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人物

钱塘江诗路影像展策展团队行走500多公里,用镜头记录时代——

“心里有条弯弯的河”

  一条江,由远古奔流至今;一群人,以脚步丈量这条神奇江流,用镜头记录时代。

  一场名为《春水如蓝》的钱塘江诗路影像展,正在浙江展览馆展出。这是一份关于钱塘江的视觉样本,以一种浓郁的诗意,呈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钱塘江流域。

  这份诗意,是浙江传媒学院教师、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傅拥军带领影像创作团队送给“母亲河”钱塘江的礼物。从四面八方集聚于钱江畔的他们,以田野影像考察的方式,用镜头集结而成了这部关于钱塘江的“影像志”。

  缘起

  影像来自田野行走

  以影像记录钱塘江,是傅拥军很早就想做的事。此次,身兼摄影师和策展人的他,终于如愿以偿,把自己关于这条江的情思,以展览的形式展示出来:

  “江影流光”“见山望水”“勇立潮头”“田野行走”与“诗意栖息”,5个展览单元,各有精彩;走进展馆,钱江源的动植物、江边的面孔和人们的生活、戏曲文物、历史风貌……一幅波澜壮阔的钱塘江光影画卷在影像装置的“加持”下跃然眼前。

  为了给观众呈现一个立体的钱塘江,策展团队绞尽脑汁。“这里要放个大电子屏,最好是顶天立地的,才会有一线潮向观众涌来的感觉。”展览开幕前一日,布展还在紧张进行中,傅拥军一个细节都不肯放过,边忙着跟布展工作人员对接,边带记者穿行于展馆。“终于要迎来检阅成果的那一刻。”傅拥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为了这个展,他和团队忙碌了近一年。

  时光倒回至2020年7月,傅拥军在社交平台上发起一个话题#心里有条弯弯的河#,并同步发出“组队”邀请:组织“钱塘江影像考察创作营”,从钱塘江源头出发,行走500多公里,直至入海口,为钱塘江创建一份成体系的影像档案。

  话题意外收获很多响应,200多份“应聘作品”纷至沓来。经过层层选拔,创作营很快成型:23位跨学科的影像创作者,从全国各地集结至浙江。他们中,有纪录片导演、人类学者、摄影师、设计师编辑、学生……一群人,因着“心里有条弯弯的河”而相聚。

  “一支多元的队伍,更能碰撞出火花,也有多样的呈现。”彭娌娌也是策展团队成员之一,她介绍,创作营以徒步、骑行、划船等形式进行田野调查和影像创作,10个月时间,共进行了4次集训。

  期间,队员们以各自的视角,体味着钱塘江,并用镜头记录着它。这些影像,成为此次展览的重要内容——“田野行走”单元涵盖钱塘江流域的水文、地理、生态、建筑、方言、民俗等各方面。

  潘恩来自没有钱塘江流经的龙泉,却对钱塘江一往情深。他把目光投向钱塘江上往来穿梭的货运船。沿江而下,经过衢江、兰江、富春江,直到入海口,“来来往往的货运船,让我顿生好奇。”他的镜头里,是一只渔网、一顿晚餐、一束阳光、一群漂泊在钱塘江上的温暖浑厚的跑船人。

  “祠堂最能唤起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思绪。”在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教师石战杰看来,这些古老的建筑物散发着持久的魅力。他的几幅用大画幅数码镜头拍摄的祠堂照片,在展厅中引人注目。

  一路上,他们边走边拍,在“心里有条弯弯的河”话题下不断跟进影像,用影像为钱塘江“建档”。至今,该话题阅读量已超4000万。这次考察的价值何在?“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也许就是人文地理学的最高成就。”第一次听到段义孚这句话,彭娌娌深受触动,“我想或许这句话能给出答案。”

  思考

  第一次真正亲近钱塘江

  很多人知道,傅拥军在做老师前,曾是摄影记者。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是跑长途的驾驶员、县文化局的驾驶员,也当过交警、民警。丰富的人生履历,成就了他独到的思考视角。

  去年7月第一次集训开始时,每个队员都领到了他布置的任务:桌面调查,创作手记,都要求手写,并要加上个人思考。但对大部分队员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亲近这条既熟悉又陌生的河流,如何建立自己与钱塘江的联系是最难的。没有纽带,何来思考?所幸,情感是相通的。

