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之路
——写在国家级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20周年华诞之际
文 仇欢
——写在国家级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20周年华诞之际
文 仇欢
这是一方诞生传奇的热土,
从昔日茅草小屋、
贫瘠落后的江涂沙滩,
到今天资本活跃、
产业集聚的魅力新城。
创业之路上,
精彩和美丽总是这样伴随我们的左右。
——写在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宣传册中的这一首诗,生动展示了它的“美丽之路”,20年时代嬗变,20年辉煌创造。
1993年5月12日,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成为萧山对外开放的主平台、招商引资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这也是国内首批4个设在县级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而今,当“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在中华大地上激情绽放之际,当全省上下努力实践“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战略部署之际,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成为这片热土上一个光彩夺目的“美丽篇章”。
20年,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弄潮钱塘江、扬帆杭州湾,引领着萧山的创新发展。
20年,开发区人绘就了一部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奋斗史,一部众志成城、攻坚破难的创业史,一部顽强拼搏、催人奋进的发展史。
二十载上下求索 开拓有为
翻阅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部厚重辉煌的壮丽诗篇,在流淌的岁月里,发展理念逐渐改变的轨迹清晰可见:发展布局从耕耘市北到三区联动,发展动力从主攻工业到两轮驱动,发展层次从建设园区到营造新城,发展方式从要素支撑到创新引领,发展规模从分散分开到集中集聚。
20年筚路蓝缕。在昔日田野、村庄上伫立起这座现代化产业新城。从最初的9.2平方公里,拓展到目前总规划面积181平方公里;从最初市北区块一枝独秀,扩展到市北、桥南、江东三区联动;从最初几家企业的星星之火,发展到拥有14家世界500强企业、580家外资企业的投资宝地,业务辐射到26个国家和地区……1993年到2012年,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总产值从最初的2.05亿元到2012年的563.3亿元,增长了近274倍;财政收入增长了1301倍,占到萧山全区的四分之一。
20年产业欣欣向荣。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创建了“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新能源产业化示范基地”两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轻纺服装、医药食品、建材家具等六大支柱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
20年创新核力驱动。开发区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开发区,极大地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已有国家、省、市高新科技企业60家,省市级企业研发中心38家,博士后工作站4家。开发区求贤若渴,大力实施“人才战略”,集聚高端人才,构筑人才高地,引进国家级、省级千人计划人才10名。
20年环境和谐相生。开发区始终把综合环境建设是提升综合竞争力、保持区域优势的核心所在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实施“环境立区”战略,打造和谐的社会、人文、生态和自然环境,不断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以“美化、洁化、亮化、绿化”为目标,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加快各类公建配套建设和惠民政策出台,为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20年美丽之路,改变,从未停歇;发展,永不止步。
二三产两轮驱动 统筹发展
国内外许多的学术研究表明,服务业与工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不断加强的“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制造业为服务对象的;而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
审时度势,开发区人拥有前瞻的眼光,他们提出二三产两轮驱动,全面提速领跑。
对于有着明显基础优势的主导产业,开发区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领先的目标:化纤纺织国际一流;汽车及零部件国内一流;装备制造业行业一流。回望开发区发展之路,底气十足。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轻纺服装、医药食品、建材家具等六大支柱产业去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3.5亿元,占开发区工业经济总量的77%。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产值204.7亿元,同比增长9.5%,占开发区工业总量的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工业结构正不断完善,以科技创新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发区高新产业势头良好。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18.22亿元,同比增长31.6%,占开发区经济总量的21.07%。今年又新认定华雁数码电子、乐荣电线电器、三拓印染、金马能源、快客电视传媒、融创信息、大中泊奥、金石机器人、珍诚医药等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省级技术(研发)中心4家, 各类专利的申报和授权量同比大幅提升。
正如西蒙·库兹涅兹所说:“现代经济增长实际上就是经济结构的全面变化,它不仅仅是一场工业革命,它还是一场服务业的革命。”现代服务业是衡量区域发展现代化、国际化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对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的演进印证了这一点。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正在提速。开发区2012年全年服务业销售收入实现535.08亿元,与二产比重接近1∶1。杭州湾信息港一期建成,总投资10亿元的浙江融创信息产业园破土动工,杭州国际珠宝城营销势头迅猛;潮峰钢构采用民投、民管、民营的发展模式建成“萧山空间结构产业园”。此外,汉帛网商城、华瑞信息、雅库科技、珍诚医药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迅速,其中珍诚医药与央企国药集团合作更添后劲。
龙头企业勇立潮头 锻造脊梁
20年漫漫征途,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一片荒芜到繁华似锦,从星星之火到百业俱兴。城市的禀赋、人才的要素、资源的聚集、区位的优势,众多综合要素叠加,让这里涌现了万向、传化、重汽、广汽吉奥、盛达铁塔、友佳、德意、乐荣、电联、万洲金属、博雷、汉帛、达利、慧康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它们叩响了时代的强音,为开发区的发展洪流推波助澜。
