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

文章导航

何处寄乡愁 诸山暨水间

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之诸暨实践

  何处寄乡愁 诸山暨水间

  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之诸暨实践

  黄丽丽 郦 莎

  “西子故里醉乡村,诸山暨水万象新。”行走在诸暨的山野间,远处群山层峦叠嶂,近处绿水依依绕村郭,菜园花圃妆点着房前屋后,间或可以闻到香榧带着阳光的芬芳……一幅村美人和业兴的美丽村居图令人神往。

  近年来,诸暨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抢抓发展机遇、提亮小康成色,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推进乡村生态、人居、经济、乡风全面升级,奋力打造诸暨特色美丽乡村示范窗口,实现乡村美丽度和群众幸福感双提升。2019年,创成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80元)增长9.2%,增速连续14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1.72:1。

精品示范风光美

  在群山环抱之中坐落着一个红绿相融的美丽乡村精品村,那就是距离诸暨市中心20多公里的同山镇丽坞底村。这个村红色文化浓郁,是诸暨首个农村党支部成立地。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丽坞底村突出“红色”元素,建造了一条2.5公里的红色游步道以及船形水型景观、小森林公园。又把生态休闲旅游和红色旅游结合在一起,“红”“绿”相配,再次提升改造村庄,建造同山镇养老中心,打造融红色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居家养老为一体的“红色起点·七彩山乡”精品美丽乡村。

  丽坞底村只是诸暨西线美丽乡村景观带的一粒明珠。近年来,诸暨立足自身实际,做好“西施文章”,讲述“美丽故事”,打造“西施之眼”“西施之裳”等6条景观带,美丽庭院创建比例达35%,形成“点上盆景、线上风景、面上胜景、全域美丽”的风景长廊。截至目前,诸暨共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8个、绍兴市级以上特色精品村50个。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底线。诸暨以“三清三整三提升”专项整治行动为主抓手,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攻坚战。今年继续针对清理乱堆放、清理空倒房、三线序化、庭院美化等开展自查自改,摸排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短板507个,明确措施及时整改销号。开展农村裸露地面集中整治,通过道路硬化、庭院美化和共建“邻里菜园”“一米菜园”“生态车位”等方式,整治农村裸露地面1935处,面积54.98万平方米。

  美丽乡村的常态化、可持续,离不开长效的管理机制。诸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应用数字化技术抓好垃圾、污水、厕所等关键小事。创新农村垃圾分类“亮灯+亮分”全链条智慧模式,通过终端安装防爆智能化设备,实现“一看二计三预警”;通过“可溯源”分析系统,实时考核农户分类和收运员收运情况。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智慧化运维项目,引入农村智慧寻厕项目,提升使用效率和管理成效。已连续两年获评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连续三年获评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先进县市。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中,守住美丽的山水,也就保留住了那些离乡人对家的思念,对情的眷念。如今,漫步在诸暨的乡村,洁净的柏油路、别致的农家院、清丽的风景线,让人流连忘返,也让更多的游子醉身其中。

内外兼修底蕴美

  “别有小天地,室庐与之静”,走进五泄镇十四都村:沧桑、威严的周氏宗祠,延续了百年文脉;古朴、娴静的马鞍山古民居,积蓄了百年时光。置身其中,眼前氤氲的仿佛是古时景象,当你从旁边弄堂中穿出,老人家洗衣做饭、孩子嬉戏打闹的生活场景猛然映入眼帘,又会忽然把你拉回现实之中。

  五泄镇十四都村已有500多年历史,村域范围内有多处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包括马鞍山古民居、藏绿周氏宗祠等,是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重点保护村落。2019年,诸暨市以五泄镇十四都村为突破口,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新模式的试点工作。不仅对十四都村进行深度挖掘,还引入“树女学堂”项目,投资2000万元,以古建筑“麻车学堂”为主体,打造树女学堂、精品美宿、文化市集三大板块,预计实现年经营收入近500万元。

  “不能把乡村现代化等同于乡村城市化。诸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乡情、乡韵、乡愁是诸暨的宝贵财富,必须将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风光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使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达到完美结合。”诸暨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目前诸暨正按照计划实施3个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和一般村建设项目的保护利用工作,有序推进传统特色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并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推动“以文化人”,着力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在诸暨,一个个农村文化礼堂不仅成为宣传党的理论、普及科学文化、弘扬文明乡风、传递爱心公益的“文明实践大礼堂”,也成为诸暨的文化符号和老百姓的精神家园。

