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美丽乡村

文章导航

水晶晶南浔 遇见新江南

  水晶晶南浔 遇见新江南

  朱 言

  江南水乡南浔,白墙黛瓦绿树,小桥流水人家,是画亦是诗。古村荻港、花海石淙等一个个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各展风姿,南浔全域美丽“秀色满园”。

观念蝶变,化被动应对为主动作为

  “过去南浔建设美丽乡村,是市里任务考核多少,南浔完成多少。现在建设美丽乡村,是在市里考核之前,南浔已提标完成。”南浔区领导说,南浔区从转变观念着手,坚持主动作为,3年来市级美丽乡村考核均为一等奖。

  强化制度保障。前几年,南浔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着乡村资源浪费、建设质量不高等现实问题。通过多年来的努力,该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落实“千村整治、万村示范”决策部署,全面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陆续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等指导文件,配套制定了《农村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办法》等管理考核办法,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农村改革等多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立足实际、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制度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规范引导作用。

  强化规划设计。南浔区按照全域规划原则,将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乡村旅游发展等涉及乡村建设的工作规划有机融合,做到乡村建设规划“一盘棋、一张网”,并在此基础上修编完成《南浔区美丽乡村升级版规划》,至2019年规划期末,全区共有美丽乡村宜创村154个,每个村均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整体规划布局,确保后期建设有规可循。

  强化要素配置。南浔区加大要素保障,通过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美丽河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多项重点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超百亿元。比如,在美丽乡村精品村方面,在市补300万元的基础上给予每村300万元补助;在市级美丽乡村方面,在市补160万元的基础上给予人均1500元的补助;对开展扩面提质的美丽乡村,给予人均1000元的补助。

环境蝶变,化点上美丽为全域美丽

  亮丽的风景、美丽的村庄、富足的心灵、悠长的余韵。在广袤乡村,水晶晶的南浔让村庄变成一座座“盆景”、一片片“风光”。南浔区按照“点上求突破、线上大变样、面上绘蓝图”的目标,打好全域建设“组合拳”,形成“十线十景十小镇”的美丽乡村新格局。

  高质量建设特色村。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做精做美乡村风貌,创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3个、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2个,建设“荷塘月色”“田园花海”等特色主题美丽乡村小镇9个。注重从地域特色、资源禀赋等方面提炼各个村庄主题,如窑里村挖掘“窑”文化,建设“窑”文化馆;双福桥村再现“福”文化,打造“福”字主题村庄;商墓村以“福音商墓”为主题,营造小镇“湖中湖”“岛中岛”的特色风貌。

  高质量建设风景线。对全区主要交通干道进行整治提升,打造“一段一景观、一路一风情”的风景线,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建成8条美丽乡村景观线、16条美丽乡村精品路,涉及道路里程190公里,美丽交通网络全域贯通。同时,结合人文与自然特色景观,提炼出10大主题特色,如笔墨书香景观线体现湖笔文化、苕溪浮霞景观线展现西苕溪特色自然景观元素等。将美丽乡村景观线贯穿该区所有乡镇,串联起沿线100多个村庄,切实把一个个乡村、一条条道路变成一处处美丽风景。

  高质量建设示范片。大力推动南浔全域景区化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串点成线基础上,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片区建设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勾勒农村全域美的生动画卷。如石淙镇全力打造石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示范片区,进一步做强三产融合发展,先后引进生态农业企业5家、乡创客37人,并通过举办花海龙虾节、梦幻灯光节等节庆活动,吸引游客50余万人次,形成了以生态宜居为引领、以兴业富民为导向的乡村振兴南浔“金名片”。

产业蝶变,化传统养殖为特色优势

  “乡村振兴,不只是村容村貌整治,更是要找到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从整体上带动乡村的综合发展。”南浔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南浔区充分挖掘自身产业优势,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和特色农业齐头并进,通过产业带动激活了乡村振兴源动力。

  规模化带动。制定出台《南浔区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打造农业产值百亿强区为目标,着力推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通过持续的政策引导,使特色产业在规模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同时(稻虾综合种养、跑道鱼均居全省首位,设施化柑橘居全省第一),也使产品充分掌握了市场话语权,种养效益进一步得到提升。

  市场化拉动。通过转变传统统货销售模式,大力发展休闲采摘、电商配送、农超对接等多元化销售渠道,建立合作经营、“加工企业+种养殖单位”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如和孚镇盛江农场积极打造“盛素红”跑道鱼品牌,通过育优鱼种,产品实行订单销售,售价高于市场价格20%,亩均产值增加10000元,亩均利润增加5000元。仅跑道鱼实现年产量3000吨,销售额超9000万元,年利润超3000万元。同时,立足生态底色,坚持“三产融合”,积极融入美丽乡村、旅游景点、景观线、休闲采摘等元素,着力打造富民强村新样本。如双林镇向阳村借助乡贤资源,2019年开始与上海铁路局展开合作,引上海资金发展美丽乡村,以“房屋租赁+资源共享”的形式,建设疗休养基地,每周五、六、日集中接待铁路职工疗休养业务,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帮扶化推动。进一步健全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合作经济体系,在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通过搭建平台、投建返租、村企结对、投资入股、保底收购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农合联改革服务三农的综合效益。通过村集体联合组建强村公司,承接公共财政投入项目,包括乡村公路绿化养护、道路河道保洁、农村垃圾清运、物业管理等劳务服务类项目,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如练市镇23个村于2019年11月成立练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区农合联合作开展“红美人”柑橘种植。通过统一建设、社会托管、保价收购等方式,薄弱村每年经营性收入可增长10万元以上,切实提升了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治理蝶变,化物理叠加为化学融合

  南浔区坚持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为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打下坚实基础,切实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强化党建引领。探索实施党组织领导下的“五管”乡村治理机制,即村内工程群众管、村内三资留痕管、村内企业联动管、村内权力公开管和村风民俗大家管,推动形成了良好氛围。不断深化“六老六大员”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党员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乡村治理注入生机活力。目前已累计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52个、市级全覆盖,建成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省级善治示范村28个,创建各级先锋示范村党组织112个。

  突出基层治理。强化村级三资管理水平,制定《南浔区农村集体三资工作管理办法》和多个监管办法,建立1+N农村“三资”监管模式。规范村级事务“五议两公开”决策机制,不断完善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监督的渠道。如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震华作为和孚镇荻港乡贤会的总顾问,全面指导荻港美丽乡村建设;乡贤徐敏利经营的荻港渔庄,吸收了当地300多名村民就业;浙江湖磨抛光磨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嵇兴林自掏腰包200多万元,出资建设村文化礼堂,无偿给村民使用。

  坚持以文化人。通过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重塑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深化文明乡风建设,注重培育醇美乡风,倡导设立慈孝榜、光荣榜、好人榜,推行成立道德评判团、乡风评议团等群众性组织,切实发挥德治的春风化雨作用。培育精神文明建设特色品牌,建成145个家风标识站点、300多个“最美家风+”示范典型、6条特色家风文明风景带,实现点、线、面融合贯通。开发地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展示辑里湖丝、善琏湖笔、熏豆茶、锅糍等当地特色产品的制作技艺,改进湖笔制作、剪纸等手艺,呈现新型文化旅游形式。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8 水晶晶南浔 遇见新江南 2020-11-23 浙江日报2020-11-2300004;浙江日报2020-11-2300006;浙江日报2020-11-2300008;浙江日报2020-11-2300014;浙江日报2020-11-2300020;浙江日报2020-11-2300025 2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