杭州娃哈哈集团自1999年起在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北基地设立第一家工业企业,至今已经14年了。14年里,娃哈哈集团见证了开发区的变迁,与开发区共成长,不断加大在萧山开发区的投资力度,基地下设23家子公司,涉及饮料、包装、机械、香精、童装、进出口等多种行业。2012年,娃哈哈在开发区内的各二三产分公司共实现年营业收入193.18亿元,纳税15.1亿元。自2005年以来,娃哈哈每年有多家下属企业一直位列开发区财政贡献前10名,为繁荣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地方经济做出了切实的贡献。
2006年,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决定搬迁,在对比参照了4个区域后,最终企业落户在了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区块。重汽杭发公司铸造厂不仅具有50年悠久的历史,且所生产的各种灰铸铁、球墨铸铁件质量至今仍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造型材料、铸造工艺、铸铁材质等研究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2009年与德国曼公司合作研发MC05、MC07系列柴油机,迎来新的起点。该项目于2010年进入技改时期,今年4月份开始试生产,可年产5万台,年销售产值可达23亿元。
位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江东区块的广汽吉奥有限公司,自2010年选址萧山以来,无论是从发展速度还是产品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说到选址萧山,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文英称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块充满生机的热土,不仅因为这里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丰富的市场资源和优秀的人才队伍,更因为这里是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广汽吉奥自2012年1月开始出口,2012年全年已累计出口汽车(轻型货车及客车)102批、20694辆,出口金额逾9360万美元,成为萧山乃至浙江汽车出口大军中的一匹行业“黑马”。其中,去年7月还创出单笔订单1万辆微卡的纪录,当时被誉为“国内自主品牌出口第一大单”。不久前,广汽吉奥生产的轻型货车(皮卡)销往意大利,萧山制造的汽车首次叩开西欧市场大门。
龙头带动、系统配套、链条延展,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逐渐形成成长性较强的产业层次,爆发出巨大的力量,牵引着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大城联动发展 创新驱动
20年,只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开始,心怀未来、志存高远,才能迎来更美好灿烂的前程。
下一个5年、20年,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继续引领萧山发展,成为沿杭州湾发展带重地?开发区人已有了新的发展思路,顺应杭州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和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两轮驱动”,坚持“造城”与“建区”双管齐下,选择了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新模式,市北、桥南、江东联动,错位发展,做强三大新城。
“杭州向南,萧山向北。”随着萧山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原来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北区块已经不能局限于发展工业。尤其是杭州城市发展战略由“西湖时代”转变为“钱塘江时代”,横跨钱塘江两岸的钱江世纪城与钱江新城将共同携手打造未来杭州的中央商务区,也为市北区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市北区块也由城市边缘区成为城市中心城区。
据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编制的新控规,将市北区块由原有的工业产业基地调整为一个具有多样化功能的活力新城区,总体发展目标为“生活宜居之城,商业活力之都”,功能定位为“江南城的生活休闲中心城区、江南城的商业商务次中心及杭州南部的产业后台服务区”。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退二进三”工程已列出时间表。在规划中,市心北路以东,建设四路以南为“退二进三”的重点启动区块。5年时间内,93家位于市北重点启动区块的工业企业将实施“退二进三”,这些企业整体退出后将腾出3.2平方公里的面积,腾出宝贵的土地资源用来发展第三产业和生活居住区,建设新型的人居商贸核心区,打造成为未来萧山的城市标杆。
一条条笔直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一幢幢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排排别致的楼房错落有致。鲜艳的花卉、翠绿的草坪与清澈见底的湖水交相映衬。这里是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区块,没有“繁华闹市”的喧嚣,聚集着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将科技创新融入开发区发展的脉络。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桥南区块退低进高,以构筑高新产业新城为目标,做强电子电器、信息产业。未来,将在桥南板块上加快工业素质提升步伐,促进行业内部的整合兼并、梯次转移,促进闲置资源的有序流动、高效利用,推进机械、服装、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提升。凯尔达生产的机械手机器人,近两年销售产值年均增长20%。达利走工业旅游路线,创新了发展模式。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产业加快发展,金马能源、谷易电子、万明生物等企业崭露头角。
2011年省委、省政府将大江东新城列为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而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东新城成为大江东“三城一区”的核心,拥有极佳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和空间优势。这块总规划面积为148平方公里的土地,是萧山乃至杭州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发展区域、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模块,也是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
开发区人对江东新城则是退弱进强,建设一个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先导,集总部科研、金融信息、高端商务、现代物流、人居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都市型、生态型、综合型现代化工业新城。
此外,江东新城利用国家级的“金字招牌”——杭州江东国家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借助新兴产业集聚优势和良好的创业环境,投资项目的质量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更趋合理,并带来连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