  队员胡扬找到的联系点是“家”。与“家”相关的话题常萦绕在他的脑海中:以后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祖祖辈辈生活在钱塘江畔的人家又是什么样?为此,他走访了6个市的39个村,拍摄了320幢乡村民居。“浙江的美丽乡村,有山有水,是理想中家的样子。”他话锋一转笑说,“但这给拍摄增加了不小难度,绕着山水田野走很久才可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位,每天步数两万打底。”

  90后队员施佳杰,成长于钱塘江南岸的萧山。他以萧绍海塘为出发点,探索着这条熟悉又陌生的文化带。他拿出手记指给记者看:一条是旧海塘,一条是新海塘,“海塘是守护萧山人千年的屏障,见证着家乡的发展。”

  采访中,傅拥军向记者推荐独立摄影师王身敦的作品:游埠古镇的早餐摊前,蒸汽弥漫,一个茶杯、一碗面,当地人坐着享用早茶,全然不顾他者存在。他满眼是喜爱,向往着这样的烟火气,“在我眼里,它就是浙江小镇的生活样本。”

  “常山的一位渔民还在用鸬鹚捕鱼,这在浙江很少了。”武汉摄影师吴一昂,与队友刘丹合作了课题《钱江鱼考》。在第三次走访时,他们巧遇这种传统的捕鱼职业,于是跟着徐小祥“出船”,在小船上抖动着拍下了一张《渔民徐小祥和他的鸬鹚》。

  “现在纪实摄影师的出口也在逐渐收窄,这跟城市化加剧后渔民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如出一辙。在这个演变中,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应对着。”这是刘丹的共情。

  10个月时间,陪着队员“边走边玩”,傅拥军也随手记录自己的心得。翻看他的笔记,一段话引人深思:“视觉工作者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唯一的方法,是做好研究和思考。那些具有时代性的照片,或者是跨越时代的照片,都是在这个前提下打磨出来的。”

  发现

  母亲河氤氲浙江精神

  傅拥军的镜头里曾出现一口井。“有水利专家告诉我,这口井与钱塘江是相通的。我真想跳下去,变成一条鱼,一直游到钱塘江”。

  自小在钱塘江支流——衢江边长大的他,对这条江一直深爱着。因而,展览中的每一幅画面都经过他精挑细选。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哺育滋养了浙江人民。不仅如此,她也是一条苦难之河。”他带记者快步走向一幅山雨欲来、乌云流动的钱江源的摄影作品前,介绍说,“包括我的家乡龙游在内的不少地区,汛期发洪灾是常有的事。不断被淹没又恢复生产重建,成就了浙江人自强拼搏的性格。”

  在行走过程中,傅拥军与队员寻访了钱塘江边的一批人物,最终展出15位人物肖像,组成了“勇立潮头”单元——以面孔展现浙江人的“弄潮精神”。其中,有90多岁的老党员、基层干部、公司职员、退役军人、公益人士与普通渔民。

  队友们曾来到杭州中山北路百井坊巷路口,在孔胜东的修车摊前蹲守了4个小时,眼见着他和“徒弟”们免费为市民修了20多辆自行车。“每周六晚他都会出现,风雨无阻,一坚持就是35年。”孔胜东那双修了3.5万多辆自行车的手和他胸前的党徽,被傅拥军捕捉下来,展出于展览中。

  “这位返乡创业青年你应该熟悉。”傅拥军指着淳安县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说。“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我们要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裕,实现向往美好生活的梦。”姜丽娟2016年辞职回乡,专心经营民宿;返乡5年,还从全局带领整个村庄继续致富。

  本次展览中,策展团队还展出了丰富的钱塘江历史影像。“我们在江上漂了14天,太阳暴晒,雷雨追赶,潮水冲击,每个人都脱了几层皮,腿上脱下来的皮可以做笛衣,笛子还能吹响。”吴卫防就是4位青年之一,他曾这样向傅拥军描述当时的经历。

  “这何尝不是敢为人先,这就是弄潮儿啊!”傅拥军打趣,这次展览,也是对前辈探索精神与勇气的致敬,集中展示钱塘江的诗画气质与文化胸襟。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8 “心里有条弯弯的河” 2021-04-19 浙江日报2021-04-1900006;22398808 2 2021年04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