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山海画卷,迎面而来

舟山:脉动乡村振兴,答好“城与乡”时代命题

  舟山,是泼墨于山海之间的隽永画卷,而那一个个散落其间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更是脉动起舟山乡村振兴的题眼,有机衔接起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答好“城与乡”时代命题的关键所在。

  全市域、全领域、全方位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是为了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渔农民高品质生活,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2020年,舟山市率先在浙江省实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全覆盖,与湖州并列浙江省第一。

  “随着发展阶段不同,生态文明建设被赋予了新的载体和内涵,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始终是源头活水。”舟山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指出。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舟山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决策部署,以渔农村改革先行者、城乡融合示范区和乡村振兴海岛样板地的行动自觉,实施美丽乡村全域发展“3+1”创建行动,擦亮美丽小岛、美丽乡镇、美丽风景带“三大创建”品牌,打造浙东海洋风情区块,书写诗画浙江的“山海”篇章,在建设“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中精心绘就“岛岛是花园、村村见美景”的美丽画卷。

从点到面

全景美丽千岛美美与共

  舟山1390座海岛,各具风情。对标全省全域美丽的总目标,舟山市着力实施“3+1”全域发展模式,以岛、镇、带为单位组团发展,以空心岛(村)为单位激活、保护,擦亮美丽小岛、美丽乡镇、美丽风景带“三大创建”品牌,奋力实现“全域共美、全域成景”,乡村面貌从一处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发展美转变,交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高分答卷。

  洁净是美丽乡村的底色。一个个生态宜居、整洁卫生、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正成为舟山美丽乡村的靓丽风景。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舟山深入开展乡镇(街道)“洁美杯”季度竞赛、渔农村“最美村”以及“整改村”月度评比,扎实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打造整洁村庄升级版,海岛乡村环境质量受到群众普遍赞誉。

  乡村的美,不仅美在自然,美在生态,更美在万种风情、各有特色。按照“一条示范线就是一个景区”的建设思路,舟山把美丽港湾、美丽田园、美丽村庄、美丽城镇串点成线,面上泼墨、线上细描、点上绣花,打造了定海双谷生态风景线、普陀海岛田园风情线、岱山滨海风情线、嵊泗五渔村全景村游线等17条特色鲜明、风景秀丽的美丽海岛示范线。

  匠心勾勒的海岛海韵,提升了舟山美丽乡村的辨识度。花鸟、白沙、桃花、秀山等主题示范美丽小岛脱颖而出,定海马岙、普陀展茅、岱山东沙、嵊泗东海五渔村等集群发展片区初具雏形,建成普陀田园综合体等一批乡村休闲示范地,梳理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60条,打造一批康养游、骑行游、海防游、美食游、研学游、古村文化游等个性产品,乡村休闲旅游成为疫情背景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域美丽乡村的迭代升级,源于“一盘棋”的统筹规划。锚定新的奋斗坐标,舟山将美丽乡村建设嵌入到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中,叠加政策红利,实现联动发展,编制《舟山市海岛大花园建设规划》,塑造“一城五园十岛”全域美丽空间,力争将舟山大花园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海岛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国海岛绿色发展引领区、全省海岛大花园的核心区。

  放眼舟山,如今一个个景点化、景区化、休闲化的美丽乡村点缀在“千岛大地”的版图上,就像是一颗颗珍珠,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加快实现了由“局部美”向“全域美”的深化拓展,一个高颜值、高品质的海岛乡村大花园全面展现。也只有这样一个“全景式”的美丽乡村,才能盛下乡愁、拢住人心,让美丽经济、美丽生活在这里水到渠成。

从特到融 点绿成金拓宽想象空间

  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打造,是在美丽乡村这张画布上恣意“作画”,不断推进美丽成果的有效转化,以多业融合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让广袤天地澎湃出新的活力和可能。

  舟山,立足特色,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快速通道,释放生态红利,注入更多产业,包括休闲观光、生态旅游、文创、民宿等,更好地把全面打造生态宜居农村环境与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使新时期“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内生动力和建设活力,拥有更丰富的内容、更广阔的天地。

