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天下

我极地科考船有望添“新兵”

  新华社上海1月5日电 (王琳琳) 我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正在南极等待着“天时地利”之际破冰突围,牵动着人们的心。记者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获悉,目前我国已批准了建造新一代极地考察破冰船的计划,确定了“中外联合设计、国内建造”的基本原则,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也已展开。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表示,与“雪龙”号相比,新一代极地考察破冰船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在破冰能力方面,新船不仅能够处理1.5米的冰层+30厘米的浮雪,而且能在两极混有浮冰的海水中终年作业,对海冰的破行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机动能力方面,新船长度进一步缩短,不但船头可以破冰,船尾也可以进行破冰。这样,一旦遇到复杂冰情,新船无须掉头,向前还是向后都可以进行破冰,大大增加了船体的机动性和安全性。

  在操作稳定性方面,新船既能在低速航行状况下原地回转,也能在符合环境条件的无冰海域下实现动力定位,航向的稳定性更好。

  在动力系统、甲板面积、实验面积等调查船要件方面,新船都达到了优越的设计水准,调查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也大幅提高,调查能力将远远超过现有的极地科考船。

  “未来,我国有望进一步增加南北极海洋调查的航次和作业时间,继续完善针对南大洋地区和北冰洋地区的现场科考和保障能力。新一代极地考察破冰船的投入使用不是对‘雪龙’号的替代,而是对它功能的一种增补。”曲探宙说,“雪龙”号的优势在于强大的运输能力,未来,它将更加注重对科考站区物资的补给和人员的运输。而新船的优势在于进行科学考察,未来在配合完成部分物资补给任务的同时,它将开展更多、更有效的现场多学科综合考察项目,成为新的“移动科考站”。

  曲探宙介绍,此次“雪龙”号被浮冰围困,主要原因在于遇到了南极冰层中碎冰的叠加与挤压,“有的地方会形成像一堵墙似的‘冰坝’,在这种碎冰和浮冰中航行,力的传导和对冰层的冲击力会大大减弱,很难形成破裂的水道,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雪龙’号对冰层侧向挤压能力的发挥。”

  “雪龙”号是我国第三代极地考察破冰船,目前正在执行第30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原为北极地区多用途运输船,后改装为极地科学考察运输船。从1994年服役至今,“雪龙”号已先后11次赴南极、4次赴北极执行任务。

  由于建造时间较早,“雪龙”号与目前国外先进的极地考察破冰船相比,已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距。其破冰能力局限在处理1.2米的冰层+30厘米的浮雪,破冰的“武器”集中在船头,主要是借助坚固的船头以及船头上锋利的冰刀把冰压碎。但是,当遇到厚的冰脊时,这种破冰方式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不仅破冰速度慢,有时甚至会“骑冰难下”。

  曲探宙说,“雪龙”号肩负开展南北极科学考察的重任,又得同时兼顾对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以及新建泰山站的后勤物资补给和人员输运,单靠一艘科考船难免“力不从心”,亟待新一代极地考察破冰船增补助力。


浙江日报 天下 00005 我极地科考船有望添“新兵” 2014-01-06 3324671 2 2014年01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