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文化

一家猴戏 四代猴王

——访美猴王六小龄童

  依然是那袭红色套装,依然是那张英俊的脸。丙申猴年春节,浙籍著名演员六小龄童无疑是全世界那只最活跃的花果山“美猴王”。特别是现身纽约和在辽宁、北京卫视春晚的精湛表演和敬业精神,广受电视观众、微信朋友圈的好评点赞。

  说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就会想到绍剧,就会想到“南猴王”六龄童。正如说到《西游记》,就会想到“美猴王”六小龄童一样。对这个传说中的猴王世家,人们有太多的好奇。元宵节前,本报记者马不停蹄地陆续走访了六小龄童先生、绍兴绍剧艺术研究院、省剧协等,为大家还原这“一家猴戏、四代猴王”的艺术人生。

  六小龄童:

  跃上国际舞台的美猴王

  “前几天刚在香港出席第九届‘校园之星’青少年艺术展演活动,为猴戏寻觅心仪传人,这个春节嘛……”随着六小龄童的讲述,记者跟随他沉浸在猴年新春那一幕幕中。

  追着春光,翻着筋斗,六小龄童跃上美国“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的大舞台。

  快看呀,大圣降临,顶冠双翎;熔岩为甲,挥焰成袍。在漫漫取经路上,美猴王已不知不觉陪伴了我们整整30载春光。舞台上,依然不变的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火眼金睛和那飒爽的英姿——

  纽约时间2月4日晚,在美国纽约“Fire Monkey 群星演唱会”上,只见六小龄童身披锁子黄金甲,手持如意金箍棒,一句“俺老孙来也”引得全场掌声雷动。猴年春节前夕,美国纽约观众有幸在舞台上目睹了六小龄童版齐天大圣的风采。

  纽约时间2月5日上午10时,六小龄童又现身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和纽约帝国大厦联合举行的点灯仪式,由中央美院设计的具有中国视觉元素的红色、金色彩灯点亮帝国大厦,让大厦顶部的那些猴子图像炫彩夺目——从帝国大厦到林肯艺术中心,从贾维茨国际会展中心到哈德逊河84号码头,纽约市2016中国“猴年庆典”系列活动,让中国年节文化走进纽约民众的生活。

  纽约时间2月6日,当纽约民众按惯例齐聚时代广场欢庆中国传统新年到来时,六小龄童带领着自己的“猴子猴孙”,以一场改编自京剧猴戏的快闪表演“大闹”时代广场,与现场市民和各国游客互动嬉戏,并邀请当地儿童戴上京剧“美猴王”脸谱面具一同表演联欢,让大家亲身体验中华生肖文化的无穷魅力,传递中华民族对世界的新春美好祝福。

  “我一直说我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幸福的演员,连美国好莱坞的演员都不敢拍着胸脯说这样的话。”六小龄童将他的成功归功于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

  北京时间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晚,六小龄童表演时长近3分钟的《金猴闹春》亮相辽宁卫视春晚,孙悟空、花果山、天宫、七仙女,全息技术展现魔幻视效……观众们首先看见的是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薅一根猴毛,吹一下,想变出多少只猴子就有多少只猴子,再根据《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导演又设计了孙悟空腾云驾雾与七仙女相遇的情节,一幅叹为观止的天宫景象呈现在观众面前。导演李多深情地说,这个节目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记忆,不仅是对六小龄童老师的猴戏表演艺术的一种创新,同时也是对猴戏文化的传承。

  2月8日农历大年初一,北京电视台春晚与全国观众见面。比台前更感人的是幕后:只因齐天大圣头上插的雉鸡翎过长,为了防止穿帮影响演出效果,六小龄童在升降台上蹲伏候场。总导演孙仝表示,人们在猴年春节最想见到六小龄童,与六小龄童这些年来在“西游文化”上不遗余力的执著劲头是分不开的。他始终保持着在广大观众心目中的那个完美形象。

  可不,六小龄童曾3次登上春晚,分别是1988年、1992年和2004年。1988年第一次上春晚,是因为当时《西游记》正在播出,影响巨大,央视春晚组就邀请了剧中师徒4人;1992年,六小龄童与父亲六龄童章宗义携手亮相,在“今夜星辰”段落中,演了一出“父子美猴王”的故事;2004年,六小龄童与北猴传人李阳鸣同台合作《金猴闹春》,当年南北猴王传人聚首的画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然孙悟空不单纯是一个普通的猴,而是人格化的。”六小龄童告诉记者,演绎这个神、人、猴合一的形象,无论是“人学猴”还是“猴学人”,其中蕴含的是中国艺术家对经典、对文化的执著追求。

  六龄童:

  奠定章氏猴戏的南猴王

  你可知道,章氏“美猴王”有多少?

