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滨江双创

双创理念:“孵化创新企业就是孵化滨江的未来,做不好孵化器就算不上真正的高新区。”

滨江升级“大孵化器”,为国际化加码

  双创理念:“孵化创新企业就是孵化滨江的未来,做不好孵化器就算不上真正的高新区。”

  升级“大孵化器”,为国际化加码

  ◎张梦月 宋桔丽 周俊杰

  5月27日,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高新区(滨江)赛区决赛上,6个参赛优秀项目和高新区(滨江)现场签约落地意向书。来自清华大学的“阿尔法智联研发”项目负责人曹绪尧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滨江提供的扶持政策很全面,坚定了我们来落点的决心。”

  为梦想,平整出一片适合生根、发芽、成长的沃土,建区的短短20年间,滨江因此集聚了1万多家科技型企业,培育了90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3家上市公司。

  2018年,滨江区实现GDP1350.66亿元,持续保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长,在科技部公布的全国157个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三。其中,数字经济实现收入3070亿元,增长17%,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6.1%,是拉动全区经济的主要动力。

  源源不断的创新创业活力从何而来?作为浙江创新创业策源之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滨江以“大孵化器”的理念孵化培育产业,把全区当做一个大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特色小镇”孵化体系。

  同时,滨江将国际化作为提升孵化质量关键点,通过产业升级带动、创新要素链接和服务高效保障,实现全球创新人才和企业集聚。

  目前,滨江拥有市级及以上科技孵化载体67家,其中国家级19家,有6家载体建有“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境外研发孵化机构147家。

  这些不断迭代升级的孵化器,统筹政府、产业、高校等多方主体力量,整合推动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创业要素融合提升,形成强大的创业号召力、强力的创新创业“磁场”,滋养哺育企业从小苗成长为大树并助其日益根深叶茂。

  孵化“国际化”参与全球竞争

  从规模化发展进入“迭代升级”

  前不久,老牌“数字滨”迎来了全新挑战——今年5月初,滨江发布了“建设数字经济最强区行动计划”,锚定建设全国数字经济最强区目标,到2021年,数字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超4500亿元,强化核心产业链优势。

  创新是滨江与生俱来的基因,也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这里先后诞生了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网易(杭州)、新华三集团等信息经济企业,并成为杭州经济转型中的智慧增长极。企业不断崛起,和创新创业“驱动器”分不开关系。

  26年前,杭州科创中心随着杭州高新区设立应运而生,成为整个浙江最早的有关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多年来,滨江把孵化器建设作为政府推动创新的重要抓手,鼓励大企业、高校院、投资机构、国际中介机构各类优势主体介入其中。目前,由市场化主体主导建设的孵化器占总数达85%、众创空间达100%,孵化载体市场化态势已然形成。

  作为一个“大孵化器”,向外辐射意义重大,孵化“国际化”成为创新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基石。今年5月初,中澳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园在滨江启动,欧洲、新加坡、以色列等地的众多优质企业有意落户园区,半年内该园区企业数量将有望突破20家。

  滨江在利用资本优势、对接高水平海外创业团队的同时,鼓励众创空间和孵化器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招引全球创业项目,并利用当地资源、市场、人才优势,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区域协同发展。

  医疗器械产业研发费用高、周期长,德诺医疗依托海内外专业团队,在海外预孵化后,将其引入国内,通过不断改进后产业化落地。目前,其滨江在孵项目中有2个从国外引进落地,海外有2个项目正在预孵化中。

  作为创新创业“驱动器”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正在从规模化发展进入“迭代升级”的上升时刻——

  截至目前,滨江有3个浙江省海外创新孵化中心、10家具备国际化显著特征的孵化器,同时还有一大批孵化载体正在制定国际化发展计划。累计引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项目26个,在生命健康、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杭州滨江,打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是我们大力推进孵化国际化的目标。”高新区(滨江)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政府“做鞋”助力企业“走路”

  资金政策虚位以待好技术好项目

  瑞典华裔青年陈思去年举家回国,把家安在了滨江,他创办的杭州准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获得了贝壳社近千万元投资。“生活上,很感谢滨江区人才办帮孩子落实就读学校问题,手持外国护照也能上学。工作上,公司已进入正轨,从一无所有到做出样机只花了一年,我很庆幸当初的选择。”陈思说。

  营商环境好坏,直接关系创业成败。当“大孵化器”驶入全球“快车道”,只有做好链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孵化载体服务,才能招引更多高精尖国际化创新团队,保障孵化成果顺利落地。

  在滨江,有一个著名的“鞋论”:“企业好比是脚,脚长了,就要换合脚的鞋;鞋好不好,脚最知道;脚好不好,鞋很重要。”这里有一支最懂高新产业的党委政府团队,把企业当做客户去服务。这些年,为了让“脚”好好走路,滨江做了不少好“鞋子”。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最让创业者头疼的资金问题怎么解决?“只要有好的技术、好的项目,资金、物业都不会成为问题。”高新区(滨江)负责人表示。

