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过度“消费”冠军
王玉宝
王玉宝
奥运会落幕了,各地上演给奥运冠军“分房”的热潮。媒体列出的排名,所分房产的价值“一山更比一山高”,动辄数百万。慷慨出手者有地方政府,更多的则是房地产商等众多商业机构。
社会无需眼热。运动员不易,几年、十几年苦练,可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今日终有小成,社会以一定的物质奖励,补偿他们长年的艰苦,改善他们的生活,他们当得。在商言商,商人合理地利用冠军做文章,也无可厚非。但这样的一幕,集中上演,纷繁喧闹,却不免有些隐忧。
从冠军而言,假如只是忙于选房,忙于分享物化的胜利果实,忙于参加商业活动,就容易在社会的过度奖励中,迷失自我,也必然会影响到职业的长远发展。
从社会而言,假如一哄而上、片面地追逐冠军,以重磅物资“袭击”之,拖其入名利漩涡,以奖励为名,行营销之实,就难免有过度“消费”冠军之虞,既不利于冠军商业价值的可持续开发,也容易对社会价值观形成误导。
冠军的价值,决不仅仅是一套房子。金牌得主,创世界纪录,为国争光,物质奖励不可少。但他们在赛场上顽强拼搏所透出的不服输劲头,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所表现的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意志力,乃至他们为改善自身和家庭命运坚持不懈的韧劲和责任心,更是对场内外观众形成强大震撼。这样的一笔精神财富,运动员应该珍惜,社会亦应珍惜。
奥运会闭幕,但运动员的人生还要往前走。如何将职业生涯推向新的高峰,如何规划好赛场外的人生,如何利用自身名誉、地位和影响力为社会添加正能量,运动员们还将在人生的“奥运会”上接受考验。社会也不应只盯着冠军的商业价值。目前,我们多看到商人“消费”冠军的经济价值,但却鲜见社会“消费”冠军的精神价值。这方面,既需要运动员的自我意识,也需要社会搭建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