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景象

河海联运行致远,港产联动享共赢

——长湖申航道的美丽蜕变之路

  之江大地,日新月盛,水系纵横交错,美丽航道如花盛开。

  浙江港航管理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美浙江”和“5411”综合交通发展战略,以水路“五线千里”工程为重点,建设以京杭运河(含杭平申线)、杭甬运河、长湖申线(含湖嘉申线)、钱塘江、瓯江航道为主轴线的水上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加快内河水运转型升级,发展亲水休闲旅游,助推沿江沿河产业经济,打造现代综合交通示范区创建港航样板。

  五条主线牵起美丽航道,从北向南俯瞰浙江,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北部的长湖申线航道。它被誉为“中国小莱茵河”,是湖州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水运大动脉,航道沿线聚集了金属新材、绿色家居、新型建材三个百亿产业集群。

  河海联运带动临港经济,绿色水运点亮生态城市,这条黄金航道正散发光辉款款而来,且看长湖申线经济发展活力带的美丽蜕变之路。

  河海联运大通道

  临港经济新引擎

  干支通达、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串起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带旺了沿河产业和临港经济。

  在长湖申线南浔段沿岸,300多家木地板企业集聚于此,产销量占全国1/3以上,这里是全国闻名的实木地板生产基地。

  “水路运价比陆路要低很多。大型码头就在附近,这样我们生产的木地板就可以便捷而大运量地运出去,对我们而言,这其中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当地一家木地板企业负责人说。

  正是借助这样的优势,像“世友”“久盛”等300多家品牌木地板企业越做越大,成就了南浔“中国实木地板之都”的美名。

  除了做强临港产业集群,这条水上大动脉上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发展核心,打造临港经济新引擎。

  走进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区,临港大道、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电商巨头“唯品会”仓储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这个占地约7平方公里、投资近百亿元的综合物流园区内,汇聚了浙江海港集团、传化物流、铁路货场等铁公水物流业“大咖”入驻,建成后将集铁路港、公里港、水路港、金融港、信息港为一体,实现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无缝衔接,为企业提供物流仓储、报关、金融结算等一站式服务。

  更让人充满期待的是,未来这里还有望直连“中欧班列”专线,并和上海、宁波等大型沿海港口开展水水中转、河海联运,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带一路”战略枢纽。

  不仅如此,以长湖申线为媒,一端牵着内河港,另一端牵着海港,河海港口联姻,驶向“新蓝海”。

  大港牵小港,依托上海港集团与安吉上港资本合作优势,河海联运风生水起。目前该码头与当地40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马士基、地中海、海运、中外运等23家船公司入驻,如今已通达全球2700多个港口和地区,其中300多家企业把贸易做到“一带一路”沿线中的55个国家。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航道从“运石子”向“运箱子”蜕变,湖州先后建成安吉上港、长兴捷通、德清德泰等专业集装箱码头,拥有集装箱航线6条,吞吐量由2010年的不足1000标箱发展到2016年的20.6万标箱,吞吐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国同类型内河港前列。

  今年1至8月,湖州港水运集装箱呈现井喷增长,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8万标箱,同比增长73.1%,创历史新高。

  争当治污“领头羊”

  绿色航道大变身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守得住绿水青山。湖州一手抓长湖申线临港经济再升级,一手树立生态航道新标杆。

  长兴小浦镇位于长湖申线的源头,如今,这里建成年吞吐能力1200万吨的环保型物流码头——南方物流码头,利用原先拆除淘汰下来的众多煤炭、熟料小码头的岸线资源规划建设,变小散码头为专业、规范码头,成为内河集约型绿色港口发展的缩影。

  湖州累计关闭小散码头617座、整改提升码头泊位360座。目前,全市拥有生产泊位875个,创建成星级美丽码头49座。

  这里坚持生态引领,打造绿色水运“快速道”。

  湖州将最美理念融入航道建设、养护、管理各环节,大力推广运用生态护岸、U型板桩、钢板桩和钢结构桥梁新技术,建成湖嘉申线、长湖申线湖州段两条千吨级航道,其中湖嘉申线湖州段航道建设工程被评为全国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和全省“十大生态交通示范项目”,并成为全省首条“五水共治”生态样板航道。

  这里立足生态优先,争当绿色治污“领头羊”。

  为强化源头监控,湖州借力“五水共治”,推进“三不一推”船舶防污,实行“三废”上岸,尝试政府购买服务,建成了集油污泄漏处置和油污水、生活污水收集于一体的多功能船舶;探索建立海事、船检、环保、建设等部门联动防控船舶污染长效监管机制,船舶和码头生活垃圾储存容器配备基本全覆盖;大力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淘汰落后运输产能,累计完成拆解船舶729艘,运力规模和单船平均吨位均位居全省内河前列。

  湖州全面启动“绿色交通港口岸电工程”,长湖申线南浔、城东、吕山及湖嘉申线和孚等5个水上服务区岸电项目建成投运,实现船舶停泊期间“零排放、零油耗、零噪音”。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沿河风景也越扮越靓。湖州加快建设沿河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打造高颜值“最美航道”,提升沿岸农村百姓的生活品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

  青山流金,绿水淌银。省港航总体布局,将长湖申线打造为科创产业走廊和自然风景走廊,实现产业+生态领域整合式腾飞,长湖申线正在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临港经济发展“双赢”,为全省美丽航道建设树立产业品牌旗帜、绿色生态标杆。

  2016年10月,交通运输部批复了湖州创建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这里成为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在江海河联运体系建设、港产城联动发展、绿色智慧水运发展等方面提供示范,加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内河水运转型发展“湖州经验”,将引领全省乃至全国内河水运转型发展。

  湖州市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先后被纳入交通运输部批准的浙江省交通运输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十三五”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浙江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方案。

  通过“示范区”创建,湖州深入推进内河水运转型,到2020年,湖州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的“六大体系”基本建立,“八大任务”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建成能力充分、衔接顺畅、安全便捷、绿色智能的现代内河水运体系,初步形成内河水运、临港产业、生态城市融合发展新格局,为创建现代交通示范区提供内河水运样板。

  而以湖州市创建国家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为契机,浙江港航将加快促进港口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型,航道向标准化、网络化转型,运输方式向集装箱河海联运、多式联运转型,行业发展向绿色、智慧、可持续转型,水运经济向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协调发展转型。通过政策引导,推进散改集、陆转水,加大内河集装箱发展力度,实现内河港口与沿海港口融合发展,加快水运提质增效升级。

  走好水运新征程,书写转型新篇章,这仅仅是开始……


浙江日报 景象 00011 河海联运行致远,港产联动享共赢 2017-09-11 浙江日报2017-09-1100009;浙江日报2017-09-1100011 2 2017年09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