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美丽乡村

文章导航

全力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海岛样板

仙岛岱山 美有几重

  全力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海岛样板

  仙岛岱山 美有几重

  余 丽 柴忠堂

  乡村之美,不只风景。

  近年来,舟山岱山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改革创新、担当争先,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县、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省乡村振兴考核优秀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两美浙江体验地等称号。

  从山水美到村居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一幅集绿水青山生态美、乡愁记忆人文美、乡风文明和谐美、产业兴旺经济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海上花园仙岛岱山徐徐展开。

聚焦“生态宜居” 绘就海岛风情之美

  东海一隅,有仙岛岱山。旧时的底蕴,氤氲在岱山的古村落里。

  走进岱西镇双合村,走在当地标志性的石板路上,干净又幽静,外墙手绘的渔民画,让人回忆连连。

  曾经的双合村偏僻而闭塞,村里的劳动力基本上是渔民,村民长年在海上讨生活。如今的双合村,以石头为特色的风景已是资源,随着一个个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投用,游客慕名而来,村民们纷纷回乡创业,乐享旅游发展红利。

  在其中一家民宿,笔者见到了返乡创业青年王梦婷。作为土生土长的双合村人,看到这几年家乡变化发展如此之大,更加坚定了她毕业回乡创业、助力家乡发展的决心。

  “小时候,没有发现村里的石头有啥特色,读书时代,因为村子偏僻,一度有想逃离的念头。”王梦婷感慨,这几年,她亲眼看着村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村庄越来越干净整洁,石文化、渔文化被更好地保留展示,游客越来越多……

  双合村村委主任徐杰也有同感:“过去村里破破烂烂,污水横流的地方随处可见,现在经过改造提升,村民们都说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眼下,随着大桥时代的到来,双合村的开发也吸引了专业的人员、公司、团队来群策群力,更好地规划布景,将石文化这张金名片擦亮打响。

  “去年主要以基础工程为主,开展了古村道修复,农房特色立面改造、村口景观等十几个工程,今年以来重点进行业态打造,完成了可食地景、石头动物园等项目,引入了养生馆、烧烤店、影楼、自助KTV等。”岱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邱仁军说。

  沙洋村的风筝墙绘、涂口村的徐福文化、凉峙村的港湾沙滩、秀北村的白墙黑瓦……行走在岱山,一个个别具匠心又各具特色的村庄,带给人满心欢喜。

  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岱山坚持一岛一韵、一村一景,统筹推进美丽海岛、美丽城镇、美丽风景带、美丽村庄建设,打造“岛岛是花园、村村见美景”的海岛大花园。

  美丽乡村,规划引领。发挥海洋海岛优势,岱山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全省“四大”建设和甬舟一体化,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岱山县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精心绘就岱山乡村发展蓝图。

  打造海岛大花园,坚决贯彻落实《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浙江省海岛大花园建设规划》,按照“平面走向立体、绿化转为彩化、绿地打造花园”的思路,加快东海郊野公园、秀山樱花公园等建设,在岱山,全县省级森林城镇覆盖面达到85%,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比例达到70%以上。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以净化、绿化、美化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为目标,岱山全域开展整洁村庄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村庄整洁、田园整洁、水源整洁。高标准实施渔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确保垃圾分类、“厕所革命”、治水治污扎实到位,实现渔农村垃圾分类乡镇和建制村全覆盖,多次捧得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大禹鼎”,真正变乡村表面风光为表里如一。

围绕“富民兴业” 激发乡村产业之美

  富,让美更有底气,更有生命力。

  产业,是乡村持续美丽兴旺的源头之水。

  岱山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培育富民增收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岱山县长涂镇以建设“智慧长涂、未来社区”为发展目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着力点,积极培育乡村产业,打造海岛未来社区。农旅发展基地、“生态研学”基地、“老兵驿站”、“军港之夜”等一批产业发展项目顺势推进,“未来社区”未来可期。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入挖掘村落文化,加快民宿、渔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发展,制定出台《岱山县支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完善民宿村建设标准、评选办法和奖励办法,培育建设了一批A级景区村、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和海岛民宿特色村。通过创新推出“半日渔夫”“渔家船宴”等特色活动,加快旅游业与渔业深度融合。全县民宿数量从2017年的76家增加到目前的208家,年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形成了“一村一品、连线成片”的发展格局。