  绍兴章家,四代人与猴戏结缘——清末,六小龄童的曾祖父章廷椿在农闲时耍耍猴戏,人称“活猴章”;祖父章益生把绍剧猴戏发扬光大,成为“赛活猴”;父亲章宗义6岁学艺,艺名“六龄童”,是奠定章家猴戏的关键人物,有“南猴王”美誉;二哥章金星本是父亲的衣钵传人,称“小六龄童”,却因病早逝,于是“六小龄童”章金莱接过金箍棒,成为猴王家族第四代代表人物。

  章益生是名成功的戏曲班主,在上海开办了老闸大戏院,并把绍剧戏班“同春舞台”带到上海,主演绍剧。

  六小龄童告诉记者,父亲是家中最小的儿子,祖母对其极其疼爱,嫌演戏太苦,一直不同意他学戏。6岁那年,章宗义在哥哥七龄童向祖父的极力游说下,得以首次在上海登台,演出的剧目是《霸王出世》,角色是“小霸王”。第二天,“六龄童”艺名被正式印上了演出说明书。随着影响越来越大,六龄童的名号从此在上海滩打响,并最终走向全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上海局面混乱,同春舞台搬至杭州,1953年更名为同春绍剧团。1956年,因大多班底成员的家人都在绍兴,同春绍剧团回到绍兴,更名为浙江绍剧团,成为当时全省5个国营剧团之一。

  对此,六龄童嫡传弟子、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著名演员刘建杨很自豪:恩师六龄童担任了浙江绍剧团的第一任团长,艺术巅峰也随之到来。

  省剧协副主席谢丽泓回忆道,让绍剧团一举成名的,是重新排演了由七龄童自编自导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取材于《西游记》的这出戏,分别由六龄童、七龄童和筱昌顺3位剧团台柱饰演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

  一出剧救活了一个剧种。1960年,浙江省委宣传部和文化局共同成立了电影剧本修改小组,召集杭州大学中文系师生,逐字逐句修改剧本。1961年上映的彩色戏曲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不仅获得了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同时发行到全世界72个国家,为国家换取了相当数量的外汇收入。至今,记者还在绍剧艺术院听到这样的说法:当时我们的电影,是出口到国外换大米白面的。

  在刘建杨的记忆中,直到1980年,六龄童才重新出山,带团到杭州演出《火焰山》引起轰动。

  绍剧艺术院的演职员们不会忘记,1998年年底,六龄童在越南最后一次登台,精彩极了。

  那是在越南胡志明市的剧院,六龄童与六小龄童参加胡志明市建市22年纪念演出时,父子同台演出《父子美猴王》。精瘦的六龄童在台上腾挪翻滚,熠熠生辉。一招一式尽显功底,哪里像70多岁的老者?

  演到精彩处,六龄童双腿开立,钉立于台中央,手腕处逐渐用力,由慢到快,在四两拨千斤的翻转中,把一根金箍棒舞得卷起风来,而他自己则在一片炫目红光的笼罩里若隐若现。他头顶上的双翎飞速舞动,掠过剧场里的昏暗,左一道,右一道,划出阵阵金光。南猴王的峥嵘岁月,尽在这一片炫目里。

  压轴的动作是猴王空翻后单腿跪定。六龄童空翻时十分利落,但毕竟年事已高,落地时已经无法将上身控制到位,略有前倾。身边的六小龄童不动声色地一把将他扶住,两代美猴王旋即踏准了节奏同时扬首,神采奕奕地亮相。花果山上的小猴子们把锣鼓擂得震天响,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戏演完了,六龄童在台上眨眼顾盼,流连不去,以答谢观众厚爱。演猴戏的人格外明眸善睐。他的眼波随身段流转,舞台那么绚丽,而最晶莹明亮的却是那两道目光。这究竟是多年打磨的神韵,还是谢幕之时的泪光?

