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欧洲如何搞定“马肉”风波
俞剑弘
与欧洲的“挂牛头卖马肉”事件相比,最近曝出的江苏不法商贩“老鼠充羊肉”案,在恶劣程度上当然更挑战公众的神经极限和底线,但本质上仍属同一类型。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们面对的烦心事日益趋同,因此,看看欧洲如何搞定“马肉”风波,应该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客观地说,号称“史上最严”的欧盟食品安全制度,尽管这次没有起到防火墙作用,但在快速锁定罪魁祸首上还是起了关键作用:根据商品原产地标识制和食品加工链溯源体制,欧盟很快查明了假牛肉生产链条,并在众多中间环节中,发现是法国斯潘盖罗公司故意将马肉标记为牛肉。其次,欧洲在“马肉”事件中建立新的DNA抽查制度,则快速摸清了假牛肉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分布的范围和程度。
5月6日,欧盟委员会又发布了一份食品安全的新法令提案,这可以被认为是为“马肉”事件打的最新补丁,相关官员称这份新法令提案的目标是“为更安全的食品制定更合理的规则”:旧的体系条款太过繁杂,新提案就将立法建议从70件减少到了5件,堪称大刀阔斧。
法令特别提到,以后再有类似马肉风波的事件,欧委会将有权强制成员国做相关检测,而不只是建议它们这样做。而且,所有官方管控行为都将以暗访方式进行,以此强化对付欺诈的手段。
我想,欧盟可以让我们“现学现卖”的至少有两点:第一、全面引入对肉制品的DNA抽检制度,让“假羊假牛”们无所遁形;第二、强制检测与暗访,而不是目前国内实行的主动送检制度。山东潍坊的“毒姜”事件,姜农们就是拿没有喷洒剧毒农药的姜送检,以此拿到“通行证”,让“毒姜”有恃无恐地流进人们的餐桌。
“以鼠充羊”的韦某,其制假售假行为,其实早在2009年就开始了,被发现却是在今年的专项整治中。这再次说明,“一阵风”式的检查整顿,难以根治食品安全问题,只有建立真正长效的制度才是治本之道。值得庆幸的是,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要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近通报的司法解释,生产地沟油最高可判死刑;今年3月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又结束了食品安全管理的“九龙治水”局面……种种迹象表明,为了公众餐桌安全,中国政府是有决心打一场马拉松战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