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荣获省科技重大贡献奖的三位科学家都说了这句话——

这些年我只做一件事!

  编者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需要专注于工作、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一个渴望伟大复兴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拥有创新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民族,从王建安、潘德炉、程式华为代表的广大浙江科学家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精神,也看到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好未来。

荣获省科技重大贡献奖的三位科学家都说了这句话——

这些年我只做一件事!

  本报杭州3月23日讯 (记者 李月红 通讯员 郑芬芳 方序) “这些年来,我只做一件事!”这是记者3月23日采访省科技奖励大会上获得重大贡献奖的科学家们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王建安,浙医二院教授、主任医师。32年来,他只钻研一类疾病——心血管疾病。

  潘德炉,海洋二所研究员。39年来,他只优化一项成果——做出更好的海洋“千里眼”。

  程式华,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30年来,他只种一种作物——杂交水稻,不断选育更高产、更优质、更安全的种子。

  一生只做好一件事。这三位有着工匠精神的科学家,常年专注于探索科研之极致,在生命医学、海洋探测、遗传育种三个科学领域,不断刷新“科技浙军”新实力,垒筑创新浙江新高度。

  王建安:

  把手术做成艺术

  “下个月,心血管医学史上将诞生第一个自主创新的经导管‘中国瓣膜’,还是浙江造!”在23日的省科技奖励大会上,王建安抑制不住内心的自豪。

  这意味着,从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再到医疗器械研发,我国心脏介入治疗突破了完全自主创新。他表示,多年来,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这项重大科研技术一路绿灯支持,今天他无愧重托做到了。

  心血管介入是一门治疗心脏疾病的手艺。30年科研,作为医学科学家的王建安,创新了许多“技近乎道”的临床案例,听听就有种科幻照进现实的感觉:

  比如,心脏瓣膜疾病,位列老年人心脏疾病第三位,王建安带领团队研究不开刀方式,向动脉借道,给心脏换“门”,一举突破国际医学界对这个领域的治疗禁忌。这是另辟蹊径。

  比如,他和他的团队使用了一种特殊“胶水”,用于修复心脏创伤。对于严重的扩张型心肌疾病患者而言,心脏移植不再是他们的唯一出路。在全国6例成功病例中,其中有5例来自王建安团队。这是创新发明。

  比如,医学界为心脏疾病用不用支架争得不可开交之际,王建安想的却是如何更科学地使用支架,通过对700多个样本对比研究,得出科学结论“由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来裁定要不要放支架”,并争取到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将这一检测纳入医保。这是人文情怀。

  “做临床医学研究,一定要多上手术台,每一例病例都是一个科研样本。”王建安认为。多年来,找他看病只需挂普通的专家门诊号,不出差的日子尽量多上手术台,每一项新成果上手术台前,他和团队成员都会进行无数次的全方位模拟训练……

  在他主导下,医院建起大小动物实验室、细胞治疗实验室等基础、临床前、临床应用以及临床交叉的完整的科学研究链,他带领的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省科技进步奖。在最新一期的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循环研究》上,封面文章即为他的团队关于心肌梗死干细胞治疗顺利完成大动物实验、即将进入临床阶段的报道。这些科研积累让他和团队一步步跨入国际心血管医学前沿领域。

  专研医学研究,需要无限认知疾病的敬畏态度。王建安说:“医学科学家,是在未知生命领域,一点一滴地创造这些经验,将个人的力量几何级地放大。这是我要一直走下去的路,创新、再创新,丝毫不敢松懈。”

  潘德炉:

  潜心望海千里眼

  “一辈子没改过行,只做了海洋遥感一件事。我把它当成自己的娃娃,抱着她,走到了71岁。”见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二所研究员潘德炉,这是他告诉记者的第一句话。他说,自己一辈子最大的官,就是课题组组长。

  “一生与海洋打交道,最难忘的经历有两三件。”我们的采访,就从院士的回忆开始了。

  第一段经历是,上世纪80年代末,潘德炉前往加拿大学习海洋遥感技术。回国过海关后,他用一根扁担从北京挑回了几十张存储国外遥感技术资料的磁盘,这是我国第一次有了系列的水色卫星遥感资料。