  渔农产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布局乡村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舟山集中力量建设定海国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等农业五大平台和晚稻杨梅、普陀佛茶等9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一二三产、农旅文深度融合,民生农业、特色农业、景观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产村融合厚植发展优势。依托美丽乡村、美丽农业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舟山积极推动乡村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举行舟山乡村旅游恢复运营仪式,举办首届“浙江定海美丽乡村周”,打造“乡约定海·晚风市集”夜间业态、“海稻梦想·荷荷美美”美丽乡村夜经济精品线路,乡村旅游成为乡村产业经济复苏的“突破口”。

  以多元产业为支撑,舟山美丽乡村有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实现了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的跃升,让碧波蓝海显金价、绿水青山带笑颜。

  嵊泗花鸟岛,走出了“美丽乡村+旅游”的定制路线,实现了一个边缘海岛的重生嬗变。离岛、微城、慢生活,令久居钢筋水泥丛林的城里人心生向往,随着南岙沙滩浴场、海上千岛观景平台、交通客运码头、慢生活街区、船型酒吧、花鸟村风貌改造等工程项目的建设落成,这里俨然成为更多人的“诗和远方”,并成功入选国家乡村旅游经典案例。

  同样“点绿成金”的故事也在岱山上演。昔日杂草丛生的村庄,借美丽乡村建设东风脱胎换骨、焕然新生,窑洞酒吧、不老泉、方言墙、红藻湿地园、百亩花海等一批网红打卡地应运而生,繁花里生态农业观光餐厅、胡同里民宿、“海上花开”民宿等一批产业项目相继入驻,当地村集体经济收入随之大幅增长。

从美到兴 共同富裕激活内生动力

  美丽乡村人人向往,那美丽乡村究竟美在何处?

  舟山给出的答案是,美丽乡村,美在颜值,美在气质,更要美在老百姓心里。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不仅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还要承载人们思绪缠绵的桑梓深情,顺应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更让老百姓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回溯舟山一路大刀阔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始终贯穿前后,融汇于各个方面。舟山把村民满不满意、认不认可作为评价“美不美”的根本标准,描绘出城乡一体化发展、引领共同富裕的暖色调。

  建设美丽乡村,生活富裕是根本。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为了让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村民,舟山积极打好“输血、造血、活血”组合拳,进一步激活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奏响让村民富起来、让村社强起来、让村庄兴起来的协奏曲。

  首先,破除土地要素的制约,全面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和海岛万幢农房激活行动,鼓励发展工商资本进入、城里人回归乡村、农二代回乡创业等多种激活模式,推动边远海岛乡村复兴。据统计,舟山全市重点区域已盘活利用闲置农房3300余套,划定重点发展区域26个。“农房+”产业加快发展,一批批“闲置房”化身“创作室”,“空心村”变为“度假村”,推动渔农村“死权”变“活权”、“活权”变“活钱”。其中,定海干览、普陀虾峙、岱山岱东、嵊泗花鸟等地已打造了农房激活示范区,成为各具海岛特色主题的“网红地”。

  同时,做好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后半篇文章,推动村集体“三资”全面融合发展。谋划实施新一轮渔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全面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和发展活力。

  其实,美丽乡村建设最终的问题,还是解决人的问题。如何让人气回归,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年轻人返乡,不能只是凭借情怀和情感的牵绊,还要有实实在在的机会,这样才能留得住、沉下去,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潮之中,长出筋骨。”舟山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为此,舟山市出台支持乡村人才振兴系列政策,建立农业农村领域大学生招引机制,2020年三农领域新招引大学生347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点燃乡村振兴的“加速引擎”。与此同时,持续优化各类创业扶持政策,创新推出10万元以下创业担保贷款免担保制度,引导青年渔农民回乡创业就业。据悉,截至目前,舟山全市累计建成创业孵化基地14家,入驻企业943家,带动就业4673人。

  (本版图片由舟山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舟山:脉动乡村振兴,答好“城与乡”时代命题 2021-02-24 浙江日报2021-02-2400007;浙江日报2021-02-2400008;浙江日报2021-02-2400010;浙江日报2021-02-2400013;浙江日报2021-02-2400023 2 2021年02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