兵。

  “十三五”期间,尖山新区(黄湾镇)积极响应“三个品质”号召,按照“北部郁郁葱葱、中部车水马龙、南部机声隆隆”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海宁东部现代化滨江新城和创新智造高地、生态宜居福地”发展目标,抢抓机遇,实干奋斗,城乡环境面貌和服务配套不断提升,吸引了正泰、火星人等一批龙头企业、单打冠军竞相落地,老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国家级生态镇、浙江省第一批美丽乡村示范镇、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等荣誉纷至沓来。

  风起帆张,踏浪而行。这片潮起之地,正沿着勇当“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示范表率的目标奋勇向前。

  环境提升

  迎城乡蝶变

  跨过嘉绍大桥一路向北,尖山新区(黄湾镇)的轮廓渐渐清晰:这里是国家园林城镇、浙江省第一批美丽乡村示范镇、省4A级景区镇,依山面海,随处走走都让人身心舒适。行走乡间,闻得阵阵果香,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阵阵欢声笑语漫溢田野。

  从4月的樱桃、5月的枇杷、6月的杨梅到10月的柑橘,尖山的水果不间断。作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目前尖山新区(黄湾镇)水果种植面积近2万亩(橘子、杨梅、桃、火龙果等),2008年以来连续14年举办水果采摘节,乡村水果采摘游每年吸引大量江浙沪游客前来。

  “我叫单金珠,江苏淮安人。依托村里的好山好水好空气,我们开起了农家乐,旺季时营业额基本上三四万元一天。”单金珠农家乐所在的地方叫黄湾镇尖山村32组,随着盘山公路的修建,越来越多的农户开起农家乐,从零增长到近20家。目前,尖山新区(黄湾镇)正全力打造省级运动休闲旅游小镇,引入了滑翔伞基地等休闲旅游项目,不断增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背后,是尖山新区(黄湾镇)不断践行绿色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的结果。

  近年来,尖山新区(黄湾镇)高标准开展美丽建设行动,实施治水、治气、治土“三大战役”,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建成海宁市首个“污水零直排区”,紫薇河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PM2.5指数长期排名海宁全市第一;智能垃圾分类全域推广度居嘉兴首位,城镇小区定时定点“撤桶进箱”、农村“互联网+智慧收运”在海宁市率先实现全覆盖,获评省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如今,行走在尖山新区(黄湾镇),一幅天蓝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钱江村、尖山村成功创建五星级美丽乡村,三星级、五星级美丽乡村达标率均居海宁市第一。钱江村、尖山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闸口村成功创建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果园飘香富农路”在嘉兴市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现场会上获最高分。

  阡陌交错间,一幢幢白墙黑瓦的民居点缀其中,一派田园风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产业提质

  建活力之区

  从波涛汹涌的一片汪洋,到冉冉升起的现代化产业新城,钱塘江北岸的这一区域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崛起。

  2019年10月,全球照明行业巨头昕诺飞入驻海宁,拉开了昕诺飞与浙江凯耀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合作的序幕。当前,凯耀照明正持续投入巨资用于“机器换人”,开发和使用信息化软件,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在部分产品的细分领域做到了行业第一。

  “只有做强企业才能做大,要做强只能不断科研创新和装备改造。”凯耀照明的升级之路正是尖山新区(黄湾镇)产业提质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在尖山新区(黄湾镇),越来越多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拔地而起,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创新带来的红利。

  走进火星人智能工厂,从冲压、焊接、打磨、粘胶、装配到物流装配,已实现高度自动化,只需要很少的人工便可完成全套生产过程;在万凯新材料等企业车间,智慧的自动化设备将效率提上了新高度;此外,还有德国赫斯默亚太总部及亚太智造基地项目、德国博格威(BGW)建筑系统项目等“大好高”项目接连入驻,如今的尖山新区(黄湾镇),已是百花齐放的产业沃土。

  目前,尖山新区(黄湾镇)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高端厨电4大产业体系,吸引了恒逸、万凯、正泰、昕诺飞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50家,总产值达到405亿元,工业经济总量长期保持海宁全市第一。

  尖山新区(黄湾镇)的活力之源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体现在服务上。企业在大踏步推进产业数字化的今天,政府也需要借助数字化来支撑企业对更高水平服务的需求。

  为此尖山新区(黄湾镇)推出“红网智管”数字化系统,充实强化了企业网格的服务力量,实现了“包片到人、包企到人”,也优化了“网格管发现、部门管解决”机制,使大量的基层问题、诉求得以解决。

  种子埋在不为人知的角落,给予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就会爆发惊人的生命力。“扎根在这片优质的经商沃土中,正泰新能源经历了企业由大到强的成长。”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落户之初,在尖山新区(黄湾镇)及部门优质高效的服务下,仅仅用了4个月就完成了首块组件的下线,创造了行业纪录。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正泰公司一样加入到“屋顶光伏发电”的行列。前不久,这里建立了我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挂牌首个浙江省“绿色低碳工业园”,标志着尖山新区(黄湾镇)大力发展光伏发电,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开启了崭新的征程。

  民生改善

  逐幸福梦想

  天蓝海阔,风轻云淡。走进位于尖山新区(黄湾镇)袁尖公路西侧、育才路南侧的“时光小院”,仿佛走进了一幅淡墨山水画:一幢幢错落有致、质朴淡雅的江南民居整齐排列,每幢民居都有一个小院,院子里草木芬芳,一片生机盎然。

  “从来没想过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新中式的风格一家人都非常喜欢。”看着自己精心打理的小院,房屋主人的脸上满是幸福。为了实现“实施品质提升行动,实现共享乐民生活美”的美丽城镇建设目标,近年来,尖山新区(黄湾镇)积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行动,分步启动各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时光小院一期、二期成为嘉兴市农房设计落地优秀示范点,获住建部专家肯定。

  “农事乐,心不慌,晒晒太阳说家常”成为村镇百姓的常态。作为嘉兴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样板,无论是老黄湾集镇还是尖山新区核心区,走进其中,只觉清爽整洁,舒适宜人。一系列的整治与建设让城镇功能日趋完善,环境提升明显,成为人们品质宜居的向往之地。

  车水马龙的热闹场景,要有万家的灯火,也要有完善的配套。特别是尖山新区(黄湾镇)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海宁全市第一,大量人流、物流进出区(镇),对城镇配套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宽塘商业街、尖山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相继建成开业,尖山新区体育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尖山新区文化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宽塘二期正加紧建设中,投资6亿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已进入装修阶段。对外交通除有城乡公交外,还有直达嘉兴高铁南站快捷巴士,公共自行车和社区巴士构建起内部公共交通网。

  教育和医疗与老百姓幸福感密切相关。行知初中、行知小学、黄湾小学、尖山幼儿园(包括中心园和3所分园)及技师学院尖山校区均为2008年后新建或异地迁建。尖山新区(黄湾镇)在海宁全市率先建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为老助餐全覆盖。医疗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原黄湾卫生院携手海宁市中医院升级为海宁市中医院尖山分院。

  产业机声隆隆、生活车水马龙、乡村郁郁葱葱,如今,这里的人们不远行,也有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在尖山新区(黄湾镇),人们记得住乡愁,亦能看得到未来。

  (本版图片由黄湾镇人民政府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海宁尖山新区(黄湾镇):全力构筑现代化滨江新城 2021-08-03 浙江日报2021-08-0300006;浙江日报2021-08-0300011;浙江日报2021-08-0300037 2 2021年08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