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潮生活

义乌两万农民贷款建新房

美丽家园 农银共赢

  记者 郑全庆 徐晓恩

  通讯员 金奇峰 陈和军

  本报讯 五层高楼、近千平方米,义乌农民王华东的家很大。令人惊奇的是,这套160万元的房子,他只交了三成首付,其余全部为义乌农商银行“美丽家园”贷款。

  初秋时节,记者在义乌采访了解到,截至目前,义乌农商银行已经发放此类贷款近60亿元。两万户农民和王华东一样,拿贷款建新房,靠房租获得大笔财产性收入。借这一机会,该银行也悄然走进千家万户,实现了“农”“银”双赢。

  首付三成住大屋

  从义乌国际商贸城五期往东,不出两公里,就到了稠城街道畈田王村。王华东家就坐落在村子的一条马路边上,房子造价不菲,可这并没有让他感到多大的经济压力。

  “我们跟城里一样,家家户户贷款,首付只要三成,利息比商业贷款还优惠!”34岁的王华东坐在椅子上,摇着脚上的红色帆布鞋,语调轻松。他所说的贷款,有个动听的名字——“美丽家园”贷款项目,由义乌农商银行(前身为义乌市信用联社)提供。

  “美丽家园”贷款在义乌农村可谓耳熟能详。早在2001年,作为义乌为配合国际商贸城建设而进行的首个农房改造项目,稠城街道长春村率先在国际商贸城附近开建新房。为解决村民们的资金难题,义乌市信用联社尝试着提供小额贷款,总额为5700万元。

  “没想到很受农民欢迎,而且还贷情况也很好。”义乌农商银行董事长朱云峰说,随着农房改造的推进,这项贷款也顺利成章地推广开来。

  十年前,王华东一家住的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二层楼房。这些年,国际商贸城越来越兴旺,周围的村庄也跟着大变样。2007年,作为第二批“美丽家园”贷款项目,王华东和村里的1900多名乡亲全部搬进了新家。

  一年房租上百万

  在王华东家,一二层出租给了义乌农商银行当网点营业场所,三层住着在国际商贸城里经商的生意人,四层为他的国际货运公司办公室,一家人则住顶层。

  虽然房子很大,却没有一间闲置。而且,每年的房租收入就有一百多万元。

  有了这笔稳定的房租收入,王华东办起了电子商务公司。在四楼的办公室里,桌子上摆放了数台电脑。他告诉记者,这是员工使用的,因为公司人数增加,员工们已去了新办公室,这里将重新装修,成为公司的洽谈室和产品陈列室。

  走出王华东家,我们又来到了楼西塘村,在这里六栋13层高,一栋18层高的大楼已结顶,另有27栋正火热建设,这是最新一期的农房改造项目。村支部书记孙美德兴奋地向记者介绍,大楼总造价为1.8575亿元,自筹8000万,剩下的全部是贷款。

  部分楼房已经通过市场化运作售出,其收入直接作为村民的建房款。等新房建好后,源源不断的房租,又将成为一笔丰厚的房租收入。

  2008年,村里存款超过50万的只有25家,多数村民还是种田、做小生意。“现在可不一样了!”孙美德站在工地前喜上眉梢,“‘美丽家园’贷款助推下,农民纷纷建起了新房,国际商贸城附近的村民房租收入大幅增加。”

  贷款户成了联络员

  王华东现在有一个新身份——义乌农商银行信贷联络员。

  “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些情况,比如哪家最近生意怎么样,还款有没有问题?”王华东介绍,银行通过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村民经济状况,化解信贷风险。

  畈田王村建房时,村里共贷款1.05亿元。不需要抵押,没有繁琐程序,拿到“美丽家园”贷款,王华东没有费什么周折。“三五户人家进行一个联保,办手续的时候,全村统一办理,把字签了就行。”

  贷款办完,王华东就跟义乌农商银行成了“熟人”。如今,义乌农商银行在村里的营业网点就设在他家,很快就将装修完毕投入使用。

  农村征信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农民的信用意识比我们想象得高,而且在不断提高!”长期与农民交往,朱云峰深有感触,有些农民可能不会在意一纸合同,但是他们很看中“信用”和“名声”。“我们的工作人员到农民家里催款,都不会穿制服,甚至白天也不上门,就怕别人知道他家不还钱,伤了名声。”

  据义乌农商银行统计,发放的近60亿元“美丽家园”贷款中,不良贷款金额为1376万元,不良贷款率远低于普通贷款。


浙江日报 经济·潮生活 00010 美丽家园 农银共赢 2012-10-15 2739361 2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