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呈现新型警民关系—
全警入村总动员
强化监督重实效
本报记者 廖小清 通讯员 吕耀明 胡早玲
核心提示:
俗话说,人民警察为人民。不过在现实中,由于警务繁忙,警力有限等原因,民警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杭州萧山警方抽调机关和派出所干警,充实到社区民警队伍中去,实现“全警联村,一村多警”,让警民真正心贴心。
本报记者 廖小清
通讯员 吕耀明 胡早玲
“颜阿姨,我明年就要大学毕业了,今年想在萧山找家单位实习,希望您帮我留意一下。”日前,萧山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颜丽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发短信的是临浦镇东麓池社区居民孔乐萍的女儿小吴。
“好的,阿姨会帮你留心。”颜丽回完短信,心里美滋滋的:作为东麓池社区的联村民警,她的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大家把她当作家人一样看待。
萧山区共有572个村(社区),以前,129名社区民警平均每人要联系四五个村(社区)。由于社区民警往往有其他警务在身,与群众打交道的时间无法保证。萧山区公安分局推行“全警联村,一村多警”警务模式后,抽调256名中层干部和201名派出所骨干民警,担任联村民警,让警力下沉,服务前移,真正做到接地气、解民忧。
实践:进村入户接地气
汪明贤是北干街道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派出所辖区内有27个村(社区),却只有8个社区民警。他一个人,就要负责4个村(社区)。
汪明贤向记者算了笔账:每周至少要在派出所值两天班,如果值班时有案件发生,可能一忙就是几天。此外,他还要负责4个村(社区)的纠纷调解、重点场所和人物的走访等工作。“如果每周能有两天到联系的社区转转,已经很不错了。即便是这样,平均下来每个(村)社区最多只能待半天。”他说,实际上,这两天时间也得不到保障,因为有时根本抽不出时间,做工作只能走马观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不过现在,汪明贤有了3个“帮手”,北干街道派出所的3位办案民警分别担任1个村(社区)的联村民警,以协助他开展工作。根据规定,联村民警每周至少到所联系村(社区)1次,每月至少参加1次村(社区)召开的相关会议,每季参加1次以上村(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每年至少协助村(社区)为群众办1件实事。这样一来,汪明贤的职责不变,但只要重点联系1个村。“我就有更多的时间走访联系村,与村民聊天交心。”汪明贤表示。
在他看来,联村民警的加入,还有很多好处。前段时间,联系萧然社区的刑侦民警杨峰在走访中了解到,有些居民家中电脑被盗。通过调查分析,杨峰发现,电脑被盗的居民,大多把网线裸露在屋外,小偷顺着网线入室盗窃。在杨峰的建议下,居民们都把网线藏了起来。这样一来,电脑被盗的案件明显减少了。
“民警联村,既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又可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如今,杨峰每周至少会抽半天时间来社区,帮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和杨峰一样,萧山区公安分局的256名中层干部和201名派出所骨干民警,也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
“现在,我们经常能看到警察在村里转来转去,心里踏实多了。”团结村村民杨仁海说。
网友来论:
@喝彩: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普遍现象是,科技发达了,社会进步了,警民之间的关系却疏远了,希望这道“隔心墙”能早日消除。
@平安之星:我们知道警察很忙,但大家就是想能经常看到他们,哪怕只是来转转,也能在无形中提升大家的安全感。
感悟:换位思考得民心
每周五下午,民警颜丽都会出现在东麓池社区。慢慢地,居民也习惯了她的工作时间,有什么困难就过来找她。如果有急事,就直接给她打电话。
“颜警官,我的户口一直迁不回来,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前段时间,年过六旬的邵阿姨心急火燎地来到社区,向颜丽说起自己的难处。原来,邵阿姨以前在长兴县一家煤矿厂上班,工厂倒闭后就随老公来到萧山。前几年,老伴去世,她才想起户口还在长兴,到派出所去迁户口,却因为房子面积不够标准,迟迟无法迁户口。
巧的是,颜丽曾担任过分局的户政科科长,对户口政策十分熟稔。了解邵阿姨的情况后,她想出了一个可行的办法,她建议邵阿姨的女儿在萧山找份工作,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把户口先迁到萧山。这样,邵阿姨的户口问题也跟着解决了。
“有了联村民警,感觉办事方便多啦!”如今,每次说到颜丽,邵阿姨总会翘起大拇指。
谈起自己担任联村民警的心得,颜丽深有感触地说:“只要我们带着感情做工作,尽力帮群众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和群众拉近距离。而你对群众付出一分真情,他们就会用十分的热情来回报你。眼下,有些民警之所以怕和群众打交道,是因为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用真情来对待群众。”
如今,颜丽和社区很多居民都成了好朋友。逢年过节,居民们会主动给她发来祝福信息,有的就连儿女找对象也要请她帮忙物色。
截至目前,萧山联村民警累计走访群众两万余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1400余起,做好事260余件,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不仅如此,警民关系密切后,群众办事更加方便,民警办案更加顺利,社会更加和谐。
网友来论:
@岁月无痕: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掏心窝子与群众交朋友,倾听意见诉求,帮助排忧解难,做深做细服务,让我们共同见证人民公安的良好形象。
@我有话说:走近你,靠近你,读懂你,因为有你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有安全感。
呼声:
强化监督重实效
眼下,联村民警已经成为萧山公安分局在群众心中的一块“金字招牌”。不过,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也有少数民警存在主观不愿意、实际走过场的状况,特别是面对群众需要解决的一些棘手问题时,没有主动排忧解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诉记者,个别民警在与他们打交道时,仍然存在以“管人者自居”的观念,感觉无法平等交流,更谈不上交心做朋友了。“如果是这样,过来走访就没什么意思了。”另外,有群众向记者反映,民警虽然经常进村,但对有些民生问题不太了解;更有少数民警,把进村走访当作完成任务。虽然留下电话,但群众并不愿意和他联系。
对此,萧山公安分局纪委监察室副主任周国峰说,他们通过明查暗访发现,全警联村工作虽然赢得了群众的口碑,但仍有少数民警做得不够到位,特别是一些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不足的民警,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及能力还需要加强。
“要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就必须不断地完善工作机制。”萧山区公安分局局长李磊说,民警联村是一项慢工细活、工作量大、周期性长的工作。目前,分局已经制定相关制度,如规定每周五为“无会日”,保证联村民警有时间去村和社区。在干部提拔任用、立功嘉奖、宣传表彰等方面,提高联村民警比重,让联村民警有干头、有奔头。
李磊表示,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激励考核机制,科学制定考评标准,将考核落到联村民警工作的实际效能上,增强联村民警的工作主动性。同时,要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对联村民警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使联村民警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从而树立良好的公安民警形象。
网友来论:
@月儿弯弯:民警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千万不要成为走过场式的作秀,老百姓伤不起呀!
@萧山老翁:习惯成自然,当民警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群众也自然会拥戴你,欢迎你。
■专家观点
浙江警察学院治安系主任、教授丁建荣:民警走出机关,来到居民家门与群众交朋友,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生动体现。萧山公安分局的做法,既实现了警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又增进了警民关系,增强了公安工作的基础,同时也能进一步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对打造群众满意型公安队伍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