  探索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出台《岱山县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盘活闲置农房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制度,明确闲置农房利用条件、发展途径、产业方向及流转管理,盘活利用农房140余套,引进社会资本、工商企业21家。

  筑巢引凤实施“两进两回”,动员和引导在外企业家、高校毕业生、优秀外出青年等各类人才回家乡创业创新,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岱西镇双合村“从前慢”民宿业主陈雪,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企业任高管,看到美丽乡村的良好环境,毅然放弃大城市生活返乡创业,投入400余万元经营民宿,并带动一批群众创业,当选为县民宿协会会长。

  乡村发展要寻找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岱山做活“互联网+”文章。结合鱼鲞干货、鲜活梭子蟹、盐渍花生等特色渔农产品,岱山积极引导渔农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动生产、服务、物流等其他三产,努力实现“渔农民在家创业也能致富”的新型业态发展模式。

  目前,全县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57家,电商服务村2个,以“鱼通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入驻渔船700余艘、采购商5000余家,2019年实现交易额1.2亿元,农村电子商务日益成为渔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实施“四治融合”

展现基层治理之美

  自治,春风化雨;法治,定分止争;德治,润物无声;智治,再添动力。“四治融合”体现了一种邻里守望、人人尊法、民众自觉、高效治理的愿景。

  近年来,岱山县东沙镇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四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逐步凝聚起基层治理合力,让乡村环境越来越美,群众口袋越来越鼓,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

  东沙镇位于岱山本岛西北端,全镇户籍人口16000多人,总户数7500余户。“四治融合”工作的开展为东沙的基层治理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该镇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最美小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多项称号。

  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岱山积极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秩序化渠道,提升治理效能,努力将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更好更广泛地发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今年7月,岱山“东海渔嫂”洁美员联盟、渔安员联盟、代办员联盟等“十大员”队伍成立。她们或者开展码头沙滩等区域环境整治、劝导渔民群众开展海上垃圾分类,或者参与辖区渔业安全防范、港口码头治安巡逻、劝导制止涉渔违法违规行为,或者帮助小岛居民、困难群众、渔民船员开展代办服务,把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个性化“细微”民生需求的方方面面。

  陆上有队伍,海上有“智能”。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岱山全面落实渔船智慧化管理,有效筑牢疫情防控海上防线。岱东镇打造“海上枫桥”防疫版,首推“一地通办”服务,24小时为渔船老大提供员工入舟申请、隔离政策普及、复工申请代办等八大事项服务;引导渔船“抱团防疫”,实行海上疫情防控“按组管理、网格排查”;团结“东海渔嫂”力量,推进联防联治。

  夯实基层基础,岱山全面完成社区村体制改革,实现“并社并账并心”,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依法稳妥推进村社党组织换届工作,东沙镇和岱东镇成为舟山市首批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的试点乡镇。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严格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选优派强乡镇中层和年轻干部组成攻坚小组,“一村一策”破解难题,10个后进村党组织全部完成整转。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岱山坚持基层党建组织网络和社会综治防控网络“双网”融合,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建立“网格支部+网格团队”的“1+X”组织架构。

  推行以民主议事为载体的基层民主协商方式,推广小微权力清单、道德评议会、村民说事。岱山县将坚持美丽乡村海岛风景的定位,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高质量建设岱山海岛大花园,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海岛样板”。

  (本版图片由岱山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22 仙岛岱山 美有几重 2020-11-23 浙江日报2020-11-2300005;浙江日报2020-11-2300006;浙江日报2020-11-2300007;浙江日报2020-11-2300011;浙江日报2020-11-2300008;浙江日报2020-11-2300016 2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