  那一刻,竟在这嬉笑诙谐的猴戏里看出庄严来——老先生真是唱了一生好戏,“一上台,就下不来了。”

  2013年11月,六龄童在第13届中国戏剧节上获得“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是我省至今唯一荣获此奖项的戏剧名家,这是戏剧类的最高奖项。消息传来,绍剧团全团上下都很受鼓舞。而获奖不过两月,一代南猴王却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亿万观众。2014年1月31日,著名绍剧表演艺术家六龄童病逝于绍兴,享年90岁。

  送别那天,水乡绍兴飘起了细雨,记者挤在人潮中,泪水模糊了采访本上的笔迹:六岁从艺梨园武生南章北李火眼金睛龙传人五百年凤毛麟角,二六登台绍剧国宝郭诗毛和高风亮节中华魂千秋岁绝无仅有……

  小六龄童:

  坚持就能成为“孙悟空”

  回望历史,风烟中总会发现一些不该被遗忘的名字——小六龄童,是六龄童的第二个儿子。

  绍兴人一定不会忘记那张著名的照片——周恩来总理把一只天真无邪的“小猴”抱在肩上开怀大笑。这“小猴”就是小六龄童。如今,这张照片就挂在六龄童位于绍兴八字桥的家中。

  那是1957年12月15日,周恩来总理在上海陪同缅甸总理吴奈温观看绍剧团演出的《大闹天宫》,其中六龄童扮演孙悟空,七龄童扮演杨戬,小七龄童扮演哪吒,小六龄童扮演罗猴。

  “其实,我最早的启蒙老师不是父亲,而是大我11岁又早逝的二哥小六龄童。”六小龄童说,就在病危住院期间,只要二哥精神好一点,还会坚持对他讲述《西游记》里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有趣故事。

  小六龄童是得白血病去世的,“临终时,他对我说:我就要死了。”

  六小龄童问:死是什么意思?

  小六龄童答:死就是你再也见不到我了。

  六小龄童问:那要怎么样才能再见到你。

  小六龄童答:如果你演成了孙悟空,你就能见到我了。

  “当时我只有6岁,正是那句话,指引了我的学艺之路,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就。”每当感到沮丧的时候,六小龄童总会想起他的二哥,想起那些病房中的日子,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着他继续前进。

  后来,在中央电视台、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等合拍的8集电视剧《猴娃》里,六小龄童扮演他的父亲六龄童,深情讲述了二哥小六龄童短短17年的艺术人生。

  艺无止境,学海无涯。直到1978年,浙江省昆剧团公开招考,六小龄童成了一名昆剧演员。他一边学昆曲,一边继续随父研习绍剧猴戏。

  章氏猴戏一直是口传身授,没有秘籍可言,也没有教科书提供。六小龄童说这种教授方式虽然很受局限,但章家更希望的是猴戏可以百花齐放,在不同风格的戏曲艺术中出现:“我父亲早就说过,猴戏不姓章,台下十年功的戏曲演员,会耍棍子、会翻跟斗还远远不够,手、眼、身、法、步,猴、神、人,缺一不可。”六小龄童明白,应该忘却自己,留下的是孙悟空的灵魂。

  也就是在30年前,因成功饰演电视剧《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角,六小龄童这个名字在中国变得家喻户晓。自开播以来,《西游记》重播3000多次,成为全世界重播次数最多的电视剧之一,六小龄童饰演的美猴王也成了难以逾越的一代经典。至今,面对仍在山西卫视播放的《西游记》镜头,六小龄童形容当年拍摄时,如被压在五行山下般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幸好父亲给我拍了1000多张照片,其中有各种孙悟空的造型,举棒子的、活蹦乱跳的、高兴痛苦的……孙猴子所有的动作,被父亲全部拍成了照片。”为了演好孙悟空,他还专门养过猴子观摩思考,向猴子请教……

  “在我们家,猴子是我们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朋友,你必须跟它朝夕相处,才能捕捉到它的各种神情、状态。”六小龄童说。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记者采访六小龄童那一天,正是创作《西游记》主题曲的著名艺术家、词作家阎肃走的日子。六小龄童深情缅怀:阎肃先生的一生活出了精彩与辉煌,留下1000多首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必将载入史册,鼓舞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一路走来,肩负着几代人的期望,六小龄童自己不也正是这样执著艺术、奉献人生吗。

  丙申猴年,猴王大吉。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3 一家猴戏 四代猴王 2016-02-22 12808021 2 2016年02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