  通过逐步学习,他开始牵头建遥感地面站,接收美国海洋水色卫星资料。他极力推动研发自主海洋卫星。2002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用于海洋环境探测的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A”发射成功,实现了零的突破。

  “科技的真正发展只有靠我们自立自强。”这是潘德炉的第一个感悟。

  第二段经历是,我国的海洋遥感处理资料能力超过了国外。在国际学界,人造卫星有个盲区:看得见中国的海洋,测不准中国的海洋,一大原因就是我国沿岸大部分海区水体浑浊,海水成分十分复杂,再加之大气的雾霾和灰尘。

  30年来,潘德炉和他的团队通过从水面到水底几百米到几千米剖面的水光学测量,获得大量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引用到遥感辐射的模型,并采用多光谱的反演方法,大大提高了沿岸水体校正的精度,优于美国提供的专用软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3年,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遥感技术要应用到多个学科知识,创新的根基就在于有一个好的团队融合。今天这个奖是给我们整个团队的。”这是潘德炉的第二个感悟。

  第三段经历是,遥感“千里眼”驯服了浙东海域。近年来,海洋污染、赤潮减灾、海洋开发成为我省海洋战略着力解决的三道难题。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海洋环境监测人员不用只靠出海取样的传统监测方式,实现了用卫星遥感监测我国近海水体的水质状况,成本大大降低,既准又快。全国七成赤潮发生在东海,潘德炉建立赤潮实时监测系统,解决了赤潮发生中心位置、范围和种类监测的关键技术。最近他又在为浙江打造智慧海洋提供科研支撑。

  “哪个国家掌握了科技竞争力,就掌握了海洋主控权。我理解的创新是一种使命,不是一个口号。”这是潘德炉的第三个感悟。始于他一人之力,如今海洋卫星遥感技术已在我国的海洋安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中广泛应用。

  程式华:

  只愿天下粮满仓

  采访程式华时,他正在回复一条短信。朋友来咨询:什么是好的米。他回过去:冷而不硬、软而不黏、有香味。

  11字,字字鼎钧,勾勒出这位农业科学家的三十载科研道路。

  作为科研人员,程式华的第一步是“幸运的”——研究生毕业分配就进入中国水稻研究所,并且进入了杂交水稻遗传育种这个尖端课题组。彼时,籼粳交是选育高产水稻品种的一条潜在技术途径,全球水稻科学家都在致力于解决这一技术存在的植株过高、生育期延长和空瘪粒增多三大前沿难题。

  创新往往是不按常理出牌。年轻的程式华大胆设想:俗语云“树老先老根”,把根系培育强壮了,作物结实率会不会就高起来?

  然而,在当时科研界看来,研究水稻的根完全是痴人说梦。发散性思维极强的程式华想到了新办法:所里曾研发出“水上种稻”技术,何不把此技术应用到根系研究上?

  通过广泛测交,程式华团队摸清了籼粳稻杂交比率,从中培育出新品种“协优9308”,次年就实现了亩产789公斤的好收成,开启了我国探索超级稻育种的开端,这也是第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沿着水稻根系科研的深入,至今他的育种团队已育成杂交稻新品种20多个。

  “能持续获得这么多科研突破,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支持。”程式华告诉记者,28年来,省有关部门对他领队的科研资助规模从起初50万元发展到目前整个水稻育种专项每年700万元。“长期稳定支持一个项目,这在国内绝无仅有”。

  大概是所有动脑筋的时刻都给了埋头攻关,对于这位淳朴的农业科学家而言,他的科研生活要“无趣”得多。他告诉记者,在科研经费最困难时期,团队为了省钱,一路火车汽车轮船辗转颠簸到海南,数百上千公斤收获的种子再靠科研人员自己肩扛背驮回来。“但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这些年我只做一件事! 2016-03-24 浙江日报2016-03-2400006;12840154 2 2016年03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