  今年以来,浣东街道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文化礼堂”宣传讲座活动,通过案例提醒村民要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次坞镇将交通安全教育搬进了文化礼堂,通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来切实增强村民交通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有效减少村民交通违法行为;马剑镇建辉村通过打造民俗文化馆,浓缩了全镇的文化遗产、生活习俗和手工技艺……截至目前,诸暨共建成文化礼堂252家,被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重点联系县(市、区)之一(全国仅10个)。

  “有了文化礼堂,我们老百姓有了娱乐场所,闲时下下棋,听听戏,连矛盾都少了。”诸暨老百姓兴奋地说,许多文化礼堂配备了图书室和老年活动室,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场所。还通过各种宣讲活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2019年诸暨全市红白喜事基本无“破例违规”,红白理事会实现全覆盖,平均每场酒席节省5万余元。推进关爱基金持续扩面,行政村全部设立爱心基金,规模达5100余万元。在“两进两回”行动中,已引进乡贤回归项目23个,引导乡贤参建项目1300余个。

融合发展生活美

  每到暑期,位于山下湖镇解放村的米果果小镇就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虾蟹垂钓、珍珠工艺、种植采摘、特色土灶、农业科普……孩子们在这里呼吸来自山野的凉风,采摘大自然馈赠的果实,米果果小镇已成为诸暨农旅融合、文化创新的代名词。

  很难想象,七八年前的这一片土地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湖畈区。米果果小镇的建设者通过“农业+文化+旅游”把一个既无自然景点、又无历史沉淀且抛荒严重的传统农业湖畈区,打造成为国家旅游4A级景区,创造了江南特色的农业田园综合体奇观。

  “农业+文化”“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农业+电商”“农业+品牌”……走在诸暨,你可看到,融合的身影无处不在,深入到产业的每一个环节,而由美丽环境衍生的美丽经济,像春天花草一样,落地生根,随风而长。

  同样是山下湖镇,通过做大做强珍珠产业,打造特色品牌,一个集“珍珠产业+特色旅游+互联网+文化创意+金融资本”于一体的珍珠时尚小镇拔地而起;赵家镇以得天独厚的千年古香榧群、千口古井古田畈、千年古村落等“三千”旅游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多元化业态,使香榧产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鲜活灵魂;暨南街道周村探索客栈民宿模式,将原加工厂改造成集游客接待、历史文化展示、农家产品展销于一体的游客接待中心,打造古装摄影基地,推动产村相融、农旅结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使诸暨的生态环境更加美丽,更重要的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诸暨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介绍,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产值达125亿元,促进农民增收5亿元;打造珠乡湿地梦幻之旅、“千年香榧林,百岁养生地”等农旅结合精品线,2019年乡村旅游收入达2.5亿元以上;开展农产品“直播”销售,2019年珍珠线上交易额达120亿元。

  与此同时,诸暨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制度、金融制度等综合改革,完成国家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激活闲置农房2417幢,吸纳投资17.91亿元。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发放“产权+信用”贷款9393户,贷款余额11.78亿元。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行动,实施基金分红、土地入股等增收“十法”,2019年全市80%以上村经营性收入达30万元以上。

  乡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均等的公共服务以及更多的发展机遇。针对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堵点问题,诸暨实施农村环境补短板专项行动,落实100人口以上的自然村公交线路、饮用水安全、农用电整治全覆盖,加速社会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地质灾害“除险安居”、山塘水库整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保提标扩面,创成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乡村更加舒适宜居。

  小康是一种生活水平,也是一种奋斗的姿态。诸暨将守好“三农”战略后院,丰富百姓餐桌子,鼓起农民钱袋子,美化农家小院子,拓宽发展新路子,在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新征程上展现更加靓丽的诸暨“三农”风景。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20 何处寄乡愁 诸山暨水间 2020-11-23 浙江日报2020-11-2300005;浙江日报2020-11-2300006;浙江日报2020-11-2300014;浙江日报2020-11-2300010;浙江日报2020-11-2300016 2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