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酷农业

曾记否,
钱塘板盐滋味

  萧山头蓬盐场,是儿时曾无数次去过的地方。来到头蓬街上,走到东街的南沙大堤上向东望,一望无际的滩涂上摆满了一块块盐板。盐板里盛满了卤水,有的盐板已晒干,剩下晶莹可爱的颗粒,拈一粒放在嘴里又鲜又咸,这便是钱塘江与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盐。少了它,这世界就产不出佳肴。

  萧山故名余暨,据《乾隆萧山县志》:余暨以其地能产盐故名,而王莽改余暨为余衍,亦即盐官斥衍之说。从史志上看,萧山的地名由来与盐肯定是有关联的,这产盐之地其实就在南沙,也即现在老百姓所说的沙地。

  沙地东西北三面濒临钱塘江,隔江与余杭、海宁两地相望,境内大部分地区系钱塘江故道和江涂围垦,属沙土平原区,土地属潮化盐土。历史上钱塘江两岸的产盐区,因经常坍江改道而变迁,但江盐产业历经千年未曾中断。

  钱塘江真是条奇怪的江,不仅潮水成了天下奇观,潮水的卤质又可以晒成鲜美无比的江盐,这是因为江水中的盐分,由杭州湾的潮水带来,由于受上游淡水的混合,水中含咸度为8.5%左右,又因为白地沙滩属沙性土,底下没有粘土层,盐分容易流失,所以盐的制作工艺和盐的品质,与海盐有很大不同。

  老祖宗制作盐,不是晒而是煎。煎盐的过程为刮泥、淋卤、灶煎。而到清咸丰年间,草荡柴薪日贫,始改为刮泥、淋卤、板晒,故称“板盐”。

  秦汉之际,钱塘江河口水面辽阔浩瀚,赭山、河庄山、岩门山等处皆在海之中。自唐、宋以来,杭州东南才有辽阔的沙地与赭山连成一片。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南阳岩门盐场为海宁县八大盐场之一,与河庄蜀山盐场齐名,名列第四,当时谓“蜀山岩门亭灶相接”,总称曰蜀山岩门盐场。

  遥想当年,从岩门到蜀山这一广袤沙地,有多少土灶,有多少块盐板,男女老少齐上阵,盐民用特制的工具拖刀刮咸泥,让咸泥在阳光下曝晒一天,用泥耙堆成泥丘,再把泥丘状的咸泥挑到装有木桶旁的坨头边淋卤。

  淋卤又是一件十分智慧的事情。记得有一年,我在一所中学做讲座时,曾被学生问及咸泥怎么变卤水,当时只能含糊回答:卤水是从咸泥里过滤淋出来的。幸亏后来有位化学老师脱口背出了公式,方才用科学原理解释了这一变化过程。

  等到天气连续晴好的日子,晒盐才能真正开始,否则辛苦得来的卤水被雨淋湿,晒盐一事就泡汤了。其中的辛苦难以用文字表达,但你可从盐民黑色的皮肤上窥见一二。头顶毒辣的日光,走在滚烫的土地上,光是想一想,这感觉都让人透不过气来,可偏偏滩涂上又沒有遮荫的地方,盐民们个个汗流浃背,连饭都只能由女人和小孩送来。

  到了民国十七年(1928年),由于坍江的情况更为激烈,导致白虎山北、小泗埠等20余个村落相继沉入江中,岩门、蜀山盐场不复存在,只存下头蓬和新湾东升盐场。20世纪60年代中期,钱塘江滩涂大规模围垦造田失去了晒盐环境,头蓬盐场的盐民迁移到红山农场,在那里也以晒盐为生,再后来才从盐民转为农民。

  如今,钱塘江板盐制作技艺已成功申报成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着这样的机缘,千百年来钱塘江畔盐民的劳动智慧,终于得到进一步传承,为更多人所知晓。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酷农业 00020 曾记否,
钱塘板盐滋味
2016-06-28 1656324 2 2016年06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