  对此,滨江坚定不移推行“放水养鱼”,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减税降负政策,去年全区企业享受税收减免返还等政策总额达266亿元,多年保持在全省前列。

  同时,滨江积极兑现“1+X产业政策”,3年安排产业扶持资金150亿元以上,针对领军企业、成长型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安排了差别化精准支持,意在破解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

  去年底,滨江还出台了“新十一条”政策,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比如提高单个企业担保额度,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融资服务;新设短期帮扶周转资金,化解企业因股权质押过高而造成的短期流动性风险等。

  在依托资本全球揽才的过程中,也能看到政府“有形之手”的身影。比如滨江政府和浙江赛智伯乐投资合作,创新设立众创基金1.0和2.0,先后投资23个项目,累计投资近5亿元。通过基金投资等引进海外项目迁址并落户30余个,包括连连科技、pingpong等。

  “最好的政府,是平时帮忙不添乱,需要服务时立刻出现,而滨江区政府,显然已经做到了。”一直得到企业点赞的政府服务态度也在不断优化,从“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升级成“随叫随到,服务周到,亲清精到”。

  刚刚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迪普科技董事长郑树生由衷表示:“选择留在滨江创业,是一大幸事。政府既像创业公司一样干劲十足,也像春雨一样,默默滋润企业成长。”

  2018年,共有8862家企业在滨江新注册,新增注册资本498.5亿元。创业有风险,滨江政府的态度始终是:褒扬成功,宽容失败,为失败承担必要成本。这一积极态度,得到了众多科技孵化载体的认同支持。

  杭州枫惠六和桥创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海邦对此有共鸣:“有的项目虽然稚嫩,但充满了年轻人的思维和创新性,让人看到他们将此作为终身事业的追求,那么即使运营得不够成功,也应该宽容失败,继续支持他们。”

  优质企业都能拥有楼宇物业

  加速推进名校名院名所工程

  随着滨江积极开展境内外孵化器“双向孵化”,全区已经形成了从科技创新到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品牌塑造的创新产业链条,以及企业从孵化到裂变到产业化、从小微到“瞪羚”到行业领军的创业扶持模式。资本不断积聚,创新主体不断涌现,这也倒逼滨江集聚土地要素,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初夏时节,又一栋大楼在坐拥千亿级的物联网小镇矗立起来——投资约4亿元的矽力杰芯片设计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近期将正式投用。同时,迪普科技、联络互动、康奋威等12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海亮教育、鸿泉物联网等4个新落点项目待开工建设。

  滨江区域面积不大,但为了让企业得到充分发展,政府始终坚持最大限度把土地、空间用于支持产业发展。高新区(滨江)负责人提出,滨江在为优势企业、龙头企业提供足够发展空间同时,也将不断升级扩大孵化空间,“滨江一定确保优质企业在滨江都能拥有自己的楼宇物业”!

  打造6个千亿小镇;建好国家“芯火”双创基地、人工智能产业园、海创基地、智慧双创物联网示范基地和5G滨江联合创新中心……搭建众多平台,是为了帮助企业招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而创业人才独立创业又成就了一个更大创业生态。依托“浙大系”“海归系”高层次人才创业,大企业大平台裂变创新加速。比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高管离职再创业,成功催化出企加云、丁香园等科技型企业。

  有了高精尖科技人才作为基石,滨江加速推进“名校名院名所”工程,推进公共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升级高能级科技资源载体。

  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正式启用,7名院士领衔的6个国家重点研究中心已实质性运行,8个平台项目正在建设中;华为全球培训中心,覆盖华为5G、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数字技术,为全球170多个国家的高端人才提供ICT培训服务,推动全球数字化人才发展。

  高新区(滨江)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我们要把信息经济做得更强、更好,让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更好地发挥出更为强大的效益。另一方面,我们要着力培育新蓝海,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以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从“数字滨”“国际滨”到“梦想滨”,高新区(滨江)致力于打造成为“人们离成功最近的地方”。这个尚在弱冠之年的杭州年轻“新区”,底气和自信来源于崛起的产业和企业。而发展产业、培育企业就像育苗,需要肥沃的良田。

  围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目标,未来的钱塘江南岸将厚植创新创业土壤,“把孵化搞得实实的”,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及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优化资源配置,融入世界创新网络,成为全球高新技术集聚高地之一。


浙江日报 滨江双创 00014 滨江升级“大孵化器”,为国际化加码 2019-06-11 浙江日报2019-06-1100004;浙江日报2019-06-1100006;浙江日报2019-06-1100008;浙江日报2019-06-1100010;浙江日报2019-06-1100013 2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