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谁来驱动?
主持人:本报见习记者 白丽媛
主持人:本报见习记者 白丽媛
嘉 宾:吴晓波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丁列明 浙江贝达药业董事长
创新驱动,谁来驱动?
创新需要新思想
记者:技术创新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吴晓波:在我看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知识转移速度的迅猛提升,企业先前依靠信息不对称、技术优越性、产品复杂度等建立的竞争优势很难持续。创新是新思想的第一次商业化运用,这里的“新思想”和“商业化”如今都发生了质变。“新思想”不再仅局限于某个个体或个体企业,它可能来自你的供应商、渠道商甚至你的用户或竞争对手;“商业化”也不再受囿于传统的价值链这种线性思维,企业的竞争开始趋向“价值网络”或“商业生态”之间的竞争。
丁列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于像贝达药业这类高科技创新企业而言,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现在已经从创新中得到巨大的回报。科技创新还需要营造一种激励机制,通过机制引导,鼓励更多的人从事科研发明、技术创新,促使科技成果高效率地转化。
互补思维突破瓶颈
记者:技术创新同时也是提升整体产业结构从而实现产业升级的最主要支撑。对于我省的创新型企业而言,要实现创新趋动发展,目前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丁列明:资金和人才仍然可以说是我们企业实施创新趋动发展的两大瓶颈。一方面,高科技企业在产品开发阶段,没有固定资产抵押,又缺少现金流,很难获得商业贷款。另一方面,中国缺少愿意早期介入的风险投资。国内大部分的风投公司都倾向于投资较为成熟的项目,他们希望能在3-5年间获利退出。而对于大部分高科技企业,特别是开发周期很长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很难做到。此外,国内投资公司对高科技产品的专业评估能力也较弱。
吴晓波:对于强调“技术创新”的企业而言,产业边界的模糊、产业间的融合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这不仅意味着企业可以运用和结合相关产业的技术、平台乃至整个商业模式,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可以运用这些关键性的互补资源来突破其自身的瓶颈。当然,技术创新也面临着技术标准的不可预见性、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等挑战。
“内外兼修”是正道
记者:大规模的技术创新需要三大条件,劳动力、市场利益和必要的政策支持。那么,从我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给予浙商怎样的政策支持?
吴晓波:浙江省是资源小省。也正因如此,我省各地区利用其有限的资源走出了“一村一品、一地一业”块状经济的道路。而由这种块状经济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转变需要浙江的企业“内外兼修”。所谓“外”是指企业借助外力重新布局。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将一些附加值低的环节或产业进行转移,发挥“总部经济”的优势。此外,通过搭建平台引导鼓励各地产业间、集群间的合作。为此,我们可以为浙商提供有关境内外投资、并购的政策支持,鼓励中介组织的建立以促进信息的顺畅流动,引导并规范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所谓“内”是指企业探索并改动自身的商业模式。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可以降低那些绝对量在持续增加的成本的比例,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丁列明: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为推动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应用,市场准入非常重要。另外,我们目前的税收政策还没有起到真正鼓励创新、鼓励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对高新技术产品仍征高额的增值税,且研发费用不能抵扣。应该参照软件这样的高新技术税收优惠,特别是那些民生需求大、又较落后的,需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