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采访小分队在建德体验别样温暖
理发姑娘到山村
记者 蒋蕴 毛珺 市委报道组 陈迁
本报建德1月16日电
记者 蒋蕴 毛珺
市委报道组 陈迁
沿着山路,一圈又一圈。乡镇干部曾向阳对我们说,等到没路了,龙源就到了。
这是建德杨村桥镇最偏远的小山村。村口的长宁溪边,村支书方志元迎上来,满脸抱歉地说:“不能留你们在家吃饭了。”村子里没有菜市场和小超市,每天只有一两个小贩,会从镇上送点菜和日用品来卖。我们到时,卖菜车刚走。
龙源村的年轻人,大都外出种草莓,在江苏、陕西、湖北打拼出建德莓农的名气。如今村里常住人口600多人,老人占了三分之一。原以为快过年了,村子里会热闹起来,可龙源村的春节,注定是孤寂的。
这个季节,正是种草莓人最忙碌的时候。
对龙源村的老人而言,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邻里相助、互相温暖,一同守望亲人,带回财富和快乐。这份对平凡生活的满足,直到几年前“溪边理发店”的消失,才开始觉得有些不便。
那家店的老板娘,是村里唯一会理发手艺的姑娘。拿了十来年的剃头刀,最终,她还是离开家乡,加入了建德人外出种草莓的大军,理发就成了老人们的头等麻烦事。村里到杨村桥镇上有10多公里山路,到建德县城近30公里。
“他们很能将就,三四个月出去剪一次,熬不住了,有的就在家自己剪。”曾向阳说,他给村干部布置了一个任务,一定要再给村里找个“理发姑娘”。
去年,邵晓芬来了。这个31岁的建德姑娘,烫着一头卷发,还染了点时尚的咖啡色,开了一家自己的理发店。每个星期有两天时间,她关了自己的店,带上工具,骑着电瓶车,到龙源村来给老人理发。
理发室就用村里闲置的财务室,添了面镜子和一把专用的椅子。为了节省开支,没装热水器。村民手工打了一个铁皮槽,接出一根管子,就可以在下面接着水洗头了。槽里的水,是要自己手工添的。
一年下来,邵晓芬已经可以拿捏得八九分准——“水温正好,不热也不冷”。
理发的价钱也很公道,洗剪吹一次8块钱。最早的时候,村里立了个规矩,60岁以上老人半价,80岁以上免费,费用由村里补贴。前不久,杨村桥镇的干部知道了这一情况,和村干部商量,镇里发放一定补贴,把免费范围扩大到所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
这个乡村理发室在远近慢慢出了名,有人甚至从外村赶来。快到午饭时间了,理发的队伍反倒越排越长。
一位阿婆走进来,摸着她的耳垂,邵晓芬忍不住心疼了一下。那层厚厚的冻疮疖子,在冷风里吹过,有点裂了。她轻轻地凑到阿婆耳边说,“这回别剪太短了,凉。”
这情形,像母女俩。但邵晓芬只知道,阿婆名叫邵茶仙,是龙源村的村民。旁边有张登记表,每个老人理完发,登记好名字,就不用付钱。阿婆74岁了,不识字,名字每次都是让别人帮她写的。
凭着这张登记表,每个月,方志元会来跟邵晓芬算钱。
“一个月下来,六七百块钱左右。”方志元认为,这钱花得值得。他说去年村集体林地有点收入,除了给村民分红,都打算用在这些福利事业上。
梳子和剪刀,在邵茶仙的白发上游走。邵晓芬手上麻利地忙碌着,一边还跟阿婆聊着天:“孙子什么时候回来,过年买了什么年货,下回天再冷,我去你家里剪……”
老人喃喃地说:“不冷不冷,我来我来。”
说这话时,她眯起眼,享受起了这段时间:剪了一个头发,不要钱、还清爽好看;有电吹风在耳朵边呼呼地吹着,暖和,还干得快;一个姑娘在旁边说说话,声音好听、还嘘寒问暖。
她觉得,这大概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