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种植源于磁山
据新华社石家庄10月16日电
记者16日从在河北省武安市举办的中华磁山文化节上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考古课题组,通过对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新石器遗址内出土的粮食灰化样品进行科学鉴定后认为,磁山遗址不仅是世界粟的发祥地,也是黍的起源地,中国黄河流域黍的栽培历史有可能追溯至约一万年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通过对现代粟(也叫谷子,小米)、黍(也叫糜子、稷子、大黄米)及野生植物小穗颖片、内外稃片不同部位、不同细胞层的植硅体分析,明确了区分鉴定粟、黍植硅体的5种鉴定标准。通过对磁山遗址灰化样品的测定,发现这些粮食中,早期农作物是黍,其年代距今约10000—8700年前,粟则在距今约8700—7500年期间少量出现。磁山遗址黍、粟的出土,提供了磁山遗址黍、粟出土年代为目前已知最早的证据。
正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繁荣一样,小麦和大麦向肥沃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平原的传播,孕育了灿烂的西亚史前文化;黍和粟类作物起源以及向肥沃的黄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的传播,不仅为史前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而且为中华文明进入更高级的阶段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考古专家在磁山遗址还发现大量已经碳化的核桃壳,证明中国核桃种植并非张骞引自西域。
700年前中国西晋时期张华编撰的《博物志》记载,“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此后,这一说法便成了中国核桃种植的来源。
专家表示,磁山文化时期的核桃属于野生植物,果实较现代核桃个头小,但在果壳外形及纹理皱褶上与现代核桃十分接近,这表明现代核桃就是有这种原始的野生核桃栽种培育而成。
“非常难得的是,8000前年的磁山遗址范围内,至今还生长着核桃树,这不仅是磁山原始核桃树真正的嫡传子孙,而且也是磁山先民确曾采摘核桃及其他野生植物根茎、果实维持生计的有力见证。”专家说,“这比中国核桃引自西域的说法